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遥控的玩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766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遥控的玩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遥控的玩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复苏,玩具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在逐渐恢复,根据预测,2010年全球玩具市场销售额将达863亿美元,北美和欧洲依然是世界玩具消费最大的两个地区,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两大玩具进口地区。而美国进口玩具的1/3,欧盟进口玩具的2/3均为中国产品,全球市场上(中国大陆除外)超过2/3的产品来自中国,中国是不折不扣的玩具制造大国。

现在玩具的种类很多,玩具设计也越来越高端,小孩子普遍喜欢带有遥控功能的玩具,但现有的遥控玩具只具有娱乐的功能,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好,为此我们提出的一种用于遥控的玩具装置,让儿童不仅能体验到遥控玩具的乐趣,还能帮家长干家务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遥控的玩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遥控的玩具装置,包括壳体、天线、信号接收器、排气口、出料板、集尘箱、过滤网、抽风机、旋转毛刷、滚轮、电机、控制电路板和电源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天线,天线的一端穿过壳体的侧壁与壳体内的信号接收器连接,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滚轮和旋转毛刷,旋转毛刷的旋转轴的一端穿过壳体的底部侧壁,且与壳体内的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毛刷的一侧安装有抽风机,抽风机远离旋转毛刷的一侧通过导管连接有集尘箱,集尘箱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集尘箱远离抽风机的一端侧壁上开有通孔,且通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且在通孔的下方安装有出料板,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控制电路板和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板与电机和抽风机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四角分别安装有滚轮,滚轮的滚动轴均与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电动马达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板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壳体的侧壁上,且出料板的另一端安装有锁扣。

优选的,所述集尘箱内安装的过滤网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遥控汽车上安装集尘箱、抽风机、旋转毛刷等部件,使遥控汽车在运动的同时还能打扫卫生,让儿童在玩耍的同时还能帮助家长干家务活,一举两得,既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也让儿童玩耍的愉快,提高了儿童干家务的能力,使其身心更加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遥控的玩具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遥控的玩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天线、3信号接收器、4排气口、5出料板、6集尘箱、7过滤网、8抽风机、9旋转毛刷、10滚轮、11电机、12控制电路板、13电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用于遥控的玩具装置,包括壳体1、天线2、信号接收器3、排气口4、出料板5、集尘箱6、过滤网7、抽风机8、旋转毛刷9、滚轮10、电机11、控制电路板12和电源装置13,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天线2,天线2的一端穿过壳体1的侧壁与壳体1内的信号接收器3连接,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10和旋转毛刷9,旋转毛刷9的旋转轴的一端穿过壳体1的底部侧壁,且与壳体1内的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旋转毛刷10的一侧安装有抽风机8,抽风机8远离旋转毛刷10的一侧通过导管连接有集尘箱6,集尘箱6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7,集尘箱6远离抽风机8的一端侧壁上开有通孔,且通孔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且在通孔的下方安装有出料板5,壳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控制电路板12和电源装置13,电源装置13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12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接收器3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板12的输入端连接,控制电路板12与电机11和抽风机8电路连接,壳体1的底部四角分别安装有滚轮10,滚轮10的滚动轴均与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电动马达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板12的输入端连接,出料板5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壳体1的侧壁上,且出料板5的另一端安装有锁扣,所述集尘箱6内安装的过滤网7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工作原理:通过遥控器发送指令,信号接收器3接收后,传输给控制电路板12,控制电路板12控制电动马达带动滚轮10运转,同时控制电机11和抽风机8运转,旋转毛刷10清理地面上的卫生,通过抽风机8吸入到集尘箱6中,经过集尘箱6中的过滤网7过滤,灰尘留在集尘箱6中,空气通过通孔排出,当集尘箱6中的灰尘堆积满后,打开出料板5,倒出灰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