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604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



背景技术:

旋流除砂器是一种根据离心沉降和密度差力学原理制成的固液分离设备,当水流以一定的压力和流速从旋流除砂器的进口进入其内部后,水体因受到旋流除砂器结构的影响产生强烈的旋转,由于水和砂的密度不一样,在重力、离心力和流体拽力的共同作用下,密度小的清水上升并由顶部溢流口流出,密度大的砂沿除砂器内壁沉降到底部并由排污口排出;在水处理领域实现除砂、降浊、固液分离等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换热站除污,河水、井水除砂,石灰制浆等领域;但现有的旋流除砂器对于污水中的细小颗粒的除砂效果较差,部分砂石在筒体内悬浮,难以被清除,出水水质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在筒体内壁上设置了若干斜置的捕砂槽,砂石被捕砂槽捕集后沿捕砂槽槽底流向砂斗,避免了砂石在筒体内部悬浮;且在出水管外侧设置了套筒,在套筒上设置了叶片对污水进行造流,增强了除砂的效果,提高了除砂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包括筒体、砂斗、支腿、进水管、出水管、卸料阀ⅰ、套筒、叶片,所述筒体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筒体切向连接,所述筒体内壁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捕砂槽,所述捕砂槽截面为v形且捕砂槽外壁与筒体内壁切向连接,含砂污水通过进水管切向进入筒体内部,砂石在重力、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被筒体内壁捕集,由于污水沿筒体内壁作旋转运动,将砂石推入捕砂槽中,并从捕砂槽中落下,倾斜布置的捕砂槽避免了砂石被筒体内壁捕集后在污水的冲击下再次在筒体内悬浮,增强了污水除砂的效果;所述筒体上端设有盖板,所述筒体下端设有砂斗,所述砂斗为漏斗形,所述砂斗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ⅰ,所述筒体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支腿,用于支撑旋流除砂器;所述筒体内部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位于筒体内部,另一端位于筒体外部,所述出水管下端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外部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连杆将出水管下端固定在筒体内部,固定环增大了出水管的固定面积,增强了出水管的稳定性;所述出水管外部一侧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外部一侧设有若干倾斜布置的叶片,所述叶片位于筒体内部,所述套筒上端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一侧设有与之啮合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盖板上,电机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套筒上的叶片转动,且叶片的转动方向与污水的旋流方向相同,增大了污水中砂石所受的离心力,且叶片捕集污水中的部分砂石,增强了旋流除砂的效果,提高了旋流除砂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下端设有滤网ⅱ,滤网ⅱ再次对污水中的砂石进行过滤,增强了污水的旋流除砂效果。

优选的,所述卸料阀ⅰ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ⅱ,所述卸料阀ⅰ与卸料阀ⅱ串联连接,正常状态下卸料阀ⅰ处于常开状态,卸料阀ⅱ处于常闭状态,卸料时关闭卸料阀ⅰ,打开卸料阀ⅱ进行卸料,避免了卸料时污水随砂石从卸料阀中排出造成二次污染。

优选的,所述筒体底部设有滤网ⅰ,所述滤网ⅰ位于筒体内部,所述滤网ⅰ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滤网ⅰ对污水的砂石进行二次过滤,增强了污水的旋流除砂效果。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下端设有集水罩,所述集水罩为喇叭口状,集水罩一方面有利于除砂后污水的聚集,另一方面避免了叶片捕集的砂石落入滤网ⅰ上造成滤网ⅰ堵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在筒体内壁上设置了若干斜置的捕砂槽,砂石被捕砂槽捕集后沿捕砂槽槽底流向砂斗,避免了砂石在筒体内部悬浮;且在出水管外侧设置了套筒,在套筒上设置了叶片对污水进行造流,增强了除砂的效果,提高了除砂的效率;

2)卸料阀ⅰ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ⅱ,卸料阀ⅰ与卸料阀ⅱ串联连接,正常状态下卸料阀ⅰ处于常开状态,卸料阀ⅱ处于常闭状态,卸料时关闭卸料阀ⅰ,打开卸料阀ⅱ进行卸料,避免了卸料时污水随砂石从卸料阀中排出造成二次污染;

