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保温夹层的管壳式膜浓缩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583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保温夹层的管壳式膜浓缩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保温夹层的管壳式膜浓缩蒸发器。



背景技术:

美罗培南(meropenem)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1-β甲基碳氰酶烯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β-内酰胺酶及肾脱氢肽-I酶(DHP-I酶)稳定,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目前治疗重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在现今工业生产中,美罗培南是由母核MAP和侧链H两部分合成的,其中美罗培南侧链时影响其质量和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美罗培南侧链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浓缩蒸发器,而现有的膜式蒸发器中的布液器与换热管的连接方式通常为点焊,但是在点焊时容易损伤换热管,使换热管出现裂纹,寿命缩短,并且现有的液膜成膜不均匀,影响浓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保温夹层的管壳式膜浓缩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保温夹层的管壳式膜浓缩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热管和布液装置,所述外壳体包括中筒体和位于所述中筒体下方的下筒体以及位于所述中筒体上方的上封头,所述上封头顶部中心设有通液口,所述下筒体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中筒体上部设有布液安装板,所述布液安装板上方设有内保温板,所述上封头与所述内保温板之间设有拱形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下端与所述内保温板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布液装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布液装置包括导流卷管和锥形台,所述导流卷管的两端通透,所述导流卷管中心设有立柱,所述导流卷管的管壁围绕所述立柱呈螺旋分布,所述锥形台连接于所述立柱下方,所述导流卷管穿过所述内保温板安装于所述布液安装板上,且所述导流卷管的上端伸出所述内保温板的上表面,所述导流卷管的下端伸出所述布液安装板的下表面,

所述中筒体内还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中筒体的上部和下部的热管安装板,所述热管的数量与所述布液装置的数量一致,所述热管安装于所述热管安装板上,且所述布液装置与所述热管上下中心对齐,并使所述布液装置的锥形台位于所述热管的上口处,所述锥形台的底面面积小于所述热管的截面面积,

所述中筒体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且所述热介质入口和所述热介质出口均位于两个热管安装板之间,

所述上封头上还设有气孔。

特别的,多个所述热管的上表面均位于同一平面。

特别的,所述中筒体外部套有保温夹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保温夹层的管壳式膜浓缩蒸发器,液体通过导流罩的底部边沿处进入上封头内,并通过溢流进入导流卷管,通过导流卷管内的螺旋线形的通道均匀地向锥形台流动,通过锥形台的向热管内壁布液,能够形成均匀的布液层,从而达到均匀的蒸发浓缩效果,并且在中筒体外部设有保温夹层,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换热蒸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卷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上封头;2-导流罩;3-中筒体;4-保温夹层;5-下筒体;6-出液口;7-布液装置;8-内保温板;9-布液安装板;10-热介质出口;11-热管;12-热管安装板;13-热介质入口;14-气孔;15-通液口;16-导流卷管;17-立柱;18-锥形台;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带有保温夹层的管壳式膜浓缩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热管11和布液装置7,所述外壳体包括中筒体3和位于所述中筒体3下方的下筒体5以及位于所述中筒体3上方的上封头1,所述上封头1顶部中心设有通液口15,所述下筒体5底部设有出液口6,所述中筒体3上部设有布液安装板9,所述布液安装板9上方设有内保温板8,所述上封头1与所述内保温板8之间设有拱形的导流罩2,所述导流罩2的下端与所述内保温板8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布液装置7有多个,每个所述布液装置7包括导流卷管16和锥形台18,所述导流卷管16的两端通透,所述导流卷管16中心设有立柱17,所述导流卷管16的管壁围绕所述立柱17呈螺旋分布,所述锥形台18连接于所述立柱17下方,所述导流卷管16穿过所述内保温板8安装于所述布液安装板9上,且所述导流卷管16的上端伸出所述内保温板8的上表面,所述导流卷管16的下端伸出所述布液安装板9的下表面,

所述中筒体3内还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中筒体3的上部和下部的热管安装板12,所述热管11的数量与所述布液装置7的数量一致,所述热管11安装于所述热管安装板12上,且所述布液装置7与所述热管11上下中心对齐,并使所述布液装置7的锥形台18位于所述热管11的上口处,所述锥形台18的底面面积小于所述热管11的截面面积,

所述中筒体3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热介质入口13和热介质出口10,且所述热介质入口13和所述热介质出口10均位于两个热管安装板12之间,

所述上封头1上还设有气孔14。

特别的,多个所述热管11的上表面均位于同一平面。

特别的,所述中筒体3和所述下筒体5的外部套有保温夹层4。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液体从通液口15进入,首先经过导流罩2的分散减缓下落的动能,顺着导流罩2与内保温板8之间的空隙进入到内保温板8上方,待液面上升后,从导流卷管16顶部溢流进内部,均匀地下落并铺设到锥形台18上,再在锥形台18的布液导流作用下流入热管11的内壁,经过热管11的蒸发作用后从热管11底部流到下筒体5内部,从底部的出液口6流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