一种可加热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0190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加热反应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加热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加工领域,各种原料的混合搅拌,常常需要保持在物料融化的状态下进行,因而常常需要物料投入搅拌罐之前即受到高温呈液态,但是通常为了保证混合或者反应均匀,需要保证搅拌罐内的温度,以确保混合或者反应能够持续进行,所以需要搅拌罐能够起到加热作用,能够尽量保证搅拌罐内温度较为恒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加热反应装置。

一种可加热反应装置,包括罐体、搅拌轴、搅拌叶,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支撑,罐体顶部中间设置传动机,罐体顶部左侧设置进料口,罐体底部中间设置出料口,罐体为双层,所述搅拌轴设置于罐体内部,顶部连接传动机,所述搅拌叶设置于搅拌轴上,所述罐体外侧设置保温壳体,保温壳体内侧设置环形加热棒,保温壳体左侧底部设置进液口,右侧底部设置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罐体为双层,外侧设置保温壳体,形成两个空间能够双效保持罐体内的温度,保温壳体内设置加热棒,能够加热保温壳体内的液体,从而能够进行均匀的热传递,且加热棒设置于罐体底部,温度较高的液体则会自然向上移动,能够保证罐体内的物料受热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棒为环形,能够有效加热罐体底部的物料与保温壳体内的介质液体,双重保证加热棒的热量及时传递至罐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口为高压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进料口设置高压密封,一方面能够保存罐体内的热量,减少热量散失,同时能够避免进料口受损影响罐体内的物料混合或者反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棒至少一根,环绕设置于罐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罐体的尺寸或者物料类型调整加热棒数量,确保及时充足地与罐体内的物料进行热量交换,同时能够保证加热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搅拌叶共三组,且每组不少于两片。

本实用新型罐体内的搅拌叶为桨叶形,且搅拌叶不少于三组,能够保证搅拌的强度与被搅拌液体的高度,使搅拌更加充分,节约时间,因此降低了罐体的加热难度,缩短了需要保温的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罐体下部设置加热棒部位的直径小于罐体上部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形状根据需要设置,底部直径较小,可根据加热棒的数量调整较小直径部位的高度,但是外侧设置保温壳体,在外观上仍然美观,但是能够缩小罐体内底部的体积,更加容易受热,对物料的加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加热反应装置,罐体内外形成两个空间能够双效保持罐体内的温度,保温壳体内设置加热棒,且加热棒设置于罐体底部,同时罐体底部直径较小,能够方便加热保温壳体内的液体,从而能够进行均匀的热传递,温度较高的液体则会自然向上移动,能够保证罐体内的物料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罐体,2.搅拌轴,3.搅拌叶,4.支撑,5.传动机,6.进料口,7.出料口,8.保温壳体,9.加热棒,10.进液口,11.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一种可加热反应装置,包括罐体1、搅拌轴2、搅拌叶3,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支撑4,罐体1顶部中间设置传动机5,罐体1顶部左侧设置进料口6,罐体1底部中间设置出料口7,罐体1为双层,所述搅拌轴2设置于罐体1内部,顶部连接传动机5,所述搅拌叶3设置于搅拌轴2上,所述罐体1外侧设置保温壳体8,保温壳体8内侧设置环形加热棒9,保温壳体8左侧底部设置进液口10,右侧底部设置出液口11。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1为双层,外侧设置保温壳体8,形成两个空间能够双效保持罐体1内的温度,保温壳体8内设置加热棒9,能够加热保温壳体8内的液体,从而能够进行均匀的热传递,且加热棒9设置于罐体1底部,温度较高的液体则会自然向上移动,能够保证罐体1内的物料受热均匀。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棒9为环形,能够有效加热罐体1底部的物料与保温壳体8内的介质液体,双重保证加热棒9的热量及时传递至罐体1内。

如图所示,所述进料口6为高压密封,一方面能够保存罐体1内的热量,减少热量散失,同时能够避免进料口6受损影响罐体1内的物料混合或者反应。

如图所示,所述加热棒9至少一根,环绕设置于罐体1底部,可以根据罐体1的尺寸或者物料类型调整加热棒9数量,确保及时充足地与罐体1内的物料进行热量交换,同时能够保证加热均匀。

如图所示,所述搅拌叶3共三组,且每组不少于两片,罐体1内的搅拌叶3为桨叶形,能够保证搅拌的强度与被搅拌液体的高度,使搅拌更加充分,节约时间,因此降低了罐体1的加热难度,缩短了需要保温的时间。

如图所示,所述罐体1下部设置加热棒9部位的直径小于罐体1上部直径,罐体1形状根据需要设置,可根据加热棒9的数量调整较小直径部位的高度,但是外侧设置保温壳体8,在外观上仍然美观,但是能够缩小罐体1内底部的体积,更加容易受热,对物料的加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