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水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0468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水路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水路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净水器已成为家中必备的厨电产品,然而常规净水器由于水路接口多,水路复杂,再者其低端的拼接方式很容易导致拼接处老化、断裂从而增加漏水风险。传统净水器部件采用管线连接,水路内部管线混乱,在安装及维护时容易接错管线接口,造成净水器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集成水路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集成水路组件,该一种集成水路组件采用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将净水器主板内部水路运行系统与主板外部水路运行系统有效合理的连接,实现主板与净水部件简单又快速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集成水路组件,包括水路板和滤芯,滤芯可拆卸连接于水路板,水路板设有一个总入水口和若干个总出水口,总入水口和若干个总出水口与滤芯连通,总入水口和若干个总出水口设置于水路板的外侧。

进一步,总出水口设置为一个。

或者,总出水口设置为至少两个。

进一步,总入水口和总出水口均设置为快接插口。

进一步,总出水口和总入水口设置于水路板的同一侧。

进一步,水路板集成有滤芯座,滤芯座的横截面为圆形,总入水口为圆柱形的总入水口,总入水口的轴线与滤芯座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总出水口的轴线与滤芯座的轴线垂直且相交。

进一步,总入水口和总出水口均使用供两分管连接的插孔。

进一步,水路板上还集成有水流感应组件。

进一步,水流感应组件包括动片和流量感应器,水路板上设有动片装配孔,动片安装于动片装配孔内,流量感应器位于水路板上,且靠近动片区域,用于感应动片的动作情况。

进一步,动片外部设有导流筒外壳,动片设置于导流筒外壳内,动片包括转轴,转轴转动连接于导流筒外壳,导流筒外壳安装于动片装配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水路组件,包括水路板和滤芯,滤芯可拆卸连接于水路板,水路板设有一个总入水口和若干个总出水口,总入水口和若干个总出水口与滤芯连通,总入水口和若干个总出水口设置于水路板的外侧,采取模块化结构设计,通过集成化结构设计,将净水器主板内部水路运行系统与主板外部净水部件有效合理地连接,形成集成化净水器,与传统净水器部件的管线连接混乱相比,本申请的水路结构清晰,外部管路与水路板连接容易,不易混淆,杜绝了管件、接头、弯头漏水的风险。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水路组件的水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水路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水路组件的水路板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水路组件的动片和导流筒外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包括:

1——水路板、 2——滤芯;

3——总入水口、 4——总出水口;

5——滤芯座、 6——水流感应组件;

7——动片、 8——导流筒外壳;

9——动片装配孔、 10——流量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集成水路组件,包括水路板和滤芯2,滤芯2可拆卸连接于水路板1,水路板1设有一个总入水口3和若干个总出水口4,总入水口3和若干个总出水口4与滤芯2连通,总入水口3和若干个总出水口4设置于水路板1的外侧。总出水口4设置为一个。总入水口3和总出水口4均设置为快接插口。实现主板与净水部件简单又快速的连接,结构更加简单完善。同时产品售后维护和更换滤芯2也更快捷,更省时。快接插口总出水口4和总入水口3设置于水路板1的同一侧。便于插接外部水路管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水路组件,包括水路板1和滤芯2,滤芯2可拆卸连接于水路板1,水路板1设有一个总入水口3和若干个总出水口4,总入水口3和若干个总出水口4与滤芯2连通,总入水口3和若干个总出水口4设置于水路板1的外侧,采取模块化结构设计,通过集成化结构设计,将净水器主板内部水路运行系统与主板外部净水部件有效合理地连接,形成集成化净水器,与传统净水器部件的管线连接混乱相比,本申请的水路结构清晰,外部管路与水路板1连接容易,不易混淆,杜绝了管件、接头、弯头漏水的风险。将所有净水部件的接口与主板融为一体,水路运行稳定是集成水路的核心性能之一,充分优化水路结构。

实施例2。

一种集成水路组件,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总出水口4设置为两个。一个为纯水出口,一个为浓水出口。总入水口3、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均设置为快接插口。实现主板与净水部件简单又快速的连接,结构更加简单完善。同时产品售后维护和更换滤芯2也更快捷,更省时。纯水出口、浓水出口和总入水口3设置于水路板1的同一侧。

实施例3。

一种集成水路组件,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图3所示,水路板1集成有滤芯座5,水路运行稳定是集成水路的核心性能之一,充分优化水路结构。如图1所示,滤芯座5的横截面为圆形,总入水口3为圆柱形的总入水口3,总入水口3的轴线与滤芯座5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总出水口4的轴线与滤芯座5的轴线垂直且相交。总入水口3和总出水口4均使用供两分管连接的插孔。

实施例4。

一种集成水路组件,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至图5所示,水路板1上还集成有水流感应组件6。水流感应组件6包括动片7和流量感应器10,水路板1上设有动片装配孔9,动片7安装于动片装配孔9内,流量感应器10位于水路板1上,且靠近动片7区域,用于感应动片7的动作情况。动片7外部设有导流筒外壳8,动片7设置于导流筒外壳8内,动片7包括转轴,转轴转动连接于导流筒外壳8,导流筒外壳8安装于动片装配孔9内。与现有技术水流感应组件6与水路板1分开设置相比,本申请的水路板1上集成了安装水流感应组件6的动片7的动片装配孔9及流量感应器10,使整个水路板1的结构更为简单,布局更合理,加工更方便,减少开模,降低了漏水的风险,且利于净水器的小型化。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