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制浆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143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研磨制浆生产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磨制浆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腐竹其形类似竹枝状,故称为腐竹。腐竹,又叫腐筋,其色淡黄,油面光亮,豆香浓郁,味道鲜美,含有蛋白质45%,是素食上品,营养价值高、易于保存、食用方便。腐竹传统的生产方法是先把筛选好的黄豆浸泡后磨浆最后用蒸锅将豆浆熬煮结皮,将皮揭起挂在横杆上,待腐皮半干时取下手工卷成竹筒状或者折褶收拢起来,继续干燥后包装成为成品腐竹。而浆液的质量也直接决定了腐竹的质量,现有研磨制浆技术中,导致成品腐竹产量低和良品率低的原因常常是因为豆浆研磨不充分,浆液中豆渣较粗,造成结皮量少,从而致使工厂的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研磨制浆生产系统,以解决腐竹传统的生产技术中,豆浆研磨不充分,浆液中豆渣较粗,造成结皮量少,从而使得成品腐竹产量低和良品率低下的问题,改进了腐竹的研磨制浆技术。

一种研磨制浆生产系统,应用于腐竹的生产中,包括第一研磨机构、第二研磨机构和第三研磨机构,所述第一研磨机构包括真空抽料筒、第一研磨机和第一料渣容置槽,所述真空抽料筒下方设置分料漏斗,所述分料漏斗下方设置有第一研磨机,所述第一研磨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料渣出口和第一浆液出口,所述第一料渣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一料渣容置槽,所述第一浆液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一浆液容置槽,所述第一研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研磨机构,所述第二研磨机构包括第二研磨机和第二料渣容置槽,所述第二研磨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料渣出口和第二浆液出口,所述第二料渣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二料渣容置槽,所述第二浆液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二浆液容置槽,所述第二研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研磨机构,所述第三研磨机构包括第三研磨机和第三浆液容置槽,所述第三研磨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浆液出口,所述第三浆液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三浆液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分料漏斗下端设置有两个分料出口,每个分料出口下方分别对应设置一第一研磨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料渣容置槽、第一浆液容置槽和第二研磨机间设置有第一原料输送管,所述第一原料输送管连接有第一原料输送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料渣容置槽、第二浆液容置槽和第三研磨机间设置有第二原料输送管,所述第二原料输送管连接有第二原料输送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研磨机、第一料渣出口、第二研磨机、第二料渣出口和第三浆液容置槽上方分别对应有一水龙头,所述水龙头连接有送水管道,所述送水管道上安装有加压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浆液容置槽与第一浆液容置槽间设置有二次研磨浆液输送管,所述二次研磨浆液输送管连接有二次研磨浆液输送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料渣容置槽和第二料渣容置槽内均安装有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一种研磨制浆生产系统,工作原理简单,设置有第一研磨机构、第二研磨机构和第三研磨机构,能够确保浆液的质量,第三浆液容置槽与第一浆液容置槽间设置有二次研磨浆液输送管,可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进行二次研磨,最终得到的浆液研磨均匀,良品率高,从而使得结皮量增加,确保腐竹的产量和质量,第一料渣容置槽和第二料渣容置槽内均安装有搅拌器,使得料渣能够匀质输送,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研磨制浆生产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料漏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腐竹传统的生产技术中,豆浆研磨不充分,浆液中豆渣较粗,造成结皮量少,从而使得成品腐竹产量低下和不良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研磨制浆生产系统。

一种研磨制浆生产系统,应用于腐竹的生产中,包括第一研磨机构1、第二研磨机构2和第三研磨机构3,所述第一研磨机构1包括真空抽料筒11、第一研磨机12和第一料渣容置槽13,所述真空抽料筒11下方设置分料漏斗14,所述分料漏斗14下方设置有第一研磨机12,所述分料漏斗14下端设置有两个分料出口,每个分料出口下方分别对应设置一第一研磨机12,所述第一研磨机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料渣出口和第一浆液出口,所述第一料渣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一料渣容置槽13,所述第一浆液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一浆液容置槽15,所述第一研磨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研磨机构2,所述第二研磨机构2包括第二研磨机21和第二料渣容置槽22,所述第二研磨机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料渣出口和第二浆液出口,所述第二料渣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二料渣容置槽22,所述第二浆液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二浆液容置槽23,所述第二研磨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研磨机构3,所述第三研磨机构3包括第三研磨机31和第三浆液容置槽32,所述第三研磨机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浆液出口,所述第三浆液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三浆液容置槽32。所述第一料渣容置槽13、第一浆液容置槽15和第二研磨机21间设置有第一原料输送管4,所述第一原料输送管4连接有第一原料输送泵40。所述第二料渣容置槽22、第二浆液容置槽23和第三研磨机31间设置有第二原料输送管5,所述第二原料输送管5连接有第二原料输送泵50。所述第三浆液容置槽32与第一浆液容置槽15间设置有二次研磨浆液输送管6,所述二次研磨浆液输送管6连接有二次研磨浆液输送泵60。所述第一研磨机12、第一料渣出口、第二研磨机21、第二料渣出口和第三浆液容置槽32上方分别对应有一水龙头7,所述水龙头7连接有送水管道71,在第一研磨机12和第二研磨机21上方分别设置水龙头7,研磨时利用水龙头7加水有助于提高研磨效率,于第一料渣出口、第二料渣出口上方分别设置水龙头7,有助于料渣出料避免造成堵塞,还可以对对应的容置槽中加水,有助于提高料渣的输送效率,所述送水管道71上安装有加压器72。所述第一料渣容置槽13和第二料渣容置槽22内均安装有搅拌器8,分别对第一料渣容置槽13和第二料渣容置槽22内的料渣进行搅拌,有助于料渣的匀质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豆料从真空抽料筒落入分料漏斗中,从分料出口出来的豆料落入对应的第一研磨机中,研磨完成后的浆液落入第一浆液容置槽,料渣落入第一料渣容置槽,此时第一原料输送泵运转,把原料通过第一原料输送管输送至第二研磨机中,原料经过第二研磨机的打磨后分别从第二浆液容置槽和第二料渣容置槽出料,第二原料输送泵运转,第二原料输送管把原料输送至第三研磨机中,经过第三研磨机的研磨,浆液落入第三浆液容置槽中,必要时,二次研磨浆液输送泵把第三浆液容置槽中的浆液通过二次研磨浆液输送管输送至第一浆液容置槽中,以对浆液进行二次研磨,最终从第三浆液容置槽出料。

通过上面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简单,设置有第一研磨机构、第二研磨机构和第三研磨机构,能够确保浆液的质量,第三浆液容置槽与第一浆液容置槽间设置有二次研磨浆液输送管,最终得到的浆液为经过二次研磨的浆液,研磨均匀,良品率高,从而使得结皮量增加,确保腐竹的产量和质量,第一料渣容置槽和第二料渣容置槽内均安装有搅拌器,使得料渣能够匀质输送,工作效率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