3)筒体底部设有滤网ⅰ,滤网ⅰ位于筒体内部,滤网ⅰ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滤网ⅰ对污水的砂石进行二次过滤,增强了污水的旋流除砂效果;

4)出水管下端设有集水罩,集水罩为喇叭口状,集水罩一方面有利于除砂后污水的聚集,另一方面避免了叶片捕集的砂石落入滤网ⅰ上造成滤网ⅰ堵塞;

5)出水管下端设有滤网ⅱ,滤网ⅱ再次对污水中的砂石进行过滤,增强了污水的旋流除砂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去除盖板后俯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中a局部放大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中b局部放大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中c局部放大图;

图中:11-筒体,12-砂斗,13-支腿,14-进水管,15-出水管,16-卸料阀ⅰ,17-卸料阀ⅱ,18-从动轮,19-电机,20-主动轮,21-套筒,22-叶片,23-连杆,24-固定环,25-盖板,26-轴承ⅰ,27-轴承ⅱ,28-挡板,29-集水罩,30-滤网ⅰ,31-滤网ⅱ,32-捕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污水处理用旋流除砂器,包括筒体11、砂斗12、支腿13、进水管14、出水管15、卸料阀ⅰ16、套筒21、叶片22,所述筒体11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与筒体11切向连接,所述筒体11内壁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捕砂槽32,所述捕砂槽32截面为v形且捕砂槽32外壁与筒体11内壁切向连接,含砂污水通过进水管14切向进入筒体11内部,砂石在重力、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被筒体11内壁捕集,由于污水沿筒体11内壁作旋转运动,将砂石推入捕砂槽32中,并从捕砂槽32中落下,倾斜布置的捕砂槽32避免了砂石被筒体11内壁捕集后在污水的冲击下再次在筒体11内悬浮,增强了污水除砂的效果;所述筒体11上端设有盖板25,所述筒体11下端设有砂斗12,所述砂斗12为漏斗形,所述砂斗12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ⅰ16,所述筒体11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支腿13,用于支撑旋流除砂器;所述筒体11内部一侧设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一端位于筒体11内部,另一端位于筒体11外部,所述出水管15下端设有固定环24,所述固定环24与出水管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24外部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布置的连杆23,所述连杆23一端与固定环2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筒体11内壁固定连接,连杆23将出水管15下端固定在筒体11内部,固定环24增大了出水管15的固定面积,增强了出水管15的稳定性;所述出水管15外部一侧设有套筒21,所述套筒21外部一侧设有若干倾斜布置的叶片22,所述叶片22位于筒体11内部,所述套筒11上端设有从动轮18,所述从动轮18一侧设有与之啮合的主动轮20,所述主动轮一侧设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安装在盖板25上,电机19通过主动轮20带动从动轮18转动,从而带动套筒21上的叶片22转动,且叶片22的转动方向与污水的旋流方向相同,增大了污水中砂石所受的离心力,且叶片22捕集污水中的部分砂石,增强了旋流除砂的效果,提高了旋流除砂的效率。

所述出水管15下端设有滤网ⅱ31,滤网ⅱ31再次对污水中的砂石进行过滤,增强了污水的旋流除砂效果。

所述卸料阀ⅰ16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ⅱ17,所述卸料阀ⅰ16与卸料阀ⅱ17串联连接,正常状态下卸料阀ⅰ16处于常开状态,卸料阀ⅱ17处于常闭状态,卸料时关闭卸料阀ⅰ16,打开卸料阀ⅱ17进行卸料,避免了卸料时污水随砂石从卸料阀中排出造成二次污染。

所述筒体11底部设有滤网ⅰ30,所述滤网ⅰ30位于筒体11内部,所述滤网ⅰ30与筒体11内壁固定连接,滤网ⅰ30对污水的砂石进行二次过滤,增强了污水的旋流除砂效果。

所述出水管15下端设有集水罩29,所述集水罩29为喇叭口状,集水罩29一方面有利于除砂后污水的聚集,另一方面避免了叶片22捕集的砂石落入滤网ⅰ30上造成滤网ⅰ30堵塞。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