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臭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5299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垃圾臭气处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垃圾臭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臭气的产生是由于生活垃圾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剩饭、蔬菜根、叶、家禽、动物及鱼类的皮、毛、脂肪、下脚料等和一定的水分,在堆积过程中由于通气不良及受到微生物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氨、硫化氢、有机胺、甲烷等异味气体,习惯上统称为垃圾臭气。

因大量的住宅生活垃圾产生于居民住宅区,垃圾处理过程的集中堆放产生的臭气必然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垃圾处理站附近的臭味使周围居民苦不堪言;垃圾的渗滤液渗入处理站附近的地面,或依地势由高到低扩散到更大的范围,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其收集、中转、运输、填埋场、堆肥、焚烧厂储存仓所产生的垃圾臭气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活垃圾臭气处理性能的垃圾臭气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臭气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收集装置,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用于将除臭剂雾化成气溶胶的除臭雾化器以及吸附层,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的顶端设置有臭气出气口,所述臭气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冷凝装置,在所述冷凝装置连接有回收装置,所述冷凝装置的冷凝出口连接有净化塔,在所述净化塔内设置有加湿装置,在所述净化塔连接有生物过滤池,在所述生物过滤池的顶端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接有废气收集装置,且在出气口处连接有采样检测装置。

如此设置,生活垃圾先通过统一收集放置于垃圾收集装置内,然后通过除臭雾化器将除臭剂雾化成气溶胶,使其在空气中与逸散臭味反应脱除臭味,加快垃圾稳定化;之后通过吸附层进一步吸附大分子悬浮颗粒,再传送至冷凝装置,经冷凝装置中的冷流体将臭气中饱和VOCs 气体的温度降低,使VOCs 恶臭气体冷凝后从气体中分离,流至回收装置,之后的气体再通入至净化塔;净化塔通过对臭气进行加湿,将一些溶于水的气体进行去除;加湿过后的臭气再通入生物过滤池内,通过选取自然界中含有的多种高浓度、高活性的有效微生物菌群,通过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综合作用对臭气废气等进行有效分解;最后臭气中存在甲烷气体,通过废气收集装置回收再利用的作用,具有有效提高生活垃圾臭气处理性能以及再利用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臭气出气端连接的进气端以及与净化塔连接的出气端,且进气端和出气端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供冷流体流经的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两端延伸至壳体外,且在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液分支管与出液汇集管,所述进气端和出液汇集管设置于壳体的同一端,所述回收装置设置于出气端的管道上。

如此设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多个螺旋管,使冷流体通过进液分支管流经螺旋管进行降温冷却的工序,利用螺旋管的环绕特性,可以使冷流体在相同长度的壳体内流经的路程增加,使双螺旋管内的冷流体冷却性能提高,同时也优化了换热器的整体布局尺寸的占用空间,冷却过后达到预定所需要的温度时,通过出液汇集管使螺旋管内的冷流体汇聚在一起,再传送至下个工序,提高臭气的冷却转换性能, VOCs 恶臭气体冷凝后从气体中分离,再流至回收装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螺旋管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且所述第一螺旋管和第二螺旋管的旋转方向相反设置。

如此设置,使两螺旋管之间的距离比现有两螺旋管同向旋转的间距增大,进而增加单个螺旋管与壳体内的冷却液接触面积,使双螺旋管内的冷流体冷却效果提高。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螺旋管的螺旋半径大于第二螺旋管的螺旋半径,且第一螺旋管、第二螺旋管均设置于壳体的轴线上。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多个螺旋管,使热流体经过进液分支管流经更多的螺旋管进行降温冷却处理,多组设置可以同时对更多的热流体进行降温冷却处理,进一步提高热流体的传送效率。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水管、与加水管连接且设置于净化塔上端的喷水管以及设置于加水管上的加水泵,所述净化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

如此设置,通过加水泵将水源依次经过加水管输送至喷水管内达到喷淋的作用,同时在净化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便于将加湿过后吸附有气体的水进行排出,提高净化塔内的加湿质量。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生物过滤池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二排水管通过总排水管连接。

如此设置,便于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总排水管连接有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连接有碱液加药箱。

如此设置,通过碱液加药箱对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加药,使酸性的废水进行反正中和,使液体生成相应的沉淀或者中和后,达标进行处理排放。

进一步设置:所述生物过滤池连接有营养装置,在所述营养装置与生物过滤池之间设置有营养剂供水泵。

如此设置,通过营养剂供水泵便于将营养液输送至生物过滤池内的作用,对生物过滤池内的有效微生物菌群进行添加营养剂,有效微生物菌群的生长,提高有效微生物菌群的活性,进而提高有效微生物菌群对废气的分解性能。

进一步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与冷凝装置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抽气泵。

如此设置,便于将垃圾收集装置内的臭气传送至臭气净化塔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层。

如此设置,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因而具有较高的分离效果,能脱除痕量物质,减小废气中的悬浮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除臭雾化器将除臭剂雾化成气溶胶,使其在空气中与逸散臭味反应脱除臭味,加快垃圾稳定化;吸附层进一步吸附大分子悬浮颗粒,经冷凝装置中的冷流体将臭气中饱和VOCs 气体的温度降低,使VOCs 恶臭气体冷凝后从气体中分离,净化塔通过对臭气进行加湿,将一些溶于水的气体进行去除,通过排水管连接于废水处理装置,同时通过碱液加药装置对成酸性的废水进行反正中和,使液体生成相应的沉淀或者中和后在进行处理;加湿过后的臭气再通入生物过滤池内,通过选取自然界中含有的多种高浓度、高活性的有效微生物菌群,通过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综合作用对臭气废气等进行有效分解;最后臭气中存在甲烷气体,通过废气收集装置回收再利用的作用,具有有效提高生活垃圾臭气处理性能以及再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垃圾臭气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图2为垃圾臭气处理系统中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垃圾臭气处理系统中冷凝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冷凝装置中进液分支管处的结构展示图;

