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体结构及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2463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体结构及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轴体结构及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



背景技术:

玉米的脱皮和脱胚等破渣工序是玉米颗粒加工的基本工序,主要是利用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轴体结构的机械作用力破坏玉米的结构,从而使玉米的外皮、胚芽和玉米本体进行破碎和分离,使之满足玉米颗粒后续加工的要求,现有的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存在破渣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体结构及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轴体结构,包括:

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打板,所述打板的周向上设置有齿牙,所述打板上设置有打杆。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所述打杆的端部设置有锥形凸起,且所述锥形凸起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打杆连接,所述打杆上设置有螺纹。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所述打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打杆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打杆的两端均凸出所述打板的两个表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所述打杆的两端凸出所述打板表面部分的长度均为13~15mm,其中所述锥形凸起的长度为3~5m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所述打板与所述主轴的轴面垂直,且所述打板包括第一打板组件和第二打板组件,所述第一打板组件和所述第二打板组件沿所述主轴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打板组件与所述主轴轴线垂直,所述第二打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组件一和组件二,所述组件一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主轴轴线的夹角为1°~89°,所述组件二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主轴轴线垂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所述主轴的一端螺旋设置有若干个叶片,所述叶片位于所述组件一的一侧,所述叶片与所述主轴形成的螺槽深度从所述主轴端部至所述打板处逐渐变深。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所述打板呈扇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所述齿牙呈梯形。

还提出一种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包括:

所述轴体结构,所述轴体结构外设置有筛筒,所述筛筒外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集料斗,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主轴通过主轴带轮与电机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壳体内腔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打板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齿牙,形成类似齿状的打板结构,打板表面上还设置有打杆,由此形成的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破渣效果,应用在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上时,并且与传统破渣机相比,破渣效率提高了30%左右。

2、本发明中,打杆上设置有螺纹,打杆上的端部还设置有锥形凸起,实验表明由此结构设计的打杆,破渣效率能够提高8%左右;实验表明:打杆的两端凸出打板表面部分的长度均为13~15mm,其中锥形凸起的长度为3~5mm时,破渣效果更好。

3、本发明中,第一打板组件包括20~24个均与主轴轴线垂直的打板,第二打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组件一和组件二,组件一包括16~20个均与主轴轴线呈40°角的打板,组件二包括若干个与主轴轴线垂直的打板,第一打板组件和第二打板组件所包含的打板个数相同,第一打板组件和第二打板组件沿主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实验表明主轴周向上共设置个第一打板组件和个第二打板组件,破渣效果最好,破渣效率最高,其中第一打板组件的设置能保证打板最大限度的对玉米起到破碎的效果,而第二打板组件中部分打板与轴线呈一定的角度,使玉米破碎的同时,使玉米能自动沿轴线方向向前输送,到达组件二处,主轴周向上均为与主轴轴线垂直的打板,进一步加强对玉米破碎的力度,最大程度保证破渣的完全,即提高破渣效率。

4、本发明中,主轴的一端螺旋设置有若干个叶片,使玉米颗粒能顺利向前输送至打板处进行破渣,螺槽深度从主轴端部至打板处逐渐变深,使玉米的输送效率更高,实验表明,与等螺槽深的结构相比,玉米输送和破渣效率提高了20%左右。

5、本发明中,实验表明打板呈扇形,齿牙呈梯形,玉米破渣的效率会有所提高;玉米颗粒在轴体结构处进行破渣时,破碎完全的物料经过筛筒进入壳体下方的集料斗中,玉米颗粒破渣的同时沿主轴轴向进行向前输送,充分破碎后仍没有完全破碎的物料从壳体另一端的出料口排出,避免无法破碎的物料反复在轴体结构处进行破碎,影响整体的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的使用效率和破渣效率;吸风口的设置避免玉米破渣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并且可以带走破渣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热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打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筛筒,2-主轴,3-打板,31-齿牙,32-通孔,33-打杆,332-锥形凸起,333-螺纹,4-第一打板组件,5-第二打板组件,51-组件一,52-组件二,6-叶片,7-壳体,8-集料斗,9-进料口,10-出料口,11-主轴带轮,12-电机,13-吸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轴体结构,包括:

