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板结浓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0412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防板结浓密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领域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浓密技术进行固液分离的防板结浓密机。



背景技术:

浓密机是实现浆体物料固液分离的主要设备之一,在许多行业广泛应用。特别是普遍重视环境保护的当今社会,浓密机在废浆废水排放处理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如果浓密的浆体沉淀后易板结,会造成浓密机底流口的堵塞。

现有的浓密机有以下几种结构:1、带搅拌耙架的浓密机,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5289057 A。但是该结构中,耙架转速低,会出现沉淀底流压耙现象;而耙架转速高,会出现溢流跑浑现象;通常采用圆锥形底流斗结构,不利于工厂制造后运输,特别是大型浓密机。

2、带底流循环系统的浓密机,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4941262 A。该结构的浓密机结构复杂,投资费用高。

3、带底流强制排放机构的浓密机,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1559297 B中所记载的结构。该结构的浓密机未采取防板结措施,废浆废水容易在浓密机的底部办结,造成浓密机底流口堵塞。同样采用圆锥形底流斗结构,不利于工厂制造后运输,特别是大型浓密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板结浓密机,能够防止浓密机的底部板结,优选的方案中,能够防止废浆在浓密机的侧壁板结,能够加快沉淀速度,能够实现自动排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板结浓密机,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设有倒梯形斗,倒梯形斗的底部设有搅龙装置,搅龙装置的排料口设有闸板;

倒梯形斗的底部开放,搅龙装置的顶部与倒梯形斗的底部连接的位置设有开放顶部,开放顶部与倒梯形斗的底部连接,搅龙装置的螺旋叶片部分的位于倒梯形斗的底部空间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箱体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促沉降装置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促沉降装置为斜管沉降装置或斜板沉降装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倒梯形斗的四个侧面均为斜面,每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60°。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搅龙装置中,轴可旋转的安装在壳体内,轴的表面固设有螺旋叶片,轴的一端通过减速器与搅龙电机固定连接,开放顶部作为搅龙装置的进料口,在搅龙装置一端的底部设有排料口。

优选的方案中,排料口上闸板与传动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闸板气缸铰接,传动杆的中部与支座铰接。

优选的方案中,排料口上闸板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齿轮通过减速器与电机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在轴、减速器或搅龙电机上设有扭矩传感器,通过扭矩传感器控制闸板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板结浓密机,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利用排料的螺旋叶片作为搅拌叶,在沉淀状态下,关闭闸板,使轴不断转动,从而利用螺旋叶片搅动倒梯形斗底部的沉淀废浆,当完成沉淀后,再开启闸板,将浓缩后的泥浆排出,上清液由溢流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泥浆,尤其是建筑泥浆板结,倒梯形斗的结构与圆锥形结构相比,有利于模块化组合设计,便于运输,对倒梯形斗底部全断面搅拌,防止底流沉淀板结,并且能够自动排出沉淀泥浆,解决流动性差底流排出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箱体1,倒梯形斗2,促沉降装置3,进料口4,搅龙装置5,开放顶部6,搅龙电机7,减速器8,传动杆9,支座10,闸板11,闸门气缸12,支架13,溢流口14,第一夹角a,第二夹角b。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一种防板结浓密机,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部设有倒梯形斗2,采用倒梯形斗2的结构便于加工和运输,倒梯形斗2的底部设有搅龙装置5,搅龙装置5的排料口设有闸板11;

倒梯形斗2的底部开放,搅龙装置5的顶部与倒梯形斗2的底部连接的位置设有开放顶部6,开放顶部6与倒梯形斗2的底部连接,搅龙装置5的螺旋叶片部分的位于倒梯形斗2的底部空间内。由此结构,利用搅龙装置5实现对倒梯形斗2的底部的液流进行全断面的搅拌,从而能够避免底部泥浆板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箱体1顶部设有进料口4,进料口4与促沉降装置3连接。箱体1顶部的一侧设有溢流口14,箱体1支承在支架13上。

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所述的促沉降装置3为斜管沉降装置或斜板沉降装置。设置的促沉降装置3有利于提高沉降效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倒梯形斗2的四个侧面均为斜面,每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大于60°。如图1、2中的第一夹角a和第二夹角b,由此结构,能够避免泥浆粘附在倒梯形斗2的内壁。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搅龙装置5中,轴可旋转的安装在壳体内,轴的表面固设有螺旋叶片,轴的一端通过减速器8与搅龙电机7固定连接,开放顶部6作为搅龙装置5的进料口,在搅龙装置5一端的底部设有排料口。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排料口上闸板与传动杆9的一端滑动连接,传动杆9的另一端与闸板气缸12铰接,传动杆9的中部与支座10铰接。由此结构,通过闸板气缸12控制闸板11的启闭。

另一可选的方案中,排料口上闸板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齿轮通过减速器与电机连接。图中未示出。由此结构,通过电机带动齿轮旋转,从而控制闸板11的启闭。

优选的方案中,在轴、减速器8或搅龙电机7上设有扭矩传感器,图中未示出,通过扭矩传感器控制闸板11的启闭。扭矩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在控制装置中设定预设的扭矩值,在闸板11关闭状态下,搅龙装置5的轴持续转动,使泥浆不会板结,当倒梯形斗2底部液流中的泥浆逐渐沉淀,搅龙电机7的输出扭矩会相应逐渐增大,当达到设定的扭矩值,控制装置控制闸板气缸12或电机动作,使闸板11开启排浆,当浓浆排出后,扭矩降低,控制装置使闸板11关闭。

使用时,废水废浆从进料口4中进入到箱体1内,首先进入到促沉降装置3中进行沉降,浓浆下降至倒梯形斗2的底部,清液从溢流口14排出。在使用过程中,搅龙装置5持续搅拌,避免倒梯形斗2的浓浆板结,当浓缩到一定程度后,控制装置控制闸板11开启自动排出浓浆。必要的话也可以采用手动开启。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