图5为垃圾臭气处理系统中净化塔的剖视图。

图中:1、垃圾收集装置;11、臭气出气口;12、吸附层;13、除臭雾化器;14、管道;2、冷凝装置;21、回收装置;22、壳体;23、进气端;24、出气端;25、螺旋管;251、第一螺旋管;252、第二螺旋管;26、进液分支管;27、出液汇集管;3、净化塔;31、加湿装置;32、加水管;33、喷水管;34、加水泵;35、第一排水管;4、生物过滤池;41、出气口;5、废气收集装置;51、第二排水管;52、总排水管;53、微生物菌群;54、营养装置;55、营养剂供水泵;6、采样检测装置;7、废水处理装置;8、碱液加药箱;9、抽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垃圾臭气处理系统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垃圾臭气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通过管道14连接的垃圾收集装置1、冷凝装置2、净化塔3、生物过滤池4以及废气收集装置5。

如图1所示,其中,在垃圾收集装置1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用于将除臭剂雾化成气溶胶的除臭雾化器13以及用于吸附漂浮颗粒物的吸附层12,吸附层12为活性炭层,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1的顶端设置有臭气出气口11。

如图1所示,臭气出气口11通过管道14连接于冷凝装置2的上端,且在垃圾收集装置1与冷凝管道14之间的管道14上设置有抽气泵9,便于将垃圾收集装置1内的臭气传送至冷凝装置2内的作用;如图2所示,冷凝装置2包括壳体22,在壳体2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臭气出气口11连接的进气端23以及与所述净化塔3连接的出气端24,进气端23设置于壳体22的上端,出气端24设置于壳体22的下端,且进气端23和出气端24与壳体22的内部相通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壳体22内设置有供冷流体流经的螺旋管25,螺旋管25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螺旋管251和第二螺旋管252管,第一螺旋管251的螺旋半径大于第二螺旋管252管的螺旋半径,且第一螺旋管251、第二螺旋管252管均设置于壳体22的轴线上;第一螺旋管251和第二螺旋管252管的两端汇聚且延伸至壳体22外,在第一螺旋管251和第二螺旋管252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液分支管26与出液汇集管27,进气端23和出液汇集管27设置于壳体22的同一端,同时出气端24与进液分支管26设置于壳体22的同一端,回收装置21设置于出气端24的管道14上;通过冷流体(如水、氟氯昂、冷却液)将臭气中饱和VOCs 气体的温度降低,使VOCs 恶臭气体冷凝后从气体中分离,流至回收装置21进行回收。

如图1和图5所示,冷凝装置2的出气端24连接有净化塔3,在净化塔3内设置有加湿装置31,加湿装置31包括加水管32、与加水管32连接且设置于净化塔3上端的喷水管33以及设置于加水管32上的加水泵34;加水管32同时与净化塔3的底部连接,便于将净化塔3内的的水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在净化塔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加湿后的水进行排出的第一排水管35,在第一排水管35、加水管32上均设置有开关阀。

如图1所示,在净化塔3的顶端设置有净化出口,且净化出口通过管道14连接于生物过滤池4的底端,在生物过滤池4养殖有自然界中含有的多种高浓度、高活性的有效微生物菌群53,通过复合微生物菌群53的综合作用,对臭气废气等进行有效分解;同时生物过滤池4连接有用于对微生物菌群53添加营养的营养装置54,且在营养装置54与生物过滤池4之间的管道14上设置有便于将营养液输送至生物过滤池4内的营养剂供水泵55。

如图1所示,在生物过滤池4的顶端连接有出气口41,所述出气口41连接有废气收集装置5,且在出气口41处连接有采样检测装置6;经前端工序处理后,气体中存在不溶于水且难分解的甲烷,通过将废气收集装置5达到有效回收利用的作用。

如图1所示,在生物过滤池4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排水管51,第一排水管35与第二排水管51通过总排水管52连接,且总排水管52连接有废水处理装置7;废水处理装置7连接有对污水进行中和反应的碱液加药箱8,碱液加药箱8内药剂为浓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工作原理:生活垃圾先通过统一收集放置于垃圾收集装置1内,然后通过除臭雾化器13将除臭剂雾化成气溶胶,使其在空气中与逸散臭味反应脱除臭味,加快垃圾稳定化;之后通过吸附层12进一步吸附大分子悬浮颗粒,再传送至冷凝装置2,经冷凝装置2中的冷流体将臭气中饱和VOCs 气体的温度降低,使VOCs 恶臭气体冷凝后从气体中分离,流至回收装置21,之后的气体再通入至净化塔3;净化塔3通过对臭气进行加湿,将一些溶于水的气体进行去除,通过排水管连接于废水处理装置7,同时通过碱液加药装置对成酸性的废水进行反正中和,使液体生成相应的沉淀或者中和后在进行处理;加湿过后的臭气再通入生物过滤池4内,通过选取自然界中含有的多种高浓度、高活性的有效微生物菌群53,通过复合微生物菌群53的综合作用对臭气废气等进行有效分解;最后臭气中存在甲烷气体,通过废气收集装置5回收再利用的作用,具有有效提高生活垃圾臭气处理性能以及再利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