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623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技术涉及喷雾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城市高速发展,雾霾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必须考虑的污染灾害。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喷头的喷雾强度虽然很大,但多用于喷淋射流,喷出的水雾雾滴直径较大,对雾霾主要是PM2.5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并且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巨大的用水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情,往往因为其高度的原因无法得到及时的抑制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失。

基于以上原因,本技术综合城市消防、喷头设计中的相关技术,开发了一种集喷雾喷淋于一身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有效满足喷雾降霾除尘、外立面清洗与消防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的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包括内部开有阀腔的喷头外壁1,沿着阀腔从进口到出口在阀腔内依次设置控压组件、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压组件包括控压活塞8、控压弹簧7和控压套筒6,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活塞2、导流弹簧5、导流套筒4和喷头撞针3;

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均设置在阀腔内;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分别相对于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可轴向移动;在控压活塞8与控压套筒6之间、在导流活塞2与导流套筒4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在常态时使得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远离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

控压活塞8内具有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在导流活塞2内具有导流喷雾流道13;在伸出阀腔出口的导流活塞2的端部开有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的喷雾口22,喷头撞针3在喷头外壁1的外侧与喷雾口22轴向相对;

在导流活塞2径向方向开有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的旁通口18;在阀腔的侧壁上开有导流射流流道14;

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小时,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远离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不相通,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相错开;水仅仅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再经喷雾口22喷出;

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大时,推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轴向移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靠近控压套筒6、导流套筒4而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在径向相对;水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同时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并经旁通口18、导流射流流道14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控压活塞8相对于控压套筒6不论移动到任何位置,控压喷雾流道11都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因此,当水从阀腔进口24进入阀腔,不论水的压力大小,水都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流入导流喷雾流道13。

当水的压力较小时,控压活塞8位于远离控压套筒6、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不相通;同时,导流活塞2位于远离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相错开,导流喷雾流道13与导流射流流道14不相通;因此,水不会通过控压射流流道19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仅仅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内的水不会通过导流射流流道14流出,只能经喷雾口22喷出,喷头撞针3的作用下形成雾状。

当水的压力较大时,水推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沿轴向向阀腔出口方向移动,控压活塞8位于靠近控压套筒6、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也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同时,导流活塞2位于靠近导流套筒4而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在径向相对,导流喷雾流道13通过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相通;因此,水通过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同时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内的水大部分经旁通口18、导流射流流道14流出;因为喷雾口22的截面积很小,阻力很大,此时只有少部分水通过喷雾口22喷出。

作为对上述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进一步改进,在控压套筒6的内壁具有密封环台26,控压活塞8外周与密封环台26接触;所述控压喷雾流道11的出口位于挤压活塞远离阀腔进口24的端面上;控压射流流道19的出口位于控压活塞8外周上;

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小时,控压活塞8位于远离控压套筒6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的出口位于阀腔进口24与密封环台之间,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不相通;

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大时,推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轴向移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靠近控压套筒6、导流套筒4而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的出口与位于密封环台26靠近阀腔出口一侧的过渡腔28相通,控压射流流道19与通过所述过渡腔28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

作为对上述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喷头外壁上的喷头后盖9,喷头后盖9位于阀腔进口24处,开有与阀腔相通的通道;喷头后盖9对控压活塞8在弹簧的作用下向阀腔进口24方向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作为对上述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进一步改进,与控压套筒6外周相对的喷头外壁1内侧开有沟槽,用以布置U型密封圈。

作为对上述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进一步改进,导流活塞2与喷头外壁1的内孔接触的外周开有沟槽,用以布置U型密封圈。

作为对上述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进一步改进,与导流套筒4接触的喷头外壁1的内孔开有沟槽,用以布置U型密封圈。

作为对上述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射流流道14为弧形槽状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分解图;

图2为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导流弹簧、控压弹簧等);

图4是控压活塞的示意图;

