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气泡产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4174发布日期:2019-02-12 23:0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微细气泡产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细气泡产生系统,特别是一种能够减少底泥翻搅以避免造成水质污染的微细气泡产生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户外的养殖池中的中上水层会因藻行光合作用使溶氧量充足,但下水层会因为底部长期累积有机物质,因此溶氧量消耗更为快速;

而当溶氧量有缺乏的情况发生时,底层则会发生厌氧发酵现象,且底层的有机物质的累积会使得水中氨氮提高,并因为厌氧发酵现象而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故会危害养殖池中的生物的安全,因此为了使得水中的含氧量加以提升,以避免水底深处由于含氧量不足使得鱼类无法获得充足的氧气,而氧气不足将会使鱼类的免疫力下降,故将无法抵抗养殖池内存在的病毒,因此业者会利用曝气装置或是微细气泡装置将空气打入水中或是注入水底的方式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但这一类的曝气装置或是微细气泡装置往往是固定于水底的底泥处,由于这一类的曝气装置或是微细气泡装置皆具有马达,故当曝气装置或是微细气泡装置运作时会进行震动,因此会造成水底的底泥受到搅动,而当受到搅动时,底泥内的有害物质将会被释放出来,如此将无法避免有造成水质污染的情况发生。

因此,若能够通过装置使该微细气泡装置不会直接与底泥接触,故当微细气泡装置运作产生细微气泡时,将能够减少因震动而造成底泥翻搅的情况发生,如此应为一最佳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微细气泡产生系统,用于一水体区域中,而该水体区域至少具有一上水层、一位于该上水层顶面的水平面、一下水层及一位于下水层底面的底泥层,且该微细气泡产生系统至少包括一可沉式球体,用以摆置于该下水层中,而该可沉式球体能够与该底泥层表面接触;一活动式浮台,能够漂浮于该水平面上,而该活动式浮台上具有一第一穿孔及一第二穿孔;一杆体,该杆体一端固定于该可沉式球体上,而该杆体另一端能够穿透该第一穿孔以穿出该水平面;一气体进入管,一端能够穿透该第二穿孔以穿出该水平面;一微细气泡装置,设置于该可沉式球体上,而该微细气泡装置至少包括有一沉水马达;一入水口,一端与该沉水马达相连接,而另一端位于该水体区域内;以及一微细气泡产生器,该微细气泡产生器包括有一连接部、一气体加压部及一气泡输出部,其中该气体加压部两端分别与该连接部及该气泡输出部相连接,而该气体加压部的管径小于该连接部及该气泡输出部的管径,且该连接部与该沉水马达及该气体进入管另一端相连接,以使气体进入管能够将气体送进该连接部中,并通过该沉水马达将该入水口输入的液体送进该连接部中,以于该气体加压部中产生出充满泡沫的液体,并由该气泡输出部将该充满泡沫的液体输出至该下水层。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气体进入管另一端还能够连接一气体供应器。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气体供应器能够为臭氧供应器、二氧化碳供应器、纯氧供应器。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气泡输出部与该底泥层表面平行设置,以使能够水平状的将充满泡沫的液体输出至该下水层。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可沉式球体为一中空球体。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活动式浮台上的至少两端能够分别连接有一固定装置,而该固定装置用以使该活动式浮台能够固定于该水体区域中而不会飘移或晃动。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杆体上的至少两端能够分别连接有一固定装置,而该固定装置用以使该活动式浮台能够固定于该水体区域中而不会飘移或晃动。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水体区域的水平面下降或上升时,该活动式浮台能够随着该水平面升降而于该杆体上进行上下位移。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其中该杆体顶端还能够连接有一盖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微细气泡产生系统的整体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微细气泡产生系统的微细气泡产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微细气泡产生系统的水位下降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上水层

b-中水层

c-下水层

1-可沉式球体

2-活动式浮台

21-第一穿孔

22-第二穿孔

3-杆体

4-气体进入管

5-微细气泡装置

51-沉水马达

52-入水口

53-微细气泡产生器

531-连接部

532-气体加压部

533-气泡输出部

5331-泡沫

6-水体区域

61-水平面

62-底泥层

7-气体供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发明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微细气泡产生系统的整体配置示意图,由图中可知,其中该微细气泡产生系统用于一水体区域6中,而该水体区域6至少具有一上水层a、一位于该上水层a顶面的水平面61、一中水层b、一下水层c及一位于下水层c底面的底泥层62。

