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滤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4074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滤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式滤油机。



背景技术:

真空滤油机是根据水和油的沸点不同原理而设计的,它由真空加热罐精滤器、初滤器、水箱、真空泵、排油泵以及电气柜组成的。真空泵将真空罐内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外界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过有入口管道进入初滤器,清除较大的颗粒,然后进入加热罐内,经过加热等40~75℃的油通过自动油漂阀,此阀是自动控制进入真空罐内的油量进出平衡。经过加热后的油液通过喷翼飞快旋转将油分离成半雾状,油中的水分急速蒸发成水蒸气后排出。在真空加热罐内的油液,被排油泵排入精滤器通过滤油纸或滤芯将微粒杂质过滤出来,从而完成真空滤油机迅速除去油中杂质、水分、气体的全过程,使洁净的油从出油处排出机外。

然而,现有的真空滤油机在工作时,存在油液被倒吸至真空泵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固定式滤油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固定式滤油机,包括冷凝器,冷凝器包括U形外管、U形内管、连接环、封堵片、滤油机连接管、真空泵连接管、排油管和通断阀;

所述U形内管设置在所述U形外管内;所述U形内管和所述U形外管同轴设置;所述U形内管具备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U形外管具备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U形内管的第一端端面与所述U形外管的第一端端面共面;所述 U形内管的第二端端面与所述U形外管的第二端端面共面;所述连接环的外周面与所述U形外管的第一端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周面与所述U形内管的第一端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滤油机连接管与所述U形内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封堵片固定在所述U形内管的第二端,并封闭所述U形内管的第二端;所述真空泵连接管与所述U形外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U形内管上开设有若干过油孔;所述排油管与所述U形外管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通断阀设置在所述排油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滤油机连接管和真空泵连接管分别与滤油机和真空泵连接。真空泵在工作时,油蒸汽进入U形内管。由于U形内管上具备多个过油孔,油蒸汽与U形内管的管壁充分碰撞后冷却,并通过过油孔流入U形外管的底部,然后通过排油管排出。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油进入真空泵。

进一步的,所述U形内管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扰流凸起。

设置扰流凸起,油蒸汽在U形内管中还与扰流凸起碰撞,使得油蒸汽能够更快地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上设置有扰流孔。

设置扰流孔,油蒸汽在U形内管中还与扰流孔的内壁碰撞,从而进一步加快油蒸汽的冷却速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贯穿所述U形外管的壁面,并与所述U形内管的外壁连接的金属导热柱。

设置金属导热柱,有助于导出U形内管在工作中吸收的热量,从而确保油蒸汽能够有效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热柱位于所述U形外管外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导热翅片。

设置导热翅片有助于金属导热柱散热,有利于U形内管保持较低温度,从而使油蒸汽能够快速冷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滤油机连接管和真空泵连接管分别与滤油机和真空泵连接。真空泵在工作时,油蒸汽进入U形内管。由于U形内管上具备多个过油孔,油蒸汽与U形内管的管壁充分碰撞后冷却,并通过过油孔流入U 形外管的底部,然后通过排油管排出。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油进入真空泵。

2.设置扰流凸起,油蒸汽在U形内管中还与扰流凸起碰撞,使得油蒸汽能够更快地冷却。

3.设置扰流孔,油蒸汽在U形内管中还与扰流孔的内壁碰撞,从而进一步加快油蒸汽的冷却速度。

4.设置金属导热柱,有助于导出U形内管在工作中吸收的热量,从而确保油蒸汽能够有效冷却。

5.设置导热翅片有助于金属导热柱散热,有利于U形内管保持较低温度,从而使油蒸汽能够快速冷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U形外管,20-U形内管,21-过油孔,22-扰流凸起,23-扰流孔, 31-连接环,32-封堵片,41-滤油机连接管,42-真空泵连接管,51-排油管,52- 通断阀,60-金属导热柱,61-导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固定式滤油机,包括冷凝器,冷凝器包括U形外管10、U 形内管20、连接环31、封堵片32、滤油机连接管41、真空泵连接管42、排油管51和通断阀52;

所述U形内管20设置在所述U形外管10内;所述U形内管20和所述U 形外管10同轴设置;所述U形内管20具备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U形外管 10具备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U形内管20的第一端端面与所述U形外管10 的第一端端面共面;所述U形内管20的第二端端面与所述U形外管10的第二端端面共面;所述连接环31的外周面与所述U形外管10的第一端的内表面连接;所述连接环31的内周面与所述U形内管20的第一端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滤油机连接管41与所述U形内管2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封堵片32固定在所述U形内管20的第二端,并封闭所述U形内管20的第二端;所述真空泵连接管42与所述U形外管1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U形内管20上开设有若干过油孔21;所述排油管51与所述U形外管10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通断阀 52设置在所述排油管5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滤油机连接管41和真空泵连接管42分别与滤油机和真空泵连接。真空泵在工作时,油蒸汽进入U形内管20。由于U形内管20 上具备多个过油孔21,油蒸汽与U形内管20的管壁充分碰撞后冷却,并通过过油孔21流入U形外管10的底部,然后通过排油管51排出。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油进入真空泵。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U形内管2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扰流凸起22。

设置扰流凸起22,油蒸汽在U形内管20中还与扰流凸起22碰撞,使得油蒸汽能够更快地冷却。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扰流凸起22上设置有扰流孔23。

设置扰流孔23,油蒸汽在U形内管20中还与扰流孔23的内壁碰撞,从而进一步加快油蒸汽的冷却速度。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贯穿所述U 形外管10的壁面,并与所述U形内管20的外壁连接的金属导热柱60。

设置金属导热柱60,有助于导出U形内管20在工作中吸收的热量,从而确保油蒸汽能够有效冷却。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导热柱60位于所述U形外管10外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导热翅片61。

设置导热翅片61有助于金属导热柱60散热,有利于U形内管20保持较低温度,从而使油蒸汽能够快速冷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