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滤机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870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滤机滤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压滤机滤板。



背景技术:

板框压滤机作为对悬浮液作液固分离的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化工、陶瓷、石油、医药、食品、冶炼等行业。板框压滤机有由交替排列的滤板和滤框组成的滤室,滤板和滤框之间有滤布。滤板是矩形板,滤板的表面有沟槽,滤框和滤板的边角上分别有通孔,组装以后通孔相连构成用于通入悬浮液和洗涤水的通道,滤板和滤框的两侧分别有把手,把手用于把滤板和滤框支托在横梁的上面。使用时,由压紧装置把交替排列的滤板和滤框压紧,用泥浆泵把悬浮液经通道送入滤框内,在滤布的上面形成滤渣,滤渣可以充满滤框成为滤饼,滤液可穿过滤布并沿滤板表面的沟槽流出,然后停止输入悬浮液,分开滤板和滤框,卸除滤渣,重新压紧滤板和滤框,开始下一工作循环。

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379064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挤榨型板框压滤机滤板,滤板的表面有沟槽,滤板的边角上有通孔,滤板的两侧分别有把手,挤榨型板框压滤机滤板有芯板,芯板的两个侧面复合有橡胶板,橡胶板的周边复合在芯板侧面的周边,芯板与两侧橡胶板之间有两个密封的空腔,滤板的一边有与空腔相通的进出口,芯板是橡胶板,芯板橡胶板内有矩形钢材框骨架。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滤板在卸料时,需要将压紧的滤板依次移动,释放滤板内的滤饼,滤板的把手压接在压滤机的架梁上具有一定的滑动摩擦力,而粘着在滤板上的滤板增加了这个摩擦阻力,同时滤板在滑动时,需要人工将滤板上的滤饼铲下,卸料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压滤机滤板在卸下滤饼时需要克服把手与梁架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依次将滤板拉动且需要人工铲下滤饼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滤机滤板,其具有卸料时间短,滤板卸除效果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滤机滤板,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侧边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固定连接有轴心线相互平行的第一滚轮,所述把手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滚轮的轴心线不共线;

所述第一滚轮的外缘滑动套接有调位轮,所述调位轮与所述第一滚轮同轴,所述调位轮与所述第一滚轮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插接有固定插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框架用于物料的固液分离,把手则承载框架并通过第一滚轮搭接在压滤机的架梁上,第一滚轮使原本把手与架梁之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而第一滚轮带动框架转动时会让框架进行上下晃动,滤板会在框架晃动时脱落,无需人工铲除,省时省力;调位轮组成的调位组件则使滤板被压紧时让所有的滤板保持同一工作高度;当框架装满物料被挤压前,移动固定插片让调位轮与第一滚轮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从而让框架的工作高度保持一致,框架完成压滤后,再次滑动固定插片使其卡定调位轮与第一滚轮的相对位置,从而让第一滚轮带动框架进行上下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框架的中间部位同轴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缘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的加力杆,所述加力杆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上对应所述把手的部位设置有转槽,所述把手转动插接在所述转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力杆通过第一轴承对把手施加沿把手径向的拉力,从而降低把手在径向上受到的来自于框架的压力,把手在转槽内转动并带动框架呈波浪式上下晃动,加力杆组成的加力组件可增加把手的承载力,避免把手由于承受过重的径向压力而断裂,提高框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框架的一端同轴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缘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把手靠近所述框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围绕所述把手的轴心线等间距圆周分布,所述第二滚轮的轴向与所述把手的轴向垂直且抵接所述框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轴承用于将把手的侧壁与转槽侧壁间的滑动摩擦力改为滚动摩擦力,而第二滚轮则用于将把手端部与转槽底部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改为滚动摩擦力,从而减小框架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滚轮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自锁按钮,所述自锁按钮通过滑动穿设在所述推动柱内的拉绳联动于所述固定插片,所述固定插片与所述第一滚轮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员工可以操作推动柱来使框架移动,框架移动时会将其表面附着的滤板晃下,自锁按钮联动于固定插片,使员工无需用手靠近调位轮即可锁定或解锁调位轮与第一滚轮,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柱上同轴转动连接有推动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套可使员工推动推动柱时无需多次松手来调节手与推动柱的相对转角,方便实用。