该微细气泡产生系统至少包括一可沉式球体1、一活动式浮台2、一杆体3、一气体进入管4及一微细气泡装置5,其中该可沉式球体1用以摆置于该下水层c中,而该可沉式球体1能够与该底泥层62表面接触,由于其中该可沉式球体1为一中空球体,因此弧形表面能够减少接触面积,另外为了使该可沉式球体1能够浮于该下水层c中,因此必须调整该可沉式球体1的比重。

其中能够通过调整该可沉式球体1的半径来调整比重,本实施例能够控制该可沉式球体1的半径为30~40cm,但这仅是最佳实施状态,若能够使用不同材质,能够达到使可沉式球体1能够浮于该下水层c,也不一定要控制半径为30~40cm,任何能够使可沉式球体1浮于该下水层c且不会沉入该底泥层62的材质与尺寸,皆不会超出本申请要保护的范围。

其中该活动式浮台2能够漂浮于该水平面61上,而该活动式浮台2上具有一第一穿孔21及一第二穿孔22,而该杆体3一端固定于该可沉式球体2上,且该杆体3另一端能够穿透该第一穿孔21以穿出该水平面61。

其中该气体进入管4一端能够穿透该第二穿孔22以穿出该水平面61,而该微细气泡装置5设置于该可沉式球体1上,其中该微细气泡装置5至少包括有一沉水马达51、一入水口52、一微细气泡产生器53,该入水口52一端与该沉水马达51相连接,而该入水口52另一端位于该水体区域6内;其中该微细气泡装置5能够固定于该可沉式球体1上或是该杆体3上。

且该微细气泡产生器53包括有一连接部531、一气体加压部532及一气泡输出部533(该气泡输出部533与该底泥层62表面平行设置),其中该气体加压部532两端分别与该连接部531及该气泡输出部532相连接,而该气体加压部532的管径小于该连接部531及该气泡输出部533的管径,且该连接部531与该沉水马达51及该气体进入管4另一端相连接。

该微细气泡产生器53是利用在封闭管路里改变喷头断面,产生负压并将空气吸入,以形成“mixingshock”现象,在气液交界面上混合并将气体以气泡方式导入至水中,以在水中产生微细气泡,而任何能够产生微细气泡的装置皆能够应用于本发明,故不限于上述所提的结构。

而当水通过该沉水马达51加压导入至该连接部531而流动至该气体加压部532时,由于该气体加压部532的管径的缩小会使得水的流速增加,而留至气体加压部532的出口时,因为管径恢复至该气泡输出部533的较大管径,则会产生流体力学的穴蚀现象,这是因为气体加压部532的出口压力大于气泡输出部533的管壁处的压力,故该气泡输出部内会产生负压现象,让空气通过该气体进入管4吸入至该连接部531中,并因为强力的冲击产生小于10μm的超细微气泡,此超细微气泡能快速扩散并溶解于水中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如图2所示,该气泡输出部533将能够排出充满泡沫5331的液体至该水体区域6内,而所排出充满泡沫5331的液体除了能够增加该下水层c的溶氧量之外,还能够将下水层c与中水层b之间的水体上下交换。

而当该水体区域6的水平面61下降或上升时,该活动式浮台2能够随着该水平面61升降而于该杆体3上进行上下位移,如图3所示,当该水平面61下降时,该活动式浮台2则会跟着下降,另外若是该水体区域6波动太大时,将会使气泡输出部533无法水平状的排出充满泡沫5331的液体至该水体区域6内,因此该活动式浮台2上的至少两端或是该杆体3上的至少两端能够分别连接有一固定装置,而该固定装置用以使该活动式浮台能够固定于该水体区域6中而不会飘移或晃动。

另外,该气体进入管4另一端还能够连接一气体供应器7(图中未示),其中该气体供应器7能够为臭氧供应器、二氧化碳供应器或纯氧供应器。

另外,该杆体3顶端还能够连接有一盖体(图中未示)。

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细气泡产生系统,与其他现有技术相互比较时,其优点如下:

1、本发明能够通过装置使该微细气泡装置不会直接与底泥接触,故当微细气泡装置运作产生细微气泡时,将能够减少因震动而造成底泥翻搅的情况发生。

2、本发明的微细气泡装置运作产生细微气泡时,该可沉式球体的球体结构将能够减少因震动而造成底泥层的底泥翻搅的情况发生,故能够避免水体区域中因底泥翻搅而造成水质污染的情况发生。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公开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有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