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形成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水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905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帘,特别涉及一种水帘形成机构以及具有该机构的水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不仅会在园林内选着栽种一些名贵且观赏性较高的花和树,而且还会安置一些假山、假石和凉亭之类的小型建筑加以点缀,目前,园林内的凉亭均是由立柱和位于立柱上的遮阳帽构成,亭下设有供人休闲用的石凳和石桌,对于有些有地理条件的园林来说,该凉亭常建设在水池或水渠旁,使得人们在休闲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水风带来的清凉,提高休闲的舒适感,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园林而言,特别是对于一家一户的小型园林来说,就难以享受到这种清凉水风带来的舒适感。

而目前的水帘形成均只能采用供水装置来提供水源,尚且还没有一种能利于雨水经风力作用而形成水帘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帘形成机构,可在晴天经供水装置供水而形成水帘,且还能在雨天利用其雨水经风力作用而形成水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帘形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该上盖(1)上表面为球面(11);中环(2),该中环(2)上表面与上盖(1)下表面之间形成有水帘缝隙(102)且该中环(2)内设置有为该水帘缝隙(102)供水的水管(3);下环(4),该下环(4)上表面与中环(2)下表面之间形成有风力缝隙(402)且该下环(4)内设置有为风力缝隙(402)供风的风管(5)。

进一步地,所述中环(2)的内孔(21)与该水管(3)之间通过密封圈(6)配合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风管(5)套装于所述水管(3)上;所述风管(5)内壁与所述水管(3)外壁之间形成有进风道(503)。

进一步地,所述水帘缝隙(102)沿其中心径向从内向外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位于靠近其外边缘处的所述上盖(1)下表面上设有第一外锥面(12),该第一外锥面(12)沿其径向方向的斜角为8-12°。

进一步地,位于靠近其外边缘处的所述中环(2)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内锥面(22);该第一内锥面(22)沿其径向方向的斜角为13-18°。

进一步地,位于靠近其外边缘处的所述中环(2)下表面上设有第二外锥面(23),该第二外锥面(23)沿其径向方向的斜角为8-12°。

进一步地,位于靠近其外边缘处的所述下环(4)上表面上设有第二内锥面(41);该第一内锥面(41)沿其径向方向的斜角为13-18°。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1)与所述中环(2)之间通过上管柱(7)定位连接;所述中环(2)与下环(4)之间通过下管柱(8)定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水帘形成机构,还包括用于为其风管(5)提供一定压力风源的供风装置(5a)和用于为其水管(3)提供一定压力水源的供水装置(3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在晴天经供水装置供水而形成水帘,还能在雨天利用其雨水经风力作用而形成水帘,且形成的水帘为伞状,外形美观,水帘内部空间,具有较大的容纳及活动空间,非常适用于在休息、旅游及娱乐时享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水帘形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盖的剖面图。

图3是上盖的立体图。

图4是中环的剖面图。

图5是中环的立体图。

图6是下环的剖面图。

图7是下环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水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水帘形成机构,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设置的上盖1、中环2及下环4;该中环2上表面与上盖1下表面之间形成有水帘缝隙102;该中环2内设置有为该水帘缝隙102供水的水管3;,该下环4上表面与中环2下表面之间形成有风力缝隙402且该下环4内设置有为风力缝隙402供风的风管5;该下环4上表面与中环2下表面之间形成有风力缝隙402。

其中,所述上盖1与所述中环2之间通过上管柱7定位连接;所述中环2 与下环4之间通过下管柱8定位连接。

其中,所述风管5套装于所述水管3上;所述风管5内壁与所述水管3外壁之间形成有进风道503。

参见图1-3,该上盖1上表面为球面11,该球面11用于在雨水打在球面11后,其雨水可均匀地沿上盖1边缘一周均匀地跌落,可实现对水帘雨水的均匀收集。

参见图1-3,在位于靠近其外边缘处的所述上盖1下表面上设有第一外锥面12,优选地,该第一外锥面12沿其径向方向的斜角a为8-12°,该第一外锥面12设置可使水帘缝隙102内的水一定角度向上倾斜,可使其内喷出的水帘半径更大,水帘内的空间更大。

参见图1-3,在该所述上盖1下表面中部设有内凹腔13,可使该内凹腔13与中环2中部之间的空间增加,以便于增加水流量通道,以满足使其内喷出的水帘半径更大,水帘内的空间更大的要求。

参见图1-3,所述上盖1下表面设有连接固定用的螺纹孔14,该螺纹孔的孔口出设有定位台阶孔15。该定位台阶孔15用于与上管柱7上端配合定位。进一步地,该螺纹孔14可设置多个且沿上盖1中心均匀分布。虽然本实施例中其螺纹孔14数量为三个,但其数量不局限于三个,可根据安装强度要求而定。

