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续翻转的变形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763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连续翻转的变形玩具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玩具,具体说是一种可连续翻转的变形玩具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形玩具车,其具有将玩具车从一个形态通过转动或拆装的方式变形成另一个形态的功能,以前大多数的变形玩具车除了行走和变形外,基本不再具备其他特殊功能,直至本发明人研发的翻转变形玩具车的问世,使得变形玩具车除了行走和变形外,还具有腾空翻转的功能,且其变形动作是在腾空翻转时完成的,故使得该玩具车的动作效果炫酷,更能吸引玩者的喜爱,持续性强。但目前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只能实现一次360°的腾空翻转,在翻转效果方面还存在不足,无法实现腾空连续翻转或持续腾空翻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趣味性更强,动作效果更加炫酷的可连续翻转的变形玩具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连续翻转的变形玩具车,包括有多个弹性展开件、车底架、翻转件和锁接件,所述多个弹性展开件被所述锁接件锁接处于收合状态时与所述车底架共同组合形成车形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包括有至少两个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可翻转地安装在车底架的底部或底部周边,所述翻转板与所述锁接件相联动,且各翻转板在所述锁接件解除锁接时均发生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板的翻转连接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是:在所述车形态下,所有的翻转板均与所述锁接件配合连接,所述锁接件先后解除对各个翻转板的锁接而实现这些翻转板均发生翻转,从而实现玩具车可连续翻转。另一种是:所述翻转板包括有至少一个主翻转板和至少一个辅翻转板,在所述车形态下,所述主翻转板与所述锁接件配合连接,所述辅翻转板与主翻转板之间相互配合连接,所述主翻转板在解除扣接时先发生翻转,所述辅翻转板在主翻转板翻转的同时也发生翻转,从而实现玩具车可连续翻转。

具体的,所述翻转板的一端与所述车底架的底部转动连接,且在所述转动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翻转板在克服扭簧弹力状态下处于扣接状态。

为了实现锁接件与翻转板相扣接,所述车底架上开有供所述锁接件的扣脚伸出到车底架外的通孔,所述与锁接件配合连接的翻转板上对应开有与所述扣脚相扣接的扣孔。

进一步,所述车底架的底部设有与翻转板个数相同的轴孔座,所述轴孔座设置在同一直线位置或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所述翻转板上对应设有轴孔,每个翻转板的轴孔与相应的轴孔座相配合并通过转轴连接。故每个翻转板的翻转方向或翻转位置可以不同,从而实现玩具车可以连续前翻、连续后翻、先前翻再后翻或先后翻再前翻。

为了实现辅翻转板通过主翻转板来控制其翻转,所述主翻转板与辅翻转板的翻转方向相同,在主翻转板与所述锁接件相扣接的状态下所述辅翻转板被主翻转板压制在车底架与主翻转板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锁接件为电控感应解锁的锁接件、磁控感应解锁的锁接件或触碰解锁的锁接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结合。

为了实现碰撞触碰来实现玩具车翻转变形,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玩具物,所述车底架前端设有可供玩具物进入的通口,所述锁接件对应为设置于车底架内的可前后移动的卡扣板,所述卡扣板与车底架之间设有弹簧而实现卡扣板的前部伸入到通口中,所述卡扣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翻转板相扣接的扣脚,当所述玩具物触碰到卡扣板的前部使卡扣板后移时,所述卡扣板带动扣脚解除对翻转板的扣接。

为了实现玩具车在空中可展开变形成第二形态,所述弹性展开件包括有解除扣接后转动展开的转动件以及转动件收合后各转动件之间相互契合的契合件,各转动件与所述车底架之间通过转轴及扭簧连接,所述各转动件在所述锁接件解除扣接后转动展开并与所述车底架共同组合形成第二形态。该第二形态可以是各种动物造型、人物造型、武器造型或车辆造型等。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翻转件设计成包括至少两个可翻转地安装在车底架的底部或底部周边的翻转板,且与锁接件相联动而实现这些翻转板在解除锁接后均发生翻转,从而可实现玩具车在空中连续翻转,如设置两个翻转板且翻转方向相同的话,那么可在空中连续翻转720°,有效提高了该玩具车的腾空翻转性能,而且在空中翻转的过程中实现玩具车的变形,故进一步提高了该玩具车的动作效果,更能吸引玩者的喜爱,趣味性更强,玩法更多样化;又由于该玩具车的锁接件是通过玩具物与玩具车碰撞实现解锁的,在玩耍时需要准确地将玩具车与玩具物正面碰撞才能触发解锁实现玩具车腾空翻转和变形,因此极其考验小孩的手脑协调能力以及对玩具车行走方向和推动力度的控制能力,从而使小孩在玩耍过程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该变形玩具车的设计巧妙,可实现玩具车各种翻转动作的连续,提高玩具车的玩耍趣味性,可适用于各种不同造型、款式、功能的玩具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形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形成第二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形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连续翻转的变形玩具车,包括有多个弹性展开件2、车底架3、翻转件和锁接件4,这些弹性展开件2被锁接件4锁接处于收合状态时与车底架3共同组合形成车形态,该实用新型的翻转件包括有至少两个翻转板1,这些翻转板1可翻转地安装在车底架3的底部或底部周边,翻转板1与锁接件4相联动,这些翻转板1在解除锁接时具有先后顺序的翻转,虽然具有先后时间,但是实际过程中几乎可看成是同时翻转,同时发生作用,两个翻转板所产生的翻转力为原来的2倍左右,从而可实现玩具车在空中连续翻转,如设置两个翻转板1且翻转方向相同的话,那么可在空中连续翻转720°,有效提高了该玩具车的腾空翻转性能,而且在空中翻转的过程中实现玩具车的变形,故进一步提高了该玩具车的动作效果,更能吸引玩者的喜爱,趣味性更强,玩法更多样化。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翻转件包括有两个翻转板1,其中一个为主翻转板11,另一个为辅翻转板12,在车形态下,该主翻转板11通过锁接件4配合连接,辅翻转板12则通过主翻转板11限制其转动,故可实现玩具车腾空翻转720°,如此设计结构较为简单。当然,该实施例的两个翻转板1也可以都通过锁接件4来限制转动,若通过锁接件4来限制两个翻转板1转动,那么锁接件4在解锁动作过程中是逐一对翻转板1解除限制的,锁接件4可以包含两个独立分开的锁扣板来分别限制一个翻转板1,也可以仅通过一个锁扣板4实现不同时间的解除限制,即第一个翻转板1解除限制转动后第二个翻转板1才解除限制转动,从而实现1次720°的连续翻转;在两个翻转板1都通过锁接件4来限制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这样的动作:锁接件4先解除对第一翻转板1的限制,第一翻转板1带动玩具车腾空翻转360°后落地,落地后锁接件4再解除对第二翻转板1的限制,第二翻转板1再次带动玩具车腾空翻转360°;即实现连续2次360°空翻。在包含两个锁扣板的情况下,还可以将限制第二翻转板1的锁扣板设计成可手动控制的,这样还能实现如下功能:当手动将锁扣板推离与第二翻转板1扣接,使第二翻转板1通过第一翻转板1限制翻转,那么在解除限制时,该玩具车实现1次720°的连续翻转;而当手动将锁扣板推至与第二翻转板1扣接,使第二翻转板1通过该锁扣板限制翻转,且该锁扣板是通过第一翻转板1翻转后才能触发移动的,那么在解除限制时,该玩具车实现连续2次360°空翻。于是使该玩具车具有两种玩耍模式,玩者可根据自己喜爱选择不同的模式进行玩耍,进一步提高玩耍的趣味性。

