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除垢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449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除垢除雾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雾器,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除垢除雾器。



背景技术:

屋脊式除雾器由两层人字形除雾器及三层冲洗水组成,第一级除雾器为粗除雾,第二级除雾器为精除雾,第一级除雾器标准模块由22片叶片组成,第二级除雾器标准模块由24片叶片组成,叶片之间通过定位杆将其固定上部和下部均固定,定位杆和每一片叶片上均有对应的圆孔,用FRPP圆棒垂直穿入,叶片和定位杆件层层穿入扣紧,然后再和叶片焊接到一起,保证定位杆和圆棒不会脱落,同时也增大除雾器的承载能力,屋脊型除雾器的优点是烟气通过叶片法线的流速要小于塔内水平截面的平均流速,这样,即使塔内烟气流速偏高,在通过除雾器时,由于流通面积增大而使得烟气流速减小,但是,由于屋脊型除雾器需要在吸收塔的截面上留出矩形通道,而吸收塔是圆形的,所以部分面积需要用盲板封起来,从而部分抵消了一部分优势,另外,屋脊型除雾器的结构较平板型除雾器更稳定,可以耐受的温度较高,因此,当脱硫系统不设GGH时,建议采用屋脊型除雾器,单层梁的屋脊型除雾器高度一般为2850mm,而两级平板型除雾器高度为3230mm,即单层梁的屋脊型除雾器占用空间较小,但是,考虑到减小携带水量,通常要求烟气在除雾器叶片以上1m处开始改变流向和提高流速,这样可以使大的颗粒落回到除雾器,如果加上这预留的1m空间,屋脊型和平板型除雾器占用总空间接近,气体通过波形板除雾器后,基本上不含雾沫,烟气通过除雾器的弯曲通道,在惯性力及重力的作用下将气流中夹带的液滴分离出来:脱硫后的烟气以一定的速度流经除雾器,烟气被快速、连续改变运动方向,因离心力和惯性的作用,烟气内的雾滴撞击到除雾器叶片上被捕集下来,雾滴汇集形成水流,因重力的作用,下落至浆液池内,实现了气液分离,使得流经除雾器的烟气达到除雾要求后排出。

在现有的除雾器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除雾器工作时,吸收剂浆液附着于除雾器叶片上,如果浆液在叶片上停留的时间较长,就会在叶片表面形成垢层,当吸收过量时就会使结垢加快,当吸收塔内烟气流动不均匀时,也会导致除雾器进行结垢,除雾器一旦结垢,发展就十分的迅速,结垢层的存在减小了通道面积,导致该处的烟气流速增大,加大了二次携带的风险,同时在结垢清理方面依然没有比较便捷的方法,对污垢难以进行清理,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捷式除垢除雾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式除垢除雾器,包括除雾器本体,所述除雾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水管支撑架,所述内部水管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内部冲洗水管,所述内部冲洗水管上设置有环形旋转轴,所述环形旋转轴的一端设置有除垢喷嘴,所述除垢喷嘴的一侧设置有化学添加箱,所述除雾器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级除雾器,所述第二级除雾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冲洗水管,所述第二冲洗水管的顶部设置有引流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雾器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冲洗水管,所述第一冲洗水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级除雾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雾器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金属支撑架,所述第二级除雾器的内部均设置有带钩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旋转轴与内部冲洗水管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捷式除垢除雾器,可有效的对除雾器内部进行除垢清理,可在除雾器长时间工作时,可避免除雾器结垢,当除雾器内部的气流不均匀时,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气流增大堆积结垢,提高工作效率,本设计合理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同时施工与安装简单方便,易于检修与更换,除雾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雾器本体;2、第一冲洗水管;3、第一级除雾器;4、金属支撑架;5、内部水管支撑架;6、内部冲洗水管;7、第二级除雾器;8、第二冲洗水管;9、引流风扇;10、环形旋转轴;11、除垢喷嘴;12、化学添加箱;13、带钩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式除垢除雾器,包括除雾器本体1,除雾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水管支撑架5,内部水管支撑架5的两端均设置有内部冲洗水管6,内部冲洗水管6上设置有环形旋转轴10,环形旋转轴10的一端设置有除垢喷嘴11,除垢喷嘴11的一侧设置有化学添加箱12,除雾器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级除雾器7,第二级除雾器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冲洗水管8,第二冲洗水管8的顶部设置有引流风扇9。

进一步的,除雾器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冲洗水管2,第一冲洗水管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级除雾器3,第一级除雾器3为初级分离,承担70%~90%的除雾任务,方便实用。

除雾器本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金属支撑架4,第二级除雾器7的内部均设置有带钩叶片13,金属支撑架4负责整个设备工作的稳定,带钩叶片13有效通过间距更小更有利于精细除雾,带钩设计叶片间距小,气速增加液滴收集加速。

环形旋转轴10与内部冲洗水管6活动连接,通过环形旋转轴10进行旋转可对除雾器内部进行全方位清理,操作便捷,实用简单。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当除雾器本体1在使用时,由第一级除雾器3为初级分离,承担70%~90%的除雾,再进过第二级除雾器,当除雾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时,会导致除雾器内部进行结构,这时可打开内部冲洗水管6,可事先在化学添加箱12内添加与污垢产生反应的酸性物质进行填入,由除垢喷嘴11进行喷出,由环形旋转轴10进行旋转,可对除雾器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当污垢堆积过多时,会导致内部气流不通或者造成堆积现象,这时可打开引流风扇9进行疏通内部堆积的烟气,防止更快速的结垢。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捷式除垢除雾器,可有效的对除雾器内部进行除垢清理,可在除雾器长时间工作时,可避免除雾器结垢,当除雾器内部的气流不均匀时,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气流增大堆积结垢,提高工作效率,本设计合理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同时施工与安装简单方便,易于检修与更换,除雾效率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