进一步的,所述调位轮与所述第二滚轮之间套接有第三轴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轴承用于将调位轮与第二滚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调位轮转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同时,还能降低调位与第二滚轮之间的磨损速度,防止第一滚轮的外径变小、调位轮的内径变大,让调味轮从第一滚轮上脱落,引发设备故障。

进一步的,压滤机上承载滤板的轨道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调位轮的外缘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配合的齿条与齿轮环能让滤板的位移距离更加精准,避免调位轮在轨道上发生滑动,而使滤板歪斜。

进一步的,所述调位轮的外缘固定连接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力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环及其表面的阻力条能增加调位轮与轨道之间的静摩擦力,避免调位轮在轨道上发生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把手上设置能使滤板移动并使其上下晃动的第一滚轮,把手则承载框架并通过第一滚轮搭接在压滤机的架梁上,第一滚轮使原本把手与架梁之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第一滚轮带动框架转动时会让框架进行上下晃动,滤板会在框架晃动时脱落,无需人工铲除,省时省力;

2、通过在把手与框架之间设置加力组件,加力杆通过第一轴承对把手施加沿把手径向的拉力,从而降低把手在径向上受到的来自于框架的压力,避免把手由于承受过重的径向压力而断裂,提高框架的使用寿命;

3、通过在第一滚轮上设置同轴的调位组件,当框架装满物料被挤压前,移动固定插片让调位轮与第一滚轮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从而让框架的工作高度保持一致,不影响压滤机的正常压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滚轮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动杆沿框架移动方向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橡胶环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架;2、把手;3、架梁;4、第一滚轮;5、第一轴承;6、加力杆;7、转槽;8、第二轴承;9、第二滚轮;10、调位轮;11、橡胶环;12、阻力条;13、第三轴承;14、滑槽;15、固定插片;16、推动柱;17、推动套;18、自锁按钮;19、拉绳;2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压滤机滤板,如图1所示,包括方形的框架1,框架1用于物料的固液分离,框架1的侧边转动连接有远离框架1延伸的圆柱状把手2,水平的把手2则承载框架1并搭接在压滤机水平的架梁3上。如图2所示,把手2上同轴焊接有第一滚轮4,把手2的轴心线与第一滚轮4的轴心线平行且不共线。

