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7590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干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干燥箱。



背景技术:

真空干燥箱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干燥仪器,主要用来干燥样品,也可以用于提供实验所需的温度环境,目前,市场中的真空干燥箱大多只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与外部气体交换较少,湿蒸汽在真空干燥箱内很难排出,干燥速度较慢,干燥时间较长;而且真空干燥箱很多时候用于干燥溶剂沸点高的样品,干燥箱内气体直接排出,会污染环境,溶剂也无法回收,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干燥速度快、避免环境污染的真空干燥箱。

一种真空干燥箱,包括真空泵、箱体、控制器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箱体由隔板分为三层,所述隔板均布若干孔,所述箱体的底层两侧设有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箱体顶部设置干燥气体进口,所述干燥气体进口处安装电控阀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电控阀门和所述真空泵以便湿度达到最大值时控制所述电控阀门打开、所述真空泵启动,湿度达到最小值时控制所述电控阀门关闭;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以便气压达到目标值时控制所述真空泵关闭,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以便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的开、关。

基于上述,所述孔的直径为1~3 cm。

基于上述,所述真空干燥箱的箱门为玻璃门,所述玻璃门与所述箱体结合处设有密封胶垫。

基于上述,所述干燥气体进口连接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

基于上述,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与冷凝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电控阀门和所述真空泵以便湿度达到最大值时控制所述电控阀门打开,所述干燥气体接口注入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所述真空泵启动,所述箱体内湿蒸汽排出;湿度达到最小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控阀门关闭;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以便气压达到目标值时控制所述真空泵关闭,整个真空干燥过程,伴随着充分的气体循环,所述湿蒸汽及时排出,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干燥速度。

2.所述加热组件均匀分布在所述箱体底部,所述箱体由隔板分为三层,所述隔板均布若干孔,使所述箱体的中层和上层也可以充分受热,使用时,所述箱体的底层主要用于干燥溶剂含量较高的样品,所述箱体的中层或上层用于干燥溶剂含量较低的样品,避免样品间相互影响,提高干燥效率。

3. 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与冷凝装置相连,所述真空干燥箱内的湿蒸汽由所述真空泵抽出进入所述冷凝装置回收,避免溶剂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回收的溶剂再次利用,节省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中真空干燥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真空泵;3.隔板;4.加热组件;5.冷凝装置;6.电控阀门;7. 玻璃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真空干燥箱,包括真空泵2、箱体1、控制器和加热组件4,所述加热组件4均匀分布在所述箱体1底部,所述箱体1由隔板3分为三层,所述隔板3均布若干孔,所述孔的直径为2 cm,使所述箱体1的中层和上层也可以充分受热,使用时,所述箱体1的底层主要用于干燥溶剂含量较高的样品,所述箱体1的中层或上层用于干燥溶剂含量较低的样品,避免样品间相互影响,提高干燥效率。

所述箱体1的底层两侧设有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干燥气体进口,所述干燥气体进口处安装电控阀门6,所述干燥气体进口连接干燥氮气,避免氧气进入对实验的影响,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电控阀门和所述真空泵以便湿度达到最大值时控制所述电控阀门打开、所述真空泵启动,湿度达到最小值时控制所述电控阀门关闭;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以便气压达到目标值时控制所述真空泵关闭,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加热组件以便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的开、关,整个真空干燥过程,伴随着充分的气体循环,所述湿蒸汽及时排出,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干燥速度。

所述真空干燥箱的箱门为玻璃门7,所述玻璃门7与所述箱体1结合处设有密封胶垫,干燥过程操作人员可在所述玻璃门7外观察样品的干燥过程。

所述真空泵2的出气口与冷凝装置5相连,所述真空干燥箱内的湿蒸汽由所述真空泵2抽出进入所述冷凝装置5回收,避免溶剂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回收的溶剂再次利用,节省实验成本。

在其它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孔的直径为可根据需求调整,所述干燥气体进口连接干燥空气。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