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搅拌磨的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5661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多轴搅拌磨的筒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搅拌磨,具体涉及一种多轴搅拌磨的筒体结构。



背景技术:

搅拌磨是带研磨介质的磨机,也被称为搅拌式研磨机。长期的实践结果,筒体结构的内壁通常磨损严重,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因此,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搅拌筒体改进,在内壁增加保护层,达到减小磨损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搅拌筒体内侧壁存在磨损严重的缺陷,发明了一种多轴搅拌磨的筒体结构,在搅拌筒体内侧壁增设磁性衬板,利用磁性吸附带磁性的矿物质颗粒形成保护层,减少内侧壁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多轴搅拌磨的筒体结构,包括立式的搅拌筒体,搅拌筒体为圆柱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体的内侧壁面环绕设置一层磁性衬板,该磁性衬板为磁性材料。

磁性衬板主要靠自身的磁性安装于筒体内壁,从生产和安装角度考虑,磁性衬板是由一块块特定磁场的磁铁板块吸附在筒体内表面所构成;由于矿物研磨对搅拌筒体内侧壁具有极大的磨损,因此,搅拌筒体内侧壁增设了磁性衬板,利用磁性衬板的磁性吸附有磁性的矿物颗粒,而被吸附的矿物颗粒形成了一道保护层,减轻搅拌筒体内侧壁面受磨损程度;而该保护层是流动的,在搅拌轴的旋转搅拌、负压区的负压吸引以及重力作用下,吸附于磁性衬板的矿物颗粒形成了从上至下的循环流动,具体是指,大颗粒的矿物吸附于磁性衬板的上部,然后在重力以及无时无刻的搅拌研磨作用下,大颗粒逐渐被磨削成小颗粒,同时,逐渐沿着磁性衬板下落,后又被旋转搅拌带动至筒体内的其他区域,因此,大颗粒矿物磨削至小颗粒矿物并且从磁性衬板下落的过程中,不断有其他大颗粒矿物重新吸附于磁性衬板,重复进行该过程。

所述搅拌筒体的下部侧壁设置有一进料口,搅拌筒体的上部侧壁设置有若干出料口,同时,在搅拌筒体的外侧壁面、出料口的斜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出料的收集装置,收集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卸料口。立式搅拌采用下方进料,上方出料的结构,顺应了搅拌时矿物的整体运行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磁性衬板由若干磁性衬板板块沿着搅拌筒体内侧壁面均匀排布构成,磁性衬板板块通过自身磁力吸附在搅拌筒体内侧壁面。

作为优选,所述磁性衬板从搅拌筒体内侧壁面的下端向上延伸至搅拌筒体高度的2/3~4/5处。

作为优选,所述磁性衬板从搅拌筒体内侧壁面的下端向上延伸至搅拌筒体高度的4/5处。

立式搅拌的搅拌筒体内形成三个不同区域,依次是:下部的研磨区、中部的分离区(加压区)、上部的澄清区(沉淀区),而磁性衬板需要覆盖下部的研磨区和中部的分离区,则磁性衬板的高度大致位于搅拌筒体高度的2/3~4/5处,更优选的是4/5处。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搅拌筒体上部、靠近搅拌筒体上端,若干出料口沿着搅拌筒体外侧壁均匀环绕设置一圈,同时,位于出料口斜下方的收集装置设置为沿着搅拌桶筒体外侧壁环绕一圈且圆周贯通的收集环,收集环的截面呈上宽下窄且下端带漏孔的漏斗形。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环包括一圈竖直向的侧壁,连接在侧壁下端和搅拌筒体外侧壁之间的底面板,底面板设置成两端高中间低的对称倾斜形状,并且在底面板的中间最低处设置卸料口,卸料口沿着底面板环绕设置一圈。

作为优选,所述卸料口的内外侧边缘分别设置有一段向下延伸的导向板,导向板的长度沿着圆周逐渐增加,并且在导向板的下端有一平底板,则内外侧的两圈导向板和平底板形成中空的螺旋滑梯形的导向通道。

立式搅拌,矿物从下部进料口进入搅拌筒体,经过搅拌研磨,符合要求的小颗粒矿物从筒体上端的出料口甩出后落入下方收集装置内,又经过卸料口、螺旋滑梯形的导向通道集中收集后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穿行搅拌轴的安装通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搅拌筒体内壁设置有磁性衬板,在研磨过程吸附矿物质,并随着矿物质受到研磨后的质量递减而形成上下循环翻转,既保护筒体内壁减少磨损,又有利于高效均匀研磨;本实用新型的出料口结合了收集装置,随着搅拌带动上层矿物的旋转甩出,从出料口甩出的矿物被收集装置收集,避免矿物四散,有利于统一出料卸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装置的截面图。

图中标号为:4、搅拌筒体;41、磁性衬板;42、进料口;43、进料管;44、出料口;45、收集装置;46、侧壁;47、底面板;48、卸料口;49、导向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多轴搅拌磨的筒体结构,圆柱状的立式搅拌筒体4,其上表面(上盖)设置有三个安装通孔(适用于三轴立式搅拌磨机),三个安装通孔用于穿行三根搅拌轴。

所述搅拌筒体4的内侧壁面环绕设置一层磁性衬板41,该磁性衬板41为磁性材料,从搅拌筒体下端向上延伸至搅拌筒体高度的4/5处;磁性衬板41由一块块特定磁场的磁铁板块均匀排布吸附在搅拌筒体4内侧壁表面所构成;磁性衬板厚度可设置为25mm,宽度可设置为300mmx160mm,磁力大小约480高斯。

所述搅拌筒体4的下部侧壁、靠近下边缘处设置有一进料口42,进料口42向外横向延伸设置一段进料管43;所述搅拌筒体4的上部侧壁、靠近上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出料口44,多个出料口44沿着搅拌筒体4外侧壁均匀环绕设置一圈,同时,在出料口44的斜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出料的收集装置45,该收集装置为沿着搅拌筒体4外侧壁环绕设置且圆周贯通的一圈收集环(即圆周均布),收集环的截面呈上宽下窄且下端带漏孔的漏斗形,具体地,如图3所示,该收集环包括一圈竖直向的侧壁46,连接在侧壁下端和搅拌筒体4外侧壁之间的底面板47,底面板设置成两端高中间低的对称倾斜形状,并且在底面板的中间最低处设置卸料口48,卸料口48沿着底面板环绕设置一圈;在卸料口48的内外侧边缘分别设置有一段向下延伸的导向板,导向板的长度沿着圆周逐渐增加,并且在导向板的下端有一平底板,则内外侧的两圈导向板和平底板形成中空的螺旋滑梯形的导向通道49,从上部出料口44甩出的物料落入收集环中,又经卸料口48、导向通道49集中收集排出。

所述搅拌筒体4的侧壁还设置有一个供人穿行的人孔,设置成可开启和关闭的门形状,便于对筒体及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维修。

矿物研磨过程:1)矿物由下部进料口进入搅拌筒体;2)矿物在搅拌轴的带动下旋转上升,并且在负压吸引、磁性吸附的作用下,矿物从上之上(从下之上)、从外之内(从内至外)循环翻转,矿物研磨过程主要在搅拌筒体的下部研磨区和中部分离区(加压区)进行;3)矿物由大颗粒研磨至小颗粒,并且逐渐上浮至搅拌筒体上部的澄清区(沉淀区),研磨后的下颗粒矿物从出料口甩出后落入下方的收集环,又经收集环下端的卸料口、螺旋滑梯形的导向通道集中收集后排出。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