把手2与框架1之间转动连接有加力组件,加力组件用于增加把手2径向在承载力。加力组件包括同轴套接在把手2上的第一轴承5,第一轴承5的外缘焊接有多个围绕第一轴承5的轴心线等间距圆周分布的条状加力杆6,加力杆6远离第一轴承5的一端焊接在框架1上。加力杆6通过第一轴承5对把手2施加沿把手2径向的拉力,从而降低把手2在径向上受到的来自于框架1的压力。如图3所示,框架1上对应把手2端部的部位开设有转槽7,把手2靠近框架1的一端抵接在转槽7内。把手2靠近框架1的一端焊接或紧套接有同轴的第二轴承8,第二轴承8的外缘与框架1焊接,把手2靠近框架1的侧面焊接有多个抵接框架1的第二滚轮9,第二滚轮9围绕把手2的轴心线等间距圆周分布,第二滚轮9的轴向与把手2的轴向垂直。加力组件可增加把手2的承载力,避免把手2由于承受过重的径向压力而断裂,提高框架1的使用寿命。第二轴承8用于将把手2的侧壁与转槽7侧壁间的滑动摩擦力改为滚动摩擦力,而第二滚轮9则用于将把手2端部与转槽7底部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改为滚动摩擦力,从而减小框架1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如图5所示,第一滚轮4上设置有用于使相邻把手2的工作高度保持一致的调位组件。调位组件包括焊接或紧套接在第一滚轮4外缘的调位轮10,调位轮10与第一滚轮4同轴,调位轮10的外缘胶粘有橡胶环11,橡胶环11的外表面一体设置有阻力条12,阻力条12的长度方向与橡胶环11的轴向平行。橡胶环11及其表面的阻力条12能增加调位轮10与轨道之间的静摩擦力,避免调位轮10在轨道上发生滑动。调位轮10与第二滚轮9之间焊接有第三轴承13,第三轴承13的内缘与第二滚轮9的外缘焊接,第三轴承13的外缘与调位轮10的内缘焊接;第三轴承13用于将调位轮10与第二滚轮9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调位轮10转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同时,还能降低调位与第二滚轮9之间的磨损速度,防止第一滚轮4的外径变小、调位轮10的内径变大,让调味轮从第一滚轮4上脱落,引发设备故障。结合图4,调位轮10与第一滚轮4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连通的滑槽14,滑槽14内滑动插接有固定插片15,固定插片15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T型。固定插片15滑动到调位轮10与第一滚轮4之间时,调位轮10与第一滚轮4的相对位置被卡定;而固定插片15完全滑入第一滚轮4时,调位轮10与第一滚轮4可以进行相对转动,从而使相邻滤板之间的工作高度保持相同。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压滤机上承载滤板的轨道上焊接有齿牙朝上的齿条,调位轮10的外缘焊接或一体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环;配合的齿条与齿轮环能让滤板的位移距离更加精准,避免调位轮10在轨道上发生滑动,而使滤板歪斜。

回到图4,第一滚轮4远离把手2的一端还焊接有沿远离把手2方向延伸的推动柱16,推动柱16上同轴转动套接有可转动的推动套17,推动套17可使员工推动推动柱16时无需多次松手来调节手与推动柱16的相对转角,方便实用。员工可以操作推动柱16来使框架1移动,使员工无需用手靠近调位轮10即可锁定或解锁调位轮10与第一滚轮4,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推动柱16远离把手2的一端焊接有自锁按钮18,自锁按钮18通过滑动穿设在推动柱16内的拉绳19联动于固定插片15,拉绳19在滑槽14内的一端朝向调位轮10的轴心延伸并扣接在固定插片15上,固定插片15靠近第一滚轮4轴心的一端与第一滚轮4之间焊接有弹性件20,弹性件20可采用弹簧,拉绳19从弹簧中间穿过。当框架1装满物料被挤压前,按下自锁按钮18从而移动固定插片15,让调位轮10与第一滚轮4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使相邻框架1的工作高度保持一致,框架1完成压滤后,再次按下自锁按钮18,使固定插片15卡定调位轮10与第一滚轮4的相对位置,从而让第一滚轮4带动框架1进行上下晃动。

滤板工作时,把手2则承载框架1并通过第一滚轮4搭接在压滤机的架梁3上,第一滚轮4使原本把手2与架梁3之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推动或拉接推动柱16,让第一滚轮4带动框架1转动,由于第一滚轮4的轴心线与把手2的轴心线不共线,框架1会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晃动,滤饼会在框架1晃动时脱落,无需人工铲除,省时省力,加力杆6则通过框架1对把手2施加沿把手2径向的拉力,而第二轴承8与第二滚轮9则能降低把手2与框架1之间的摩擦阻力,在滤板被压紧前,按下自锁按钮18,固定插片15在弹性件20的作用下缩回调位轮10,使第一滚轮4在框架1的压力下,让把手2处于最下端的位置,即使相邻框架1的工作高度保持一致,避免压滤机将高度不同的框架1压坏,然后在按动自锁按钮18,使固定插片15卡定在调位轮10与第一滚轮4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