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喷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1268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塑装置,特别是一种玩具喷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生活中的金属产品越来越多,其中玩具市场的需求增加,尤其越来越多的金属玩具应运而生,在生产金属玩具的过程中,需要对金属外壳的表面做喷漆处理,如果金属外侧没有一层保护膜时,产品容易生锈,使用寿命端,较常使用的是通过喷塑装置给玩具的金属外壳进行喷漆操作。喷塑是用在物体表面处理的工艺,其将含有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材料的粉末状涂料喷出吸附到物体上,在静电作用下,粉末会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但现有的喷塑装置,自动化程度有限,需要工人操作喷枪进行最后的喷涂操作,由于是人工操作,最终的产品质量效果与工人的熟练度有关,产品一致性不佳,成品率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喷枪喷出的喷粉在产品上容易出现塑粉不均匀,有气泡的现象,严重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玩具喷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玩具喷塑装置,所述喷塑装置包括喷塑机本体,所述喷塑机本体与一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喷塑机本体内设有用于容纳待喷涂玩具的喷涂室,所述喷涂室为密闭结构设置,所述喷涂室内设有一用于放置待喷玩具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用于旋转工作台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穿过喷涂室与工作台轴连接,所述转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工作台底部还设有用于回收喷涂粉末的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回收装置与设于喷涂室内的吸尘管连接,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固定待喷玩具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喷涂室内顶部设有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上设有多个挂钩,所述喷涂室内壁设有加热层,所述喷涂室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喷涂室内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的开口角度朝向工作台,所述喷嘴铰接设于一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呈直线布置,所述喷嘴的尾部由安装在支撑板上的摆动机构驱动绕较轴摆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为凸台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层内设有多个蛇形加热管,所述蛇形加热管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为可拆卸的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机构为平行连杆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尾部均安装在平行连杆结构的连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因为工作台可旋转,可以通过对待喷件的旋转达到更好的喷塑效果;因为设有回收装置,可以将多余的粉末回收,避免喷涂室内的粉尘堆积,影响正常工作;因为设有加热层,可以快速烘干喷塑层,加快喷塑效率;因为工作台设有导向槽,可以在移动玩具时,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塑机本体;2、控制装置;3、喷涂室;4、工作台;5、转动装置;6、加热层;7、悬挂机构;8、支撑板;9、温度传感器;10、回收装置;11、吸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玩具喷塑装置,所述喷塑装置包括喷塑机本体1,所述喷塑机本体1与一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所述喷塑机本体1内设有用于容纳待喷涂玩具的喷涂室3,所述喷涂室3为密闭结构设置,所述喷涂室3内设有一用于放置待喷玩具的工作台4,所述工作台4为凸台结构设置。

所述工作台4底部设有用于旋转工作台4的转动装置5,所述转动装置5穿过喷涂室3与工作台4轴连接,所述转动装置5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所述工作台4底部还设有用于回收喷涂粉末的回收装置10,所述回收装置10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为可拆卸的过滤网。

所述回收装置10与设于喷涂室3内的吸尘管11连接,所述工作台4上设有用于固定待喷玩具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所述喷涂室3内顶部设有悬挂机构7,所述悬挂机构7上设有多个挂钩,所述喷涂室3内壁设有加热层6,所述加热层6内设有多个蛇形加热管,所述蛇形加热管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

所述喷涂室3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控制装置2电性连接,所述喷涂室3内设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的开口角度朝向工作台4,所述喷嘴铰接设于一支撑板8上,所述支撑板8呈直线布置,所述喷嘴的尾部由安装在支撑板8上的摆动机构驱动绕较轴摆动,所述摆动机构为平行连杆结构。所述喷嘴的尾部均安装在平行连杆结构的连杆上。

所述工作台4上还设有导向槽。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件事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