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冷凝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2054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冷凝管。



背景技术:

冷凝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用于促进冷凝作用的实验设备,通常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其中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

冷凝管是利用热交换原理使冷凝性气体冷却凝结成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冷凝管的内管两端有驳口,可连接实验装置的其他设备,让较热的气体或液体流经内管而冷凝。外管则通常在两旁有一上一下的开口,接驳运载冷却物质(如水)的塑胶管。

使用时,外管的下开口通常接驳到水龙头,因为水在冷凝管中会遇热而自动流往上方,达至冷却的功效。

然而,冷凝管由于形状所限,不容易进行固定,需要接触铁架台和铁夹进行固定和调整。并且,冷凝管的玻璃材质非常易碎,使之成为易耗品,不方便进行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冷凝管不方便固定、不易携带等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便携式冷凝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袋、冷凝内管和吊绳。

所述冷凝内管为两端开口且内中的管状结构。所述冷凝内管的两端开口分别设有驳口Ⅰ和驳口Ⅱ。

所述冷凝内管在轴向方向上贯穿冷凝袋。

所述冷凝袋为顶端设有吊绳的袋状结构。所述吊绳的两端均连接在冷凝袋的顶端。

所述冷凝内管顶端处的驳口Ⅱ位于吊绳两端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驳口Ⅰ位于冷凝袋的底端外侧。

所述冷凝袋的侧壁上分别设有驳口Ⅲ和驳口Ⅳ。所述驳口Ⅲ位于冷凝袋的底端,所述驳口Ⅳ位于冷凝袋的顶端。所述驳口Ⅲ和驳口Ⅳ的开口处朝向相反的方向。

所述驳口Ⅰ、驳口Ⅱ、驳口Ⅲ和驳口Ⅳ均为与实验装置相连接的管状端口,所述端口外壁上均设有螺纹。

进一步,所述冷凝内管、述驳口Ⅰ和驳口Ⅱ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所述驳口Ⅲ和驳口Ⅳ的材质为低压聚乙烯。

进一步,所述冷凝袋为废弃的洗衣液包装袋。

进一步,所述冷凝内管中管的形状包括直形、蛇形或球形。

所述直形管为圆柱体管状结构。所述蛇形管为螺旋形管状结构。所述球形管为若干个相通的球体连接而成的管状结构,所述球形管的若干个球体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吊绳仅需要挂钩或类似挂钩的物品即可使用,无需多余的固定装置和调节位置的设备。

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冷凝管内管及两端驳口采用聚四氟乙烯制作;同样的耐高温属性,却能够避免携带过程中出现的碎裂问题。

冷凝管外部可采用洗衣液包装袋,左右两侧连接驳口采用低压聚乙烯(HDPE)材质;冷凝管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还可以重复利用废弃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装置结构图。

图中:冷凝袋1、冷凝内管2、吊绳3、驳口Ⅲ4、驳口Ⅳ5、驳口Ⅰ6和驳口Ⅱ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冷凝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袋1、冷凝内管2和吊绳3。

所述冷凝内管2为两端开口且内中的管状结构。所述冷凝内管2中管的形状为球形。所述球形管为六个相通的球体连接而成的管状结构,所述球形管的六个球体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冷凝内管2的两端开口分别设有驳口Ⅰ6和驳口Ⅱ7。所述冷凝内管2、述驳口Ⅰ6和驳口Ⅱ7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所述冷凝内管2在轴向方向上贯穿冷凝袋1。

所述冷凝袋1为顶端设有吊绳3的袋状结构。所述吊绳3的两端均连接在冷凝袋1的顶端。

所述冷凝内管2顶端处的驳口Ⅱ7位于吊绳3两端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驳口Ⅰ6位于冷凝袋1的底端外侧。

所述冷凝袋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驳口4Ⅲ和驳口Ⅳ5。所述驳口Ⅲ4位于冷凝袋1的底端,所述驳口Ⅳ5位于冷凝袋1的顶端。所述驳口4Ⅲ和驳口Ⅳ5的开口处朝向相反的方向。

所述驳口Ⅲ4和驳口Ⅳ5的材质为低压聚乙烯。

所述驳口Ⅰ6、驳口Ⅱ7、驳口Ⅲ4和驳口Ⅳ5均为与实验装置相连接的管状端口,所述端口外壁上均设有螺纹。

所述冷凝袋1为废弃的洗衣液包装袋。

本装置使用时,驳口Ⅲ4通过塑胶管与水龙头相连,驳口Ⅳ5通过塑胶管与下水道相连,驳口Ⅰ6连接试样接收瓶,驳口Ⅱ7塞上脱脂棉;将吊绳3悬挂在适合的挂钩处,打开水龙头,冷水从驳口Ⅲ4进入冷凝袋1内,从驳口Ⅳ5流出进入下水道,试样接收瓶的试剂受热挥发进入到冷凝内管2,在循环水的冷却作用下达至冷凝的功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