参见图1-5,所述中环2的内孔21上开设有密封圈环槽211,该密封圈环槽211内安装有密封圈6,该水管3安装在内孔21后,该水管3与中环2的内孔21之间经所述密封圈6配合密封。该水管3内供水时,其内水具有一定压力,由于密封圈6的作用而不会经内孔21流入进风道503内,可直接导致泄压,同时可避免水进入进风道503内,会影响正常吹风,以及使水管3和风管5内漏水,容易杂质堵口或生锈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进而影响正常工作及水帘的性能。

另外,所述中环2的内孔21上加工有内螺纹段212,因此该水管3与内螺纹段212之间螺纹配合固定,即能通过密封圈6密封,又能固定防松。而该内螺纹段212位于所述密封圈环槽211下侧,具有装卸方便的优点。

参见图1-5,位于靠近其外边缘处的所述中环2上表面上设有第一内锥面22;该第一内锥面22沿其径向方向的斜角b为13-18°。该第一内锥面22的斜角b大于与该第一外锥面12的斜角a,以使水帘缝隙102沿其中心径向从内向外逐渐变小。因此水帘缝隙102所形成的水帘效果更好,水帘空间更大。

参见图1-5,位于靠近其外边缘处的所述中环2下表面上设有第二外锥面23,该第二外锥面23沿其径向方向的斜角c为8-12°。该第二外锥面23倾斜设置可使风力缝隙402内的水一定角度向上倾斜,进而可使其内喷出周向风力半径更大且大致垂直于水帘,同时也能为水帘提供更大风力。

参见图1-5,所述中环2上开设有与各螺纹孔14位置一一对应的多个穿孔24,该穿孔24的上下孔口分别设有上台阶孔241和下台阶孔242,该上台阶孔241与所述上管柱7下端定位配合;该下台阶孔242与所述下管柱8上端定位配合。虽然本实施例中其穿孔24数量为三个且与三个螺纹孔14的位置一一对应,但其数量不局限于三个,可根据安装强度要求而定。

参见图1-7,所述下环4的内孔42上加工有内螺纹,该风管5上端与该内内孔42螺纹配合连接,该风管5安装后不易松动且装卸方便。

参见图1-7,所述下环4上开设有螺钉安装孔43,该螺钉安装孔43上侧孔口设有用于下管柱8下端定位的第二台阶孔431。安装时,所述螺钉安装孔43 内安装有螺钉44,该螺钉44螺杆部依次向上穿经下环4、下管柱8、中环2及上管柱7后与上盖1固定连接。

参见图1,由于该下管柱8和上管柱7可拆卸更换不同长度,以实现调节该水帘缝隙102的间隙大小和/或该风力缝隙402的间隙大小。

参见图1-7,位于靠近其外边缘处的所述下环4上表面上设有第二内锥面41;该第二内锥面41沿其径向方向的斜角d为13-18°。该第二外锥面23的斜角c大于与该第二内锥面41的斜角d,以使水风力缝隙402沿其中心径向从内向外逐渐变小,进而使风力缝隙402内形成更大风压而吹起更大空间的水帘。

本水帘形成机构可安装在室内,但是主要安装在室外,比如位于休息桌中心正上方。其具有两种工作状态:

第一种,当处于晴天时,由于没有雨水,则可通过水管3内供给具有一定压力的压力水源(可通过供水装置或供水系统自动供给具有一定压力的水,由于属于现有技术,故而不赘述),该压力水经水管3从水帘缝隙102内喷出而形成水帘;而为了扩大水帘的空间半径,可通过在风管5内供给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源(可通供风装置或供风系统自动供给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流,由于属于现有技术,故而不赘述),该气流经风管5的进风道503从风力缝隙402内朝向水帘沿大致垂直方向外吹,该水帘水吹起而形成伞状的水帘,因而扩大了水帘内部空间,增大了容纳及活动空间。

第二种,当处于雨天时,由于雨水落在上盖1顶面后,雨水会沿其球面11边缘周向下落而形成很小半径的水帘;而为了扩大水帘的空间半径,需通过在风管5内供给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流(可通供风装置或供风系统自动供给具有一定压力的气流,由于属于现有技术,故而不赘述),该气流经风管5的进风道503 从风力缝隙402内朝向水帘沿大致垂直方向外吹,该水帘水吹起而形成伞状的水帘,因而扩大了水帘内部空间,增大了容纳及活动空间。

实施例二:参见图8,一种水帘系统,其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水帘形成机构,还包括用于为其风管5提供一定压力风源的供风装置5a和用于为其水管3提供一定压力水源的供水装置3a。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