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5181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设备,具体为一种实验台。



背景技术:

实验台是学校、工厂、科研单位等进行实验检测所必须的平台。现有实验台中,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同一批实验台的高度相同,而由于实验人员身高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在学校中,实验台的高度直接影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用品的操作规范,在工厂检测过程中,不匹配的实验台甚至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二是在实验过程中,经常遇到液面凹点的确认以及实验结果颜色的辨认,现有实验台中,由于台面的水平位置及颜色略有差别,因此,所观测到的结果会产生不同,从而影响实验的准确度;三是在实验中,需要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记录用品的放置等会对实验过程产生妨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台,该实验台具有能够调整台面高度、准确辨别液面凹点和终点颜色以及方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特点。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台,包括柜体和台面,所述柜体和台面之间设有升降支架A,升降支架A分别与柜体和台面固定连接,实验人员根据需要,调整升降支架A,从而实现对台面的高度调整;柜体的外侧设有支架B,支架B与柜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架B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板,方便放置实验记录用品,使台面干净整洁;所述台面上设有挡板和平衡台,平衡台位于挡板的一侧,挡板可减少周围环境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平衡台的底面设有调节支脚,调节支脚通过旋转对平衡台进行水平调节;平衡台的顶面设有带有透明板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水准器,水准器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透明板闭合后,将水准器密封于凹槽内,通过旋转调节支脚,对平衡台进行水平调节,平衡台的平衡设置配合挡板,从而使液面凹点更加准确。

所述升降支架A设有两个。

所述支架B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二支杆套接于第一支杆内部,第一支杆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栓,拧紧螺栓可对第二支杆在需要的高度进行固定,从而调整支撑板的高度。

所述调节支脚设有两个。

所述挡板上设有固定夹,挡板作为颜色背景时,根据实验结果的需要,放置相应底色,提高颜色辨认的准确度。

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实验台的台面与柜体间设置升降支架,使实验人员根据自己的身高进行台面高度设置,提高操作的方便性,增强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通过设置平衡台及在平衡台的侧边设置挡板,减少外界环境对实验过程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通过在实验台的侧面设置可伸缩支架,支架上设置支撑板,方便实验人员对实验结果的记录,还可以杜绝记录用品的乱放而影响实验过程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验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平衡台俯视图。

图3为第一支杆侧视图。

图中,1-柜体,2-台面,3-升降支架A,4-支架B,41-第一支杆,42-第二支杆,5-通孔,6-螺栓,7-支撑板,8-挡板,9-平衡台,10-调节支脚,11-透明板,12-凹槽,13-水准器,14-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台,包括柜体1和台面2,所述柜体1和台面2之间设有两个升降支架A3,升降支架A3分别与柜体1和台面2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实验人员根据需要,调整升降支架A3从而实现对台面2的高度调整;柜体的外侧设有支架B4,支架B4与柜体1可拆卸连接,支架B4由第一支杆41和第二支杆42组成,第二支杆42套接于第一支杆41内部,第一支杆41上设有通孔5,通孔5内设有螺栓6,拧紧螺栓6可对第二支杆42在需要位置进行固定;所述支架B4第二支杆42的上端连接有支撑板7,方便放置实验记录用品,使台面2干净整洁,方便台面2的使用;所述台面2上设有挡板8和平衡台9,平衡台9位于挡板8的一侧,挡板8可减少周围环境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所述挡板8上设有固定夹14,挡板8作为颜色背景时,根据实验结果的需要,放置相应底色,提高颜色辨认的准确度;平衡台9的底面设有调节支脚10,平衡台9的顶面设有带有透明板11的凹槽12,凹槽12内设有水准器13,水准器13与凹槽12的内壁固定连接,透明板11闭合后,将水准器13密封于凹槽12内,通过旋转调节支脚10,对平衡台9调水平,平衡台9的平衡设置配合挡板8使液面凹点更加准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