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混合、筛分功能的医药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340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具混合、筛分功能的医药生产设备,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药领域新药化学结构的日趋复杂,常常会需要特殊的有机药物中间体,再加上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很多公司感到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资源难以完成所需的全部原料药、中间体的开发和生产。因此,为了制备得到所需的特殊中间体,对医药中间体的研究开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生产环节,也对传统的医药中间体生产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对于化工医药领域的原料搅拌装置来说,传统搅拌装置功能较为单一,特别是粉体或颗粒物料,在搅拌过程中相互容易团聚在一起,导致搅拌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混合、筛分功能的医药生产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兼具混合、筛分功能的医药生产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方设置有锥形底面,所述锥形底面内嵌套有竖向设置的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包括底部进口,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内设置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外侧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锥形底面与螺旋输送装置外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设置有环绕在螺旋输送装置外侧的环形杆,所述环形杆内侧设置有超声波激振器,所述锥形底面内壁位于第二过滤网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物料出口,所述螺旋输送装置侧面位于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之间的区域处于敞开状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部进口一侧设置有进料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倾斜设置、且靠近螺旋输送装置的一侧位于较高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锥形底面外侧设置有连通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上方的斜向输料管,所述斜向输料管与第一过滤网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斜向输料管与进料口之间设置有落料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导流板,所述螺旋输送装置侧面靠近导流板的位置设置有加热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箱体底部支撑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螺旋轴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点:

(1)通过超声波激振器提高对物料的混合筛分效率,有效破坏相互容易团聚在一起的物料,提高混合效率,有益效果显著;

(2)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将对下落到此处的物料进行分步筛选,第一过滤网对大颗粒进行阻隔,第二过滤网供颗粒大小达标的物料继续下落,物料筛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兼具混合、筛分功能的医药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混合、筛分功能的医药生产设备,包括箱体10,箱体10下方设置有锥形底面13,锥形底面13内嵌套有竖向设置的螺旋输送装置20,螺旋输送装置20包括底部进口21,底部进口21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2,螺旋输送装置20内设置有螺旋轴22,螺旋轴22外侧固定设置有螺旋叶片23,锥形底面13与螺旋输送装置20外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之间设置有环绕在螺旋输送装置20外侧的环形杆32,环形杆32内侧设置有超声波激振器33,锥形底面13内壁位于第二过滤网31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物料出口15,螺旋输送装置20侧面位于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之间的区域处于敞开状态。

该技术方案中,物料首先进入到进料口12内,然后经由底部进口21进入到螺旋输送装置20内,经过螺旋轴22带动螺旋叶片23,从而推动物料沿螺旋输送装置20向上运动,当物料运行到螺旋叶片23最上端后,物料从螺旋输送装置20离开并进入到锥形底面13与螺旋输送装置20侧面之间的区域,该区域设计有两个过滤网: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两个过滤网之间设置有超声波激振器33,其中超声波激振器33可以通过电缆与位于箱体10外部的超声波发生器连接,当超声波激振器33开启振动时,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将对下落到此处的物料进行分步筛选,其中第二过滤网31的筛网目数要高于第一过滤网30,即第一过滤网30主要对混合过程中团聚到一起的大颗粒进行阻隔,而第二过滤网31的目数则与颗粒大小满足要求的物料相适应,方便颗粒大小达标的物料继续下落,而后从物料出口15排出。

上述方案中,螺旋输送装置20侧面位于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之间的区域处于敞开状态,之所以采用该种结构,其设计的目的是因为由于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之间已经设置有超声波激振器33,因而大部分下落到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之间的团聚颗粒能够快速被打散,但是仍然有部分颗粒停留在第二过滤网31上方,为此,将该区域的螺旋输送装置20侧面设置为敞开状态是有必要的,因为其能够很好的防止第二过滤网31上物料堵塞。

进一步的,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均倾斜设置、且靠近螺旋输送装置20的一侧位于较高端;锥形底面13外侧设置有连通到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上方的斜向输料管15,斜向输料管15与第一过滤网30的倾斜方向相同,斜向输料管15与进料口12之间设置有落料通道16。上述方案中斜向输料管15和落料通道16的设计,能够将第一过滤网30和第二过滤网31滤出的物料引导至进料口12内,方便这些物料重新进行混合、筛分操作。

进一步的,箱体10内壁设置有导流板14,螺旋输送装置20侧面靠近导流板14的位置设置有加热垫50。该方案中导流板14的作用是引导物料从加热垫50表面经过,经过加热能够降低团聚在一起的物料打散的难度。

上述方案中,箱体10底部支撑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40,所述驱动电机40与螺旋轴22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4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