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6205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原子吸收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装置,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原子吸收罩。



背景技术:

原子吸收罩是实验室里面必不可少的安全设备之一。在生物、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与毒性很强、有腐蚀性、易燃烧和具有爆炸性的化学药品直接接触,常常使用易碎的玻璃和瓷质器皿以及在煤气、水、电等高温电热设备的环境下进行着紧张而细致的工作,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工作。

原子吸收罩主要是用来快速排放实验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小范围的粉尘、热气、挥发性气体、有害性气体等小颗粒状悬浮物或气体的装置,用于保护操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身体健康。

如公告号为CN204448771U的中国专利提到的一种多功能原子吸收罩,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纵长导风管、敞口式吸气罩、排风管,增设滑轮和滑轨,滑轮安装在纵长导风管顶端,滑轨固定于墙顶上,纵长导风管借助滑轮与滑轨形成滑动配合,排风管为可伸缩软管。滑轨横向固定于墙顶上,吸收罩可左右移动。纵长导风管分为上导风管和下导风管,下导风管相对的两侧沿导风管延伸的方向均开设有纵长的滑槽,下导风管的一端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的套设在上导风管的内部。其有益效果为,可根据实验需要,位置可左右移动、高度可上下可调,结构简单。

然而,上述提到的一种多功能原子吸收罩将吸收到的废气直接排入到管道和空气中,废气会对管道产生产生腐蚀作用,不利于长期使用并且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子吸收罩,其具有过滤气体中颗粒以及废气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子吸收罩,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底部连接有吸气罩,所述导风管与所述吸气罩连接处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导风管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由于导管内的风被动旋转的被动风扇,所述转动轴的底端连接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进风口上方,所述过滤件包括所述转动轴底端连接的过滤架,所述过滤架上设置有若干扇叶形支架,所述扇叶形支架上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子吸收罩在进行抽气时,导风管内的被动风扇由于气流的作用开始旋转,于是风扇的旋转带动转动轴的转动,于是位于过滤轴底端的过滤架开始旋转,过滤架上设置有扇叶形支架,同时扇叶形支架上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于是被动风扇带动活性炭过滤网在导风管内旋转,由于过滤网的旋转使得过滤网能够与废气更加充分的接触因而能够将气体中的废气和颗粒物吸附到活性炭过滤网中,从而到达了过滤气体中的颗粒和废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性炭过滤网表面还设置有尼龙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入的气体通过进风口处的尼龙过滤网时,气体中的颗粒物随即被尼龙过滤网吸收,从而降低了活性炭过滤网的工作需求,使得活性炭过滤网只需要吸收废气就可以,因而增大了活性炭过滤网的使用周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扇叶形支架与竖直方向呈45°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扇叶形支架与竖直方向设置成45°能够进一步增大流动阻力使得气体中的废气进一步与活性炭过滤网进行接触,从而起到更加好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架与所述转动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活性炭过滤架与转动轴设置成可拆卸连接,当活性炭过滤网的吸附能力减弱时,能够通过快速的拆卸,从而实现过滤架的快速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架与所述转动轴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连接能够实现过滤架与转动轴的快速拆卸和安装同时连接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架上设置有方形的插孔,所述转动轴底端设置有方形的插头,所述插孔与所述插头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向的插孔和插头进行插接能够快速的拆卸和安装,同时能够满足扭矩传动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扇叶形支架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网和扇叶形支架设置成可拆卸便于更换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扇叶形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过滤网的卡孔,所述过滤网上设置有卡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网上的卡孔与扇叶形支架上卡钩进行连接可以方便的更换活性炭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扇叶形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活性炭过滤网的压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边和卡扣实现过滤网的安装,能够方便的对活性炭过滤网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活性炭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防止通过活性炭过滤网后依然会有废气残留设置第二活性炭过滤网进行二次的过滤,进一步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过滤气体中颗粒以及废气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转动轴与过滤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导风管;2、吸气罩;3、压边;4、支架;5、转动轴;6、被动风扇;7、卡孔;8、过滤架;9、扇叶形支架;10、活性炭过滤网;11、尼龙过滤网;12、插孔;13、插头;14、卡钩;15、第二活性炭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原子吸收罩,如图1、2、3和图4 所示,包括导风管1,导风管1底部连接有吸气罩2,导风管1和吸气罩2连接处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了一层尼龙过滤网11。

导风管1内固定连接了一个十字形的支架4,支架4中部转动连接了一根转动轴5,转动轴5的最下端位于进风口的尼龙过滤网11的上方。转动轴5的最下端与过滤件螺纹连接后实现固定,过滤件包括与转动轴5螺纹连接的过滤架8,过滤架8上连接有3个扇叶形支架9,扇叶形支架9与竖直方向呈45°角设置。扇叶形支架9上设置有卡钩14,活性炭过滤网10上设置有卡孔7,活性炭过滤网10通过卡钩14和卡孔7实现可拆卸的安装和连接。同时为了防止通过活性炭过滤网10后依然会有废气残留,设置第二活性炭过滤网15进行二次的过滤,进一步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第二活性炭过滤网15位于进风口处。

使用时,原子吸收罩在进行抽气时,导风管1内的被动风扇6由于气流的作用开始旋转,于是被动风扇6的旋转带动转动轴5的转动,于是位于转动轴5底端的过滤架8开始旋转,过滤架8上设置有扇叶形支架9,同时扇叶形支架9上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10,于是被动风扇6带动活性炭过滤网10在导风管1内旋转,由于活性炭过滤网10的旋转使得活性炭过滤网10能够与废气更加充分的接触因而能够将气体中的废气和颗粒物吸附到活性炭过滤网10中,从而到达了过滤气体中的颗粒和废气的功能。此外,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炭过滤网10的吸附功能减弱,将过滤架8拆卸下来,并将活性炭过滤网10进行更换。

实施例二:一种原子吸收罩,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导风管1,导风管1底部连接有吸气罩2,导风管1和吸气罩2连接处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了一层尼龙过滤网11。

导风管1内固定连接了一个十字形的支架4,支架4中部转动连接了一根转动轴5,转动轴5的最下端位于进风口的尼龙过滤网11的上方。转动轴5的最下端设置有方形的插头13,过滤件的过滤架8上设置有方形的插孔12,通过插头13与插孔12插接转动轴5与过滤架8实现可拆卸连接,过滤架8上连接有3个扇叶形支架9,扇叶形支架9与竖直方向呈45°角设置。扇叶形支架9上设置有压边3,用压边3将活性炭过滤网10压住后通过卡扣将压边3固定,从而实现了活性炭过滤网10的可拆卸连接。同时为了防止通过活性炭过滤网10后依然会有废气残留,设置第二活性炭过滤网15进行二次的过滤,进一步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第二活性炭过滤网15位于被动风扇6与扇叶形过滤架8之间。

使用时,原子吸收罩在进行抽气时,导风管1内的被动风扇6由于气流的作用开始旋转,于是被动风扇6的旋转带动转动轴5的转动,于是位于转动轴5底端的过滤架8开始旋转,过滤架8上设置有扇叶形支架9,同时扇叶形支架9上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10,于是被动风扇6带动活性炭过滤网10在导风管1内旋转,由于活性炭过滤网10的旋转使得活性炭过滤网10能够与废气更加充分的接触因而能够将气体中的废气和颗粒物吸附到活性炭过滤网10中,从而到达了过滤气体中的颗粒和废气的功能。此外,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炭过滤网10的吸附功能减弱,将过滤架8拆卸下来,并将活性炭过滤网10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