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藻泥过滤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657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空气过滤吸附装置主要由马达、风扇、空气过滤网等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为:机器内的马达和风扇使室内空气循环流动,空气通过机器内的空气过滤网后将各种污染物清除或吸附;空气过滤吸附装置所使用的空气过滤网通常为单层或双层薄膜,吸附能力较弱且功能单一,实用性差。

硅藻泥的形成是通过玻璃质壳的浮游生物在海底经过800万年到1000万年的沉积,其中硅酸部分作为化石留下来而形成的堆积岩。硅藻粒子中有无数个不足1微米的小孔,这些小孔数量是活性炭的数千倍,具有调湿、消除异味等各种功能,是纯天然的气体净化器。目前硅藻泥在环保装饰材料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含有硅藻泥成分的涂料对于室内空气净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因为其涂布面积有限,使用周期较长,净化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空气过滤吸附装置吸附能力较弱且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一种硅藻泥过滤吸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硅藻泥过滤吸附装置,它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过滤层;

壳体上端面设有出风口、下端面设有进风口;

过滤层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金属网、第一无纺布、干燥处理后的硅藻泥、第二无纺布以及第二金属网。

进一步的,壳体为柱状结构,分为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硅藻泥为蜂窝板状结构,其蜂窝孔内装有吸附材料。

进一步的,第一金属网上涂有杀菌膜,杀菌膜的材料为活性纳米银。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气体经过金属网、无纺布、硅藻泥后能够有效的去除气体中的污染物,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

(2)本发明中壳体分为通过螺纹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当内部过滤层材料吸附饱和或根据环境需要可随时更换过滤材料,保持过滤效果。

(3)本发明在金属层上涂有杀菌材料具有较强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壳体、2-下壳体、3-第一金属网、4-第一无纺布、5-硅藻泥、6-第二无纺布、7-第二金属网、8-出风口、9-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一种硅藻泥过滤吸附装置,它包括: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部的过滤层;

壳体上端面设有出风口8、下端面设有进风口9;

过滤层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金属网3、第一无纺布4、干燥处理后的硅藻泥5、第二无纺布6以及第二金属网7。

使用时,空气从壳体下端的进风口9进入,依次经过第二金属网7、第二无纺布6、硅藻泥5、第一无纺布4、第一金属网3,祛除空气中的杂质与异味后从出风口8排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壳体作进一步限定:壳体为柱状结构,分为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便拆卸更换内部过滤材料。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对硅藻泥5做进一步限定:硅藻泥5为蜂窝板状多孔结构,多孔结构有利于增加空气与硅藻泥5的接触面积,增强净化效果;硅藻泥5的蜂窝孔内装有吸附材料,如活性炭。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2、3的基础上,对第一金属网3做进一步限定,第一金属网3上涂有杀菌膜,本例中杀菌膜为活性纳米银,利用本发明在去除空气中杂质的同时还起到杀菌作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吸附装置。一种硅藻泥过滤吸附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过滤层;壳体上端面设有出风口、下端面设有进风口;过滤层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金属网、第一无纺布、干燥处理后的硅藻泥、第二无纺布以及第二金属网。使用时,空气从壳体下端的进风口进入,依次经过第二金属网、第二无纺布、硅藻泥、第一无纺布、第一金属网,祛除空气中的杂质与异味后从出风口排出。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去除气体中的污染物,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龙;唐世家;吴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爱乐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31
技术公布日:2018.01.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