如图2或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主翻转板11和辅翻转板12的后端设有两个轴孔14,在轴孔14的外侧设有扭簧5,该实施例的主翻转板11呈“T”字形,其中轴孔14设置在该主翻转板11的竖板端部,该实施例的辅翻转板12呈“冂”字形,轴孔14设置在该辅翻转板12的两个竖板端部;对应的在车底架3的底部中间位置两个轴孔座32,每个轴孔座32包含两个带孔的凸耳,这两个轴孔座32排成一直线,如此设计方便设计和开模;轴孔14与轴孔座32对齐后通过转轴6穿插到这些轴孔14和轴孔座32中而实现主翻转板11和辅翻转板12均可绕转轴6转动,且在扭簧5的弹力作用下,两翻转板1均处于向后翻转的自然状态,且在该状态下主翻转板11位于车底架3和辅翻转板12之间。该实施例的主翻转板11中间位置设有扣孔13,该锁接件4对应设有扣脚42,该车底架3上设有通孔31供锁接件4的扣脚42伸出,该扣脚42位于车底架3靠前部的位置,在扣接时需先将辅翻转板12翻转到车底架3前部,此时扣脚42位于辅翻转板12的中间露空的位置,故不会影响到扣脚42与主翻转板11的扣孔13的扣接,再将主翻转板11翻转到车底架3前部,让扣脚42扣接到主翻转板11的扣孔13中,从而限制主翻转板11向后翻转,而辅翻转板12因为主翻转板11被限制固定,所以辅翻转板12也无法向后翻转,处于车底架3和主翻转板11之间的位置,在此状态下,主翻转板11和辅翻转板12的扭簧5均处于弹力蓄力状态。

如图3和图4所示,该实施例还包括有玩具物7,该玩具物7为一圆盘体;该实施例的车底架3前端开有通口33,锁接件4对应为设置于车底架3内的可前后移动的卡扣板41,该卡扣板41与车底架3之间设有弹簧43而实现卡扣板41的前部伸入到通口33中,当小孩推动玩具车与玩具物7发生碰撞时,该玩具物7部分进入到通口33内并触碰到卡扣板41,使卡扣板41向后移动,从而使扣脚42脱离主翻转板11的扣孔13,故主翻转板11在其扭簧5的弹力恢复作用下向后翻转,从而撑起玩具车使玩具车腾空,与此同时辅翻转板12也因主翻转板11的翻转而解除限制,故紧随着主翻转板11也在其扭簧5的弹力恢复作用下向后翻转,故在这两个翻转力的作用下,玩具车腾空向后连续翻转两周,即翻转720°后才落地。通过手动推动玩具车,需要考验小孩的手脑协调能力以及对玩具车行走方向和推动力度的控制能力,故通过玩耍可使小孩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弹性展开件2包括有解除扣接后转动展开的转动件21以及转动件21收合后各转动件21之间相互契合的契合件22,各转动件21与车底架3之间通过转轴及扭簧连接,各转动件21在转动收合后通过契合件22相契合而形成车形态,该实施例的锁接件4的后端向上凸设有卡钩44,各转动件21收合并相互契合后最后转动收合的转动件21与卡钩44相扣接,从而使转动件21保持收合的状态,当玩具物撞击该锁接件4使锁接件4后移时,该卡钩44脱离对转动件21的卡接,这些转动件21在其自身扭簧的作用下转动展开,从而变形成第二形态,该实施例的第二形态为老鹰形态,转动展开的转动件21包括老鹰的头部、翅膀和尾巴等。因此,该玩具车在锁接件4后移的时候,翻转板1翻转带动玩具车腾空翻转720°,同时玩具车在空中从而形态变形成老鹰形态,趣味性强,整个动作更具炫酷感,能获得更多小朋友的喜爱。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