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分离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4588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风分离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粉剂物料生产包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除尘装置大多设有单一整体的收尘室,收尘效率低下;采用滤袋达到收尘的目的,但是收尘效果差,滤袋使用寿命短;风机的风量的大小不可控,造成浪费;不能同时对多个尘源进行除尘;对多个尘源进行除尘的时候,不需要除尘的尘源也在进行除尘,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旋风分离除尘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风分离除尘系统,包括引风机、分离装置、输送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风管、与所述主风管相连通的引风罩和与所述引风罩相连通的支风管组;所述支风管组包括至少两个支风管,所述支风管上设有阀门;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上设有出风口,所述中筒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下筒体上设有排尘口;

所述出风口通过引风管与引风机相连通,所述进风口通过主风管与引风罩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引风机使含有粉尘的气体产生旋转运动将粉尘颗粒甩向旋风分离器的筒壁,然后通过筒壁附近向下的气流将已分离的颗粒带到排尘口,从而达到粉尘与空气进行分离的目的。多个支风管的设置在共用一个引风机的 情况下,对多个尘源同时除尘,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除尘效率高。支风管上阀门的设置可以在使用时关闭不需要除尘的尘源对应的支风管上的阀门,只开启需要除尘的尘源对应的支风管上的阀门,对需要除尘的尘源有针对性地除尘,防止不必要的浪费,不需要除尘的尘源可以在其他尘源进行除尘的同时进行生产,另外,还可以通过阀门来调节风量的大小,针对性地对尘源进行除尘。

优选地,所述阀门为蝶阀。

优选地,所述引风机为变频引风机。可以根据除尘风量需求设置好变频引风机的频率,控制风量大小,尤其是配合支风管上阀门的调节,可以将每个尘源的除尘风量调节到最合适的状态,从而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又不影响原有的生产工艺。

优选地,所述旋风分离除尘系统还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与排尘口相连接。储料仓的设置可以将旋风分离器分离后的粉尘收集起来集中处理。

优选地,所述排尘口上设有密封阀,所述储料仓底部设有回收阀。

本实用新型所述旋风分离除尘系统通过旋风分离器将粉尘分离出来,通过多个支风管的设置可以对多个尘源进行除尘,通过调节支风管上阀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尘源进行除尘,配合变频引风机的的使用,可以将每个尘源的除尘风量调节到最合适的状态,从而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又不影响原有的生产工艺,本实用新型所述旋风分离除尘系统可以实现更安全效率的除尘和粉尘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旋风分离除尘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引风机、2、引风管;3、上筒体;4、中筒体;5、下筒体;6、主风管;7、引风罩;8支风管组;9、阀门;10、储料仓;11、密封阀;12、回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旋风分离除尘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包括引风机1、分离装置、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主风管6、引风罩7和支风管组8;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筒体3、中筒体4和下筒体5,所述上筒体3上设有出风口,所述中筒体4上设有进风口,所述下筒体5上设有排尘口;所述出风口通过引风管2与引风机1相连通,所述进风口通过主风管6与引风罩7相连通,所述引风罩7与支风管组8相连通;所述支风管组8有至少一个支风管,支风管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支风管组设置为四个支风管,所述支风管上设有阀门9。

较佳地,所述阀门9为蝶阀。其他任何可以开闭和调节介质流量的阀门均可以。

较佳地,所述引风机1为变频引风机。

较佳地,所述旋风分离除尘系统还包括储料仓10,所述储料仓10与排尘口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排尘口上设有密封阀11,所述储料仓10的底部设有回收阀12。

具体地,所述旋风分离除尘系统工作时,打开引风机1电源,根据需要除尘的工作量设定变频器的频率,开启引风机1,打开需要除尘的尘源的支风管上的阀门9,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阀门9的开闭程度控制每个尘源的风量大小,引风机使含有粉尘的气体产生旋转运动将粉尘颗粒甩向旋风分离器的筒壁,然后通过筒壁附近向下的气流将已分离的颗粒带到排尘口,从而达到粉尘与空气进行分离的目的。除尘过程中,密封阀11处于开启状态,粉尘到达排尘口,落入储料仓10,除尘完毕,关闭密封阀11,打开回收阀12,卸出粉尘送至集中处理点处理。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