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废气处理系统的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819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适用于废气处理系统的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人们对污染空气的治理越来越重视。但是,现阶段由于处理设备设计结构不合理,存在处理效果不好,影响生产质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成本低、效果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适用于废气处理系统的生物反应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适用于废气处理系统的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循环水泵、喷水管路、回水管路、排气管路、进气管路、生物过滤装置;

所述进气管路与壳体的上端连接,所述排气管路与壳体的下端连接;

所述生物过滤装置与壳体的中间连接,且生物过滤装置在横截面上布满壳体,使从进气管路进入的空气均从生物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从壳体排气口进入排气管路;

所述喷水管路与生物过滤装置顶部上侧的壳体连接,并在喷水管路上均布安装有多个喷嘴;

所述回水管路与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两端口分别与回水管路、喷水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过滤装置包括在纵向上等间距设置的多层网格,均匀放置在每层网格上的陶粒,以及固定培植在陶粒中的微生物菌群。

进一步地,所述网格包括6~12×6~12规格的单元格;所述陶粒放置在单元格内。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格为8×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使用了壳体、循环水泵、喷水管路、回水管路、排气管路、进气管路、生物过滤装置等技术特征。通过将经过除尘的污染空气通过生物过滤装置,具体实施中生物过滤装置中固定和种植了可降解的酯类、苯类、醚类、醇类、酮类、醛类等生物菌种,污染空气经过生物过滤装置过滤时,通过向生物过滤装置喷洒水使生物菌种充分吸收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质生长,同时也实现降温处理;使得生物菌种形成生物膜。此生物膜一方面以废气中的污染物为养料,进行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将废气中有味的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作生物分解及脱臭处理,降解成为二氧化碳(CO2)和水(H2O)等无毒无味的物质后再排出,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经过生物过滤装置过滤后,污染空气得到很好过滤净化,达到向外排放标准。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处理效果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附图1所示,适用于废气处理系统的生物反应器,包括壳体1、循环水泵2、喷水管路3、回水管路4、排气管路5、进气管路6、生物过滤装置7。将进气管路6与壳体1的上端连接,将排气管路5与壳体1的下端连接;将生物过滤装置7与壳体1的中间连接,且生物过滤装置7在横截面上布满壳体1,使从进气管路6进入的空气均从生物过滤装置7进行过滤后从壳体排气口进入排气管路5;将喷水管路3与生物过滤装置7顶部上侧的壳体1连接,并在喷水管路3上均布安装有多个喷嘴8。回水管路4与壳体1的底部连接,将循环水泵2的两端口分别与回水管路4、喷水管路3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将经过除尘处理的污染空气通过进气管路6从壳体1的顶部导入,污染空气经过生物过滤装置7时,通过在生物过滤装置7种种植各种生物菌种,通过喷水管路3向生物过滤装置7喷洒适量的水分,生物菌种充分吸收污染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生长,实现对污染空气的充分过滤。经过过滤后的空气从壳体底部进入排气管路5,向外界排放。同时,多余的水将浸沉到壳体底部,通过循环水泵将多余的水排压到壳体顶部进行二次喷洒,实现喷淋水的循环利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中,生物过滤装置7包括在纵向上等间距设置的多层网格9,均匀放置在每层网格上的陶粒(图中未视出),以及固定培植在陶粒中的微生物菌群(图中未视出)。网格9包括6~12×6~12规格的单元格;陶粒放置在单元格内。具体实施中单元格采用8×8。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采用40×30的304不锈钢进行单元格的制造,制造8×8的单元格。采用60×60的304不锈钢进行网格的骨架焊接。在陶粒中固定培植的生物菌种包括但不限于酯类、苯类、醚类、醇类、酮类、醛类等生物菌种。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