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009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超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超声加工技术领域,压电陶瓷是超声换能器广泛应用的激振材料,但由于压电陶瓷的功率密度比较小,并且存在过热失效,易碎等不足之处,限制了其在大功率场合的应用。

超磁致伸缩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具有磁致伸缩系数大;功率容量高;响应速度快;性能比较稳定;机电耦合系数大等。是大功率、大振幅超声加工系统的研究方向。由于超磁致伸缩材料存在磁滞效应和涡流效应,以及励磁线圈要在高频下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严重影响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性能。因此,必须给超磁致伸缩换能器提供合适的制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振动装置,能够利用气冷系统进行冷却,解决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发热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振动装置,包括刀柄、原边绕组及两组轴承系统,刀柄上设有副边绕组,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通过电感耦合连接;刀柄下部安装有超磁致伸缩换能器;两组轴承系统套在超磁致伸缩换能器上;两组轴承系统底部相对,通过螺纹连接;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包括换能器外壳,换能器外壳内设有超磁致伸缩棒,超磁致伸缩棒外设有线圈,线圈外设有导磁圆筒,线圈两端设有导磁圆环;超磁致伸缩棒的两端按照距离由近及远依次设有永磁体、导磁块及导磁片,并与导磁套筒及导磁圆环组成闭合的磁回路;靠近刀柄的一个导磁片的上表面连接有后盖板,另一个导磁片的下表面连接有变幅杆,后盖板外套有法兰,刀柄与法兰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法兰与换能器外壳通过螺钉连接;换能器外壳底端设有端盖,端盖套在变幅杆外壁上;变幅杆上设有轴肩,变幅杆底端连接有工具头;

位于上部的轴承系统与换能器外壳之间设有套筒。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轴承系统包括弹性挡圈及通过第二螺栓紧固在一起的轴承、轴承外盖、轴承内盖及外壳,套筒与换能器外壳上均设有弹性挡圈,轴承外盖和弹性挡圈上均设有静环,两个静环之间设有动环,轴承外盖与外壳的间隙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第二螺栓上设有弹簧。

后盖板与法兰之间设有碟簧。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还包括有薄壁套筒,薄壁套筒位于法兰及换能器外壳内侧,薄壁套筒与法兰过盈配合,薄壁套筒与换能器外壳间隙配合。

端盖与换能器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导磁圆环及导磁片上均设有四个均布的槽。

法兰及薄壁圆筒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出气孔,换能器外壳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气孔,换能器外壳为阶梯轴的形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气冷系统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进行冷却,可以有效的解决实际加工中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发热的问题;驱动线圈采用铜绞线,和通常使用的铜线相比,铜绞线更有利于实现散热,使线圈运行温度降低;法兰与换能器外壳内薄壁套筒的设置,保证法兰与换能器外壳的同轴度,实现超磁致伸缩棒上受均匀的预紧力,并且还可以阻挡外界灰尘的进入;通常的设计导磁块和导磁圆环有间隙,会造成一部分漏磁,后盖板和变幅杆上粘接导磁片,可以使导磁套筒、导磁圆环、导磁片之间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消除这一部分漏磁;

(2)并且导磁片和导磁圆环上槽的设计,为冷却气体的经过提供通道;换能器外壳上设有套筒,套筒上设有轴承、轴承外盖、轴承内盖,套筒将换能器外壳和轴承等隔离开来,有利于线圈和超磁致伸缩棒产生的热量透过换能器外壳向外扩散;换能器外壳设置成阶梯轴的形式,以便实现套筒、轴承、轴承外盖的定位,另外,换能器外壳上有进气孔,设置成阶梯轴的形式可以提高刚度;在轴承外盖和弹性挡圈上用环氧树脂粘结有静环,静环之间设有动环,动环和静环均采用耐磨性高且有一定自润滑作用的材料。轴承外盖与外壳的间隙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连接轴承外盖、外壳、轴承内盖的螺栓上设有弹簧,可以实现高速旋转的同时保证冷却气体的密封性;另外,本发明末端设计成通用的刀柄形状,不需要对机床进行更改,能够直接安装到机床上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中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超磁致伸缩换能器a-a的剖面图;

图4是图2超磁致伸缩换能器b-b的剖面图;

图5本发明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导磁片的主视图;