主轴2,主轴2上设置有打板3,打板3的周向上设置有齿牙31,打板3上设置有打杆33。

本发明中,打板3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齿牙31,形成类似齿状的打板结构,打板3表面上还设置有打杆33,由此形成的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破渣效果,应用在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上时,并且与传统破渣机相比,破渣效率提高了30%左右。

进一步,打杆33的端部设置有锥形凸起332,且锥形凸起332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打杆33连接,打杆33上设置有螺纹333。

本发明中,打杆33上设置有螺纹333,打杆33上的端部还设置有锥形凸起332,实验表明由此结构设计的打杆33,破渣效率能够提高8%左右。

进一步,打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32,打杆33设置在通孔32内,且打杆33的两端均凸出打板3的两个表面。

进一步,打杆33的两端凸出打板3表面部分的长度均为13~15mm,其中锥形凸起332的长度为3~5mm。

本发明中,实验表明:打杆33的两端凸出打板3表面部分的长度均为13~15mm,其中锥形凸起332的长度为3~5mm时,破渣效果更好。

进一步,打板3与主轴2的轴面垂直,且打板3包括第一打板组件4和第二打板组件5,第一打板组件4和第二打板组件5沿主轴1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打板组件4与主轴2轴线垂直,第二打板组件5包括依次设置的组件一51和组件二52,组件一51所在的平面与主轴2轴线的夹角为1°~89°,组件二所在的平面52与主轴2轴线垂直。

本发明中,第一打板组件4包括20~24个均与主轴2轴线垂直的打板3,第二打板组件5包括依次设置的组件一51和组件二52,组件一51包括16~20个均与主轴2轴线呈40°角的打板3,组件二52包括若干个与主轴2轴线垂直的打板3,第一打板组件4和第二打板组件5所包含的打板3个数相同,第一打板组件4和第二打板组件5沿主轴1的周向间隔设置,实验表明主轴1周向上共设置3个第一打板组件4和3个第二打板组件5,破渣效果最好,破渣效率最高,其中第一打板组件4的设置能保证打板最大限度的对玉米起到破碎的效果,而第二打板组件5中部分打板3与轴线呈一定的角度,使玉米破碎的同时,使玉米能自动沿轴线方向向前输送,到达组件二52处,主轴2周向上均为与主轴2轴线垂直的打板3,进一步加强对玉米破碎的力度,最大程度保证破渣的完全,即提高破渣效率。

进一步,主轴2的一端螺旋设置有若干个叶片6,叶片6位于组件一51的一侧,叶片6与主轴2形成的螺槽深度从主轴2端部至打板3处逐渐变深。

本发明中,主轴2的一端螺旋设置有若干个叶片6,使玉米颗粒能顺利向前输送至打板3处进行破渣,螺槽深度从主轴2端部至打板3处逐渐变深,使玉米的输送效率更高,实验表明,与等螺槽深的结构6相比,玉米输送和破渣效率提高了20%左右。

进一步,打板3呈扇形。

进一步,齿牙31呈梯形。

本发明中,实验表明打板3呈扇形,齿牙31呈梯形,玉米破渣的效率会有所提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包括:

轴体结构,轴体结构外设置有筛筒1,筛筒1外设置有壳体7,壳体7的下方设置有集料斗8,壳体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9和出料口10,主轴2通过主轴带轮11与电机12连接。

本发明中,玉米颗粒在轴体结构处进行破渣时,破碎完全的物料经过筛筒1进入壳体7下方的集料斗8中,玉米颗粒破渣的同时沿主轴2轴向进行向前输送,充分破碎后仍没有完全破碎的物料从壳体另一端的出料口10排出,避免无法破碎的物料反复在轴体结构处进行破碎,影响整体的玉米脱皮脱胚破渣机的使用效率和破渣效率。

进一步,壳体7上设置有吸风口13,吸风口13与壳体7内腔相通。

本发明中,吸风口13的设置避免玉米破渣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并且可以带走破渣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热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