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实验用锥形玻璃瓶手动混合摇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3058阅读:1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学实验用锥形玻璃瓶手动混合摇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具体是一种化学实验用锥形玻璃瓶手动混合摇匀装置。



背景技术:

锥形瓶是一种化学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由德国化学家理查·鄂伦麦尔于1861年发明,锥形瓶是硬质玻璃制成的纵剖面呈三角形状的滴定反应器,口小、底大,有利于滴定过程进行振荡时,反应充分而液体不易溅出。该容器可以在水浴或电炉上加热。外观呈平底圆锥状,下阔上狭,有一圆柱形颈部,上方有一较颈部阔的开口,有时可用由软木或橡胶制作成的塞子封闭,瓶身上多有数个刻度,以标示所能盛载的容量。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对锥形瓶进行振荡摇匀,现在的实验人员一般采用手动摇晃的形式进行摇匀混合,充分混合所需的时间长且易造成实验人员手腕部疲劳,同时混合过程中存在试剂溅出的情况,比较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实验用锥形玻璃瓶手动混合摇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学实验用锥形玻璃瓶手动混合摇匀装置,包括底座、主支撑架、连接板、摆动架、锥形瓶架、左拉绳、右拉绳、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底座上设有主支撑架,主支撑架与底座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所述主支撑架的上端也焊接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侧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摆动架,固定轴前端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轴套,限位轴套对摆动架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摆动架只能在固定轴上左右摆动而不会发生前后移动,所述摆动架的下侧焊接有连接有锥形瓶架,锥形瓶架的内壁上通过双面胶粘接有防撞海绵。

所述锥形瓶架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连接耳,位于左侧的连接耳上连接有左拉绳,位于右侧的连接耳上连接有右拉绳,所述连接板上侧设有后连接板,后连接板的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a和转动轴b,转动轴a上过盈配合安装有主动齿轮和绕线辊a,绕线辊a位于主动齿轮的前侧,转动轴b上过盈配合安装有从动齿轮和绕线辊b,绕线辊b位于从动齿轮的前侧,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绕线辊a和绕线辊b上分别绕接有左拉绳和右拉绳,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的上拐角安装有上导轮,连接板的左右两侧的下拐角安装有下导轮,左拉绳和右拉绳均从上导轮和下导轮上绕过,起到导向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前侧攻有内螺纹,固定轴后端攻有外螺纹,固定轴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锥形瓶架的形状与锥形烧瓶的形状相同且锥形瓶架的内部空间大于锥形烧瓶的体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锥形瓶架的前侧还铰接有开关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a的最前端还设有摇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绕线辊a和绕线辊b的型号规格完全相同且绕线辊a和绕线辊b均开有线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槽为斜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锥形瓶架内部设置防撞海绵能有效防止锥形烧瓶在摆动过程中与锥形瓶架的内壁发生碰撞导致锥形烧瓶破裂,同时将锥形烧瓶密封在锥形瓶架内部能有效防止烧瓶中的液体溅出导致实验人员受伤的情况;

2.通过手动摇动转动轴前端的摇轮,实现锥形烧瓶内部的试剂摆动式混合,相比人工手动混合,其混合的效果更佳同时能有效避免实验人员长时间晃动烧瓶导致的手腕部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化学实验用锥形玻璃瓶手动混合摇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化学实验用锥形玻璃瓶手动混合摇匀装置中绕线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主支撑架、3-连接板、4-固定轴、5-摆动架、6-限位轴套、7-锥形瓶架、8-防撞海绵、9-连接耳、10-左拉绳、11-右拉绳、12-上导轮、13-下导轮、14-转动轴a、15-转动轴b、16-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绕线辊a、19-绕线辊b、20-线槽、21-后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化学实验用锥形玻璃瓶手动混合摇匀装置,包括底座1、主支撑架2、连接板3、摆动架5、锥形瓶架7、左拉绳10、右拉绳11、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所述底座1上设有主支撑架2,主支撑架2与底座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所述主支撑架2的上端也焊接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前侧设有固定轴4,连接板3前侧攻有内螺纹,固定轴4后端攻有外螺纹,固定轴4与连接板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轴4上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摆动架5,固定轴4前端还螺纹连接有限位轴套6,限位轴套6对摆动架5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摆动架5只能在固定轴4上左右摆动而不会发生前后移动,所述摆动架5的下侧焊接有连接有锥形瓶架7,锥形瓶架7的形状与锥形烧瓶的形状相同且锥形瓶架7的内部空间大于锥形烧瓶的体积,锥形瓶架7的内壁上通过双面胶粘接有防撞海绵8,锥形瓶架7的前侧还铰接有开关门(图中未标出)。

所述锥形瓶架7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连接耳9,位于左侧的连接耳9上连接有左拉绳10,位于右侧的连接耳9上连接有右拉绳11,所述连接板3上侧设有后连接板21,后连接板21的前侧通过轴承转动转动安装有转动轴a14和转动轴b15,转动轴a14上过盈配合安装有主动齿轮16和绕线辊a18,绕线辊a18位于主动齿轮16的前侧,转动轴a14的最前端还设有摇轮(图中未标出),转动轴b15上过盈配合安装有从动齿轮17和绕线辊b19,绕线辊b19位于从动齿轮17的前侧,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相啮合,绕线辊a18和绕线辊b19的型号规格完全相同且绕线辊a18和绕线辊b19均开有线槽20,线槽20为斜形,绕线辊a18和绕线辊b19上分别绕接有左拉绳10和右拉绳11,所述连接板3的左右两侧的上拐角安装有上导轮12,连接板3的左右两侧的下拐角安装有下导轮13,左拉绳10和右拉绳11均从上导轮12和下导轮13上绕过,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待混合的试剂加入到锥形烧瓶中,然后塞上橡胶塞,打开锥形瓶架7前侧的开关门然后将锥形烧瓶放置在锥形瓶架7的内部后关闭开关门,防撞海绵8能有效防止锥形烧瓶在摆动过程中与锥形瓶架7的内壁发生碰撞导致锥形烧瓶破裂,同时将锥形烧瓶密封在锥形瓶架7内部能有效防止烧瓶中的液体溅出导致实验人员受伤的情况,然后通过手动转动转动轴a14的最前端的摇轮并控制摇轮的转动方向,从而使主动齿轮16和绕线辊a18转动,同时由于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相啮合,从而使从动齿轮17与主动齿轮16的转动方向相反,实现绕线辊a18和绕线辊b19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绕线辊a18绕线的同时绕线辊b19松线,或者绕线辊a18松线的同时绕线辊b19绕线,使锥形瓶架7的左右摆动,从而实现锥形烧瓶内部的试剂混合,相比人工手动混合,其混合的效果更佳同时能有效避免实验人员长时间晃动烧瓶导致的手腕部损伤。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