图5是导流活塞的示意图。

图中:1喷头外壁、2导流活塞、3喷头撞针、4导流套筒、5导流弹簧、6控压套筒、7控压弹簧、8控压活塞、9喷头后盖、10连接件、11控压喷雾流道、13导流喷雾流道、14导流射流流道、15控压喷雾流道进口、16控压射流流道入口、18旁通口、19控压射流流道、22喷雾口、23阀腔、24阀腔进口、25阀腔出口、26密封环台、27控压喷雾流道出口、28过渡腔、29控压射流流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包括喷头外壁1、喷头后盖9、控压组件和导流组件,控压组件包括控压活塞8、控压弹簧7和控压套筒6,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活塞2、导流弹簧5、导流套筒4和喷头撞针3。其中喷头后盖9,通过外圈凸起与自身内螺纹定位在喷头外壁1上,中间开有进水口,通过外螺纹与连接件10连接。喷头外壁1前端呈锥形,中间开孔,内部有多段沟槽用以定位内部元件,喷头外壁1的一端螺纹连接固定有喷头后盖9。喷头外壁1内侧开有多个沟槽,用以布置U型密封圈,喷头外壁1的前端下方开有导流射流流道14与内部导通。

参见图4,控压活塞8的中间开有通孔,用以形成控压喷雾流道11,控压喷雾流道11周围开有8个小孔,用以形成控压射流流道19。控压射流流道19的出口29在控压活塞的周向。控压喷雾流道11的出口27在控压活塞的前端面上。控压喷雾流道11的进口15和控压射流流道19的进口16均在控压活塞的后端面上。控压弹簧7设置在控压活塞8与控压套筒6之间,初始状态时使得控压活塞8与喷头后盖9接触。

本技术中,控压套筒6一端与控压弹簧7接触,在其压力下固定在喷头外壁1内部的凸起上,与控压套筒6外周相对的喷头外壁1内侧开有沟槽,用以布置U型密封圈。导流活塞2中间开有通孔用以形成导流喷雾流道13,导流弹簧5设置在导流活塞2一侧与导流套筒4之间。导流活塞2与喷头外壁1的内孔接触的外周开有沟槽,用以布置U型密封圈。导流套筒4的一端与导流弹簧5接触,在其压力下固定在喷头外壁1内部的凸起上。与导流套筒4接触的喷头外壁1的内孔开有沟槽,用以布置U型密封圈。

参考图5,导流活塞2内部开有很细的导流喷雾流道13,导流活塞2与控压套筒6接触时,水最终由喷雾口22喷出成雾,导流活塞2前端外部设有喷头撞针3,喷头撞针3的尖端与喷雾口22轴向对齐。导流喷雾流道13的径向具有旁通口18,当导流活塞2向前移动后,导流喷雾流道13通过旁通口18与喷头外壁1上的导流射流流道14相通,水从导流喷雾流道13经导流射流流道14喷出,导流射流流道14为弧形槽状结构。

本技术在使用时,控压组件位于进水口位置以调节水压水量,水压较低时,控压弹簧压缩量小,控压活塞与控压套相对移动距离小,控压射流流道不通,水由控压喷雾流道进入过渡腔28;水压升高,控压弹簧压缩量变大,控压活塞与控压套筒相对移动距离变大,控压射流流道打开,水由控压喷雾流道和控压射流流道进入过渡腔,过水面积增大。导流弹簧一端连接在导流活塞上,另一端与导流套筒相连,导流组件控制导流射流流道开闭,水压较低时,导流弹簧压缩量小,导流活塞与导流套筒相对移动距离小,导流射流流道不通,水由导流喷雾流道进入喷雾口,撞击在喷针上形成雾滴;水压升高,导流弹簧压缩量变大,导流活塞与导流套筒相对移动距离变大,导流射流流道导通,水由导流射流流道通过进行射流。本技术提出的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可应用于多高层建筑物屋顶外围及外墙立面,在低压、高压两级供水下,分别满足喷雾降霾除尘、外立面清洗或消防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