图6本发明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导磁片的左视图;

图7本发明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导磁圆环的主视图;

图8本发明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导磁圆环的左视图。

图中,1.刀柄,2.原边绕组,3.副边绕组,4.引线,5.第一螺栓,6.套筒,7.轴承外盖,8.密封圈,9.轴承,10.轴承内盖,11.外壳,12.第二螺栓,13.弹簧,14.紧定螺钉,15.弹性挡圈,16.静环,17.动环,18.后盖板,19.法兰,20.薄壁套筒,21.换能器外壳,22.导磁圆筒,23.导磁圆环,24.螺钉,25.变幅杆,26.工具头,27.碟簧,28.内六角螺钉,29.线圈骨架,30.线圈,31.超磁致伸缩棒,32.永磁体,33.导磁块,34.导磁片,35.密封垫片,36.端盖,3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磁致伸缩旋转超声振动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刀柄1、原边绕组2及两组轴承系统,刀柄1上设有副边绕组3,原边绕组2与副边绕组3通过电感耦合连接;刀柄1下部安装有超磁致伸缩换能器;两组轴承系统套在超磁致伸缩换能器上;两组轴承系统底部相对,通过螺纹连接;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包括换能器外壳21,换能器外壳21内设有超磁致伸缩棒31,超磁致伸缩棒31外设有线圈30,线圈30外设有导磁圆筒22,线圈30两端设有导磁圆环23;超磁致伸缩棒31的两端按照距离由近及远依次设有永磁体32、导磁块33及导磁片34,超磁致伸缩棒31、永磁体32、导磁块33、导磁片34与导磁套筒22及导磁圆环23组成闭合的磁回路;靠近刀柄1的一个导磁片34的上表面连接有后盖板18,另一个导磁片34的下表面连接有变幅杆25,后盖板18外套有法兰19,刀柄1与法兰19通过第一螺栓5连接;法兰19与换能器外壳21通过螺钉37连接;换能器外壳21底端设有端盖36,端盖36套在变幅杆25外壁上;变幅杆25上设有轴肩,变幅杆25底端连接有工具头26;

位于上部的轴承系统与换能器外壳21之间设有套筒6。

轴承系统包括弹性挡圈15及通过第二螺栓12紧固在一起的轴承9、轴承外盖7、轴承内盖10及外壳11,套筒6与换能器外壳21上均设有弹性挡圈15,轴承外盖7和弹性挡圈15上均设有静环16,两个静环16之间设有动环17,轴承外盖7与外壳11的间隙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第二螺栓12上设有弹簧13。

后盖板18与法兰19之间设有碟簧27。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还包括有薄壁套筒20,薄壁套筒20位于法兰19及换能器外壳21内侧,薄壁套筒20与法兰19过盈配合,薄壁套筒20与换能器外壳21间隙配合。

端盖36与换能器外壳21之间设有密封垫片35。

导磁圆环23及导磁片34上均设有四个均布的槽。

法兰19及薄壁圆筒20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出气孔,所述换能器外壳21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进气孔,换能器外壳21为阶梯轴的形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引线连接原边绕组2,刀柄1上固定有副边绕组3,原边绕组2与副边绕组3通过电感耦合连接,副边绕组3随刀柄一起旋转,以便电能的传输。刀柄1与法兰19通过第一螺栓5连接起来。换能器外壳21内设有超磁致伸缩棒31,超磁致伸缩棒31外设有线圈30,用来产生交变磁场的线圈30是由漆包铜绞线缠绕在线圈骨架29上,和通常的铜线相比,采用铜绞线更有利于线圈30散热。超磁致伸缩棒31的两端设有永磁体32,给超磁致伸缩棒31提供偏置磁场以消除倍频现象;永磁体32上设有工业纯铁材料的导磁块33,导磁块33上设有导磁片34,这样可以与线圈30外的导磁圆筒22和线圈30两端的导磁圆环23形成闭合磁回路,减小漏磁。靠近刀柄1的一个导磁片34上通过环氧树脂胶粘结在后盖板18上,另一个导磁片34通过环氧树脂胶粘结在变幅杆25上,端盖36通过螺钉24与换能器外壳21连接,变幅杆25与工具头26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变幅杆25上轴肩的设计是防止振幅过大导致超磁致伸缩棒31破裂。变幅杆25采用声阻抗小的硬铝合金材料,后盖板18采用声阻抗比较大的不锈钢材料。

