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308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实验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肿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就是用放射线治疗癌症,它是通过放射线来诱导这类癌细胞DNA损伤而发生细胞凋亡。随着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和设备的问世,近距离放射疗法(如125I、60Co、226Ra、103Pd粒子植入治疗)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对肿瘤进行近距离内照射的一种方式,具有微创、简便、高效、副作用小等优势。它能够将最大计量的放射性强度直接投照到肿瘤本身,而周围正常组织受照计量很低,这种局部的高剂量能够对敏感的肿瘤起到治疗的作用,而周围正常组织所受的毒性及急性放射性损伤较小。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已经大约有100年的历史了,最早的记录起源于十九世纪90年代,早期应用于临床的放射性粒子为一些高能放射性核素,如等等。由于高能r-射线防护困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副反应,因此这种临床治疗手段受到了限制,然而最近20年逐渐出现了一些低能放射性粒子,如125I、103Pd等,这些都拓展了放射性粒子在治疗领域的应用。125I粒子是密闭治疗最接近于理想化的放射性核素,单个放射性活度为0.3~1.0mCi,其半衰期为60.2天,能量为27.4~31.4Kv(X线)、35.5Kv(r射线)。其最大体内照射范围约1.7cm。由于便于保存,同时对患者及医务人员损伤较小,这种放射性粒子内部植入近距离照射的方法正逐渐在临床工作中被广为接受。

然而,125I粒子植入治疗并不是一个的普适性(One size fits all)治疗方法。临床上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对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的效果个体差异很大,很大一部分患者对治疗不敏感或后期产生抗性,不同病理类型的癌细胞对125I粒子植入治疗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甚至同一病理类型的癌细胞在不同的病人身上也有不同的放射敏感性。这些病例治疗后相应的病理表现可从肿瘤完全消失到疾病继续进展,相差甚多。由于目前常规的实验室和影像检查尚无法检测出每一位癌症患者对放射的敏感性,是否需要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选择标准仍然依靠临床医生的个人经验,不仅导致相当一部分射线不敏感的癌症患者接受了125I粒子植入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局部放射毒性反应,而且某种程度上还延误了其他治疗手段应用的时机,发生肿瘤进展,手术预后变差。因此,寻找与射线敏感性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以期对癌症患者进行筛选,避免无效、过度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于近距离放射线治疗,尤其是125I诱导凋亡损伤的相关敏感性分子机制国内外仍然鲜有报道。

为了更好的研究包括肝癌在内的癌细胞对近距离放射线敏感性的分子机理和射线损伤修复机制,需要在近距离粒子辐射细胞损伤实验装置中进行模拟实验,但是,在实验中,实验人员经常是将放射性粒子直接放入实验用的培养皿中,这种方法不但会有放射性粒子在培养皿中活动,也会使待辐射细胞在放射性粒子放出射线后,开始运动“逃离”,其结果往往与临床的结果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研制一种在近距离粒子辐射细胞损伤实验装置中可有效辐射细胞的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的用于近距离放射粒子辐射细胞实验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包括装载板,所述装载板上设置有多个放射粒子安装孔,所述放射粒子安装孔内固定有放射粒子,每两个所述放射粒子安装孔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板上还设置有液体渗透孔。

进一步的,所述放射粒子安装孔为条形,所述放射粒子放射粒子安装孔的长度略大于所述放射粒子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板的表面覆盖有安装膜,覆盖在所述放射粒子安装孔上方的安装膜上设置有缝隙,所述缝隙的长度与所述安装孔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膜上设置有小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膜是冲压在所述装载板的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膜黏结在所述装载板的表面上,所述安装膜能够在所述装载板上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放射粒子安装孔内设置有安装框,所述放射粒子被水平插在所述安装框中,所述安装框由多个略大于所述放射粒子直接的圆环组成,所述圆环竖直的连接在所述放射粒子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板由聚苯乙烯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板上设置有拉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通过将放射性粒子分散的固定在装载板上,使放射粒子可辐射到全部待辐射细胞,解决了在此类实验中,放射粒子和待辐射细胞由于移动所带来的实验影响;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可更换安装膜和安装框的设计,可以使此装置反复使用,进而不但节约了实验成本,而且还能保护环境。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不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而且能够适合用于近距离放射粒子辐射细胞实验,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性实施例1的一种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性实施例2的一种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性实施例2的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载板,2-放射粒子安装孔,3-缝隙,4-液体渗透孔,5-安装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包括装载板1,装载板1由聚苯乙烯制成,装载板1上设置有多个放射粒子安装孔2、液体渗透孔4和拉杆,放射粒子安装孔2内固定有放射粒子,每两个放射粒子安装孔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放射粒子安装孔2为条形,放射粒子安装孔2的长度略大于放射粒子的长度,装载板1的表面覆盖有安装膜,安装膜上设置有小通孔,覆盖在放射粒子安装孔2上方的安装膜上设置有缝隙3,缝隙3的长度与放射粒子安装孔2的长度相同。

其中,安装膜是冲压在装载板1的表面,或安装膜黏结在装载板1的表面上,安装膜能够在装载板1上更换。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放射粒子的装载装置,包括装载板1,装载板1由聚苯乙烯制成,装载板1上设置有多个放射粒子安装孔2、液体渗透孔4和拉杆,放射粒子安装孔2内固定有放射粒子,每两个放射粒子安装孔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距离,放射粒子安装孔2内设置有安装框5,放射粒子被水平插在安装框5中,安装框5由多个略大于放射粒子直接的圆环组成,圆环竖直的连接在放射粒子安装孔2内。

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