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满溢餐厨杂物自动分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918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满溢餐厨杂物自动分离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满溢餐厨杂物自动分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餐饮废水由于含有大量的杂物、污泥和油污,极易堵塞市政管网,污染和影响城市污水处理厂,同时还带来地沟油和城市内涝等诸多问题。因此餐饮废水的处理和排放不同于普通的污水排放,首先需要进行油水分离,还需要清除杂物和污泥,污水排放还需要达到《城市污水排入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规定要求,否则对排水管网和后续的污水处理站都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将餐饮废水中的杂物隔离后,再进行隔油、提升等处理步骤的污水处理装置。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当餐饮废水的处理量较大时,杂物会对污水处理装置造成较大的影响,容易堵塞住装置内的各运行部件,使其停止运行,直接造成杂物废水外溢情况的发生,不仅污染了环境,还造成了装置的损坏,检修难度大,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餐饮废水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因杂物积聚而导致满溢情况发生的防满溢餐厨杂物自动分离收集装置。

一种防满溢餐厨杂物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处理箱内设有与进水口相通的分流泄压装置,分流泄压装置的杂物出口处设有杂物存储格栅,杂物存储格栅的底部悬设在处理箱的内底壁上,处理箱的底壁上设有排水孔,杂物存储格栅中设有杂物提升绞龙,杂物提升绞龙的排出口伸出处理箱,伸出处理箱的排出口底部设有杂物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分流泄压装置包括沿处理箱宽度方向设置的管状格栅,管状格栅的一端连接在进水口上,另一端呈斜面状插设在处理箱中且未触接在与进水口相对的处理箱的内壁上,管状格栅的长侧边紧邻杂物存储格栅设置,分流泄压装置的杂物出口设置在该长侧边上。

优选地,所述杂物存储格栅倾斜设置在处理箱中,与管状格栅相邻的一端高度低于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杂物提升绞龙包括绞龙管,绞龙管一端伸出处理箱,另一端接设在杂物存储格栅上,绞龙管中设有绞龙轴,绞龙轴沿轴向方向旋设有绞龙叶轮,绞龙轴底端的绞龙叶轮伸至在杂物存储格栅的最底处,绞龙轴顶端伸出绞龙管并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杂物提升绞龙的排出口设置在绞龙管伸出处理箱的底壁上。

优选地,所述处理箱的底部设有淤泥聚集腔,淤泥聚集腔的一侧设有排泥阀。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分离出餐饮废水中的杂物,避免因杂物积聚而导致的污水处理设备中污水杂物满溢情况的发生,高效保障了后续油水分离处理工艺,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更为稳定可靠,并具有安装使用简单,占用空间小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满溢餐厨杂物自动分离收集装置,包括处理箱1,处理箱1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水口2,处理箱1内设有与进水口2相通的分流泄压装置3,分流泄压装置3的杂物出口处设有杂物存储格栅4,杂物存储格栅4的底部悬设在处理箱1的内底壁上,处理箱1的底壁上设有排水孔5,杂物存储格栅4中设有杂物提升绞龙6,杂物提升绞龙6的排出口伸出处理箱1,伸出处理箱1的排出口底部设有杂物出料口7。

使用时,带有餐厨杂物的污水从进水口2进入,经分流泄压装置3后,污水受重力作用,流入处理箱1的底部,餐厨杂物受重力以及后期进入的杂物、污水的冲击力,进入杂物存储格栅4,杂物存储格栅4中的杂物受杂物提升绞龙6的作用,提升到排出口后,最终从杂物出料口7排出,可直接进行收集清理,在绞龙的工作过程中,杂物中所掺杂的污水受挤压从杂物存储格栅4的底部排出,最终与从分流泄压装置3流入的污水一起,从排水孔5中排出,去杂后的污水再进入后期除油等程序,在后期处理过程中,由于杂物已被去除,所以不会出现堵塞设备等情况,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分流泄压装置3包括沿处理箱1宽度方向设置的管状格栅31,管状格栅31的一端连接在进水口2上,另一端呈斜面状插设在处理箱1中且未触接在与进水口2相对的处理箱1的内壁上,管状格栅31的长侧边紧邻杂物存储格栅4设置,分流泄压装置3的杂物出口设置在该长侧边上。该种结构的设计目的在于,能够确保大量杂物稳定的进入杂物存储格栅4中,防止其外漏,并且也不影响污水的排出。

本实施例中,杂物存储格栅4倾斜设置在处理箱1中,与管状格栅31相邻的一端高度低于另一端。目的在于,能够使杂物提升绞龙6将杂物存储格栅4中的杂物充分提升出。

本实施例中,杂物提升绞龙6包括绞龙管61,绞龙管61一端伸出处理箱1,另一端接设在杂物存储格栅4上,绞龙管61中设有绞龙轴62,绞龙轴62沿轴向方向旋设有绞龙叶轮63,绞龙轴62底端的绞龙叶轮63伸至在杂物存储格栅4的最底处,绞龙轴62顶端伸出绞龙管61并连接在电机64的输出轴上,杂物提升绞龙6的排出口设置在绞龙管61伸出处理箱1的底壁上,该排出口可直接接入波纹管,方便于杂物的收集处理。采用该种设计结构的目的在于,采用电机直接控制绞龙的使用,可以连续的实现杂物的提升排出,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中,处理箱1的底部设有淤泥聚集腔8,淤泥聚集腔8的一侧设有排泥阀9。目的在于,处理杂物后的污水在处理箱1沉淀一段时间后,其中淤泥会聚集到底部,此时通过开启排泥阀9排出污泥,可以进一步净化污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