后盖板18与法兰19之间设有碟簧27,给超值致伸缩棒31施加预紧力,螺钉37将法兰19和换能器外壳21连接起来,并通过调节螺栓37可以实现预紧力的调整。使后盖板18,导磁片34,导磁块33,永磁体32,超磁致伸缩棒31及变幅杆25紧密的压在一起,使超磁致伸缩棒31不会因拉应力过大而破裂,并使超磁致伸缩棒31获得更大的磁致伸缩值。法兰19与薄壁套筒20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并通过内六角螺钉28进行固定,换能器外壳21与薄壁套筒20之间选择间隙配合,可以保证法兰19和换能器外壳21之间的同轴度,使超磁致伸缩棒31上所受压应力均匀,另外,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变幅杆25与换能器外壳2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换能器外壳21与端盖36之间设有密封垫片35,起到防止冷却气体泄漏和防灰尘的作用,并通过螺钉24进行固定。导磁圆环23用环氧树脂粘结在换能器外壳21内,防止冷却气体泄漏。

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冷却气体依次经过外壳11上的孔,换能器外壳21上均匀分布的三个进气孔,下导磁圆环23与下导磁片34之间的槽进入超磁致伸缩棒31和线圈骨架29之间的间隙,上导磁圆环23和上导磁片34之间的槽,如图7和5所示,最后从薄壁圆筒20和法兰19上的孔流出。对超磁致伸缩棒31和线圈30进行冷却。

换能器外壳21外设置有套筒6,套筒6与换能器外壳21之间设有紧定螺钉14进行固定,套筒6上设有轴承9、轴承外盖7、轴承内盖10,通过设置第二螺栓12实现紧固。套筒6将换能器外壳21和轴承9等隔离开来,有利于线圈30和超磁致伸缩棒31产生的热量穿过换能器外壳21向外扩散。另一组直接设置在换能器外壳21上,两组结构上的外壳11上设置有螺纹相互连接起来。在换能器外壳21与套筒6上均设置弹性挡圈15实现轴承9等的固定。换能器外壳21设置成阶梯轴的形式,以便实现轴上套筒6等的轴向定位,另外,换能器外壳21上有进气孔,设置成阶梯轴的形式可以提高刚度。在轴承外盖7和弹性挡圈15上用环氧树脂粘结有静环16,静环16之间设有动环17。轴承外盖7与外壳11的间隙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螺栓12上设有弹簧13,保证换能器在高速旋转的同时又能起到防尘和防止气体泄漏的作用。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采用气冷系统对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进行冷却,可以有效的解决实际加工中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发热的问题;驱动线圈采用铜绞线,和通常使用的铜线相比,铜绞线更有利于实现散热,使线圈运行温度降低;法兰与换能器外壳内薄壁套筒的设置,保证法兰与换能器外壳的同轴度,实现超磁致伸缩棒上受均匀的预紧力,并且还可以阻挡外界灰尘的进入;通常的设计导磁块和导磁圆环有间隙,会造成一部分漏磁,后盖板和变幅杆上粘接导磁片,可以使导磁套筒、导磁圆环、导磁片之间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消除这一部分漏磁;

(2)并且导磁片和导磁圆环上槽的设计,为冷却气体的经过提供通道;换能器外壳上设有套筒,套筒上设有轴承、轴承外盖、轴承内盖,套筒将换能器外壳和轴承等隔离开来,有利于线圈和超磁致伸缩棒产生的热量透过换能器外壳向外扩散;换能器外壳设置成阶梯轴的形式,以便实现套筒、轴承、轴承外盖的定位,另外,换能器外壳上有进气孔,设置成阶梯轴的形式可以提高刚度;在轴承外盖和弹性挡圈上用环氧树脂粘结有静环,静环之间设有动环,动环和静环均采用耐磨性高且有一定自润滑作用的材料。轴承外盖与外壳的间隙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连接轴承外盖、外壳、轴承内盖的螺栓上设有弹簧,可以实现高速旋转的同时保证冷却气体的密封性;另外,本发明末端设计成通用的刀柄形状,不需要对机床进行更改,能够直接安装到机床上进行加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