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9081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风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风器。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经过净化处理后,需要排放到空气中,为了减少在排放中,气体产生的涡流现象,因此,需要在净化设备后增加均风器使得排放的气体更加均匀。

但是,某些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废气净化,传统的均风器因为处理效率较低,已达不到均风的效果。

因此,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寻找一种提高均风效率的均风器成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均风器,用于解决现有的均风器不能随意进行叠加,导致均风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风器,包括出风装置和多个均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与所述均风装置进行连接;多个所述均风装置之间依次进行连接;

所述均风装置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板连接焊合成框体结构;

所述框体结构内纵向均匀倾斜安装有均风板;

所述框体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进风面,另一端设置有出风面,所述进风面的框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出风面的框体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

所述均风装置的出风面与另一个所述均风装置的进风面通过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侧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横梁。

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卡紧部;

所述均风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卡紧在所述卡紧部内。

可选地,所述卡紧部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板;所述夹板的底端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可选地,所述出风装置为梯形台结构;

所述梯形台的一端设置有排风口,另一端设置有进风面。

可选地,所述梯形台的进风面与所述均风装置的出风面进行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板下固定安装有支撑脚。

可选地,所述出风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废气污染物含量的污染物检测装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风器,包括出风装置和多个均风装置;所述出风装置与所述均风装置进行连接;多个所述均风装置之间依次进行连接;所述均风装置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侧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板连接焊合成框体结构;所述框体结构内纵向均匀倾斜安装有均风板;所述框体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进风面,另一端设置有出风面,所述进风面的框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出风面的框体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均风装置的出风面与另一个所述均风装置的进风面通过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利用在均风装置的进风面以及出风面的框体上设置有螺纹孔,使得多个均风装置可以进行无限叠加,叠加后的均风器大大增强了均风的效率,适用范围比一般的均风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均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均风器中的多个均风装置进行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顶板1;侧板2;底板3;均风板4;卡紧部5;支撑脚6;出风装置7;排风口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均风器,用于解决现有的均风器不能随意进行叠加,导致均风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均风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出风装置7和多个均风装置,出风装置7与均风装置进行连接;多个均风装置之间进行连接;

其中,均风装置包括顶板1、底板3以及侧板2;顶板1、底板3以及侧板2连接焊合成框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框体结构,类似于中空方体结构;

在框体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进风面,图1中的背面为进风面,另一端设置有出风面,图1中的正面为出风面,在该进风面的框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在出风面的框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多个均风装置进行叠加安装时,均风装置的出风面与另一个均风装置的进风面通过螺丝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而且第一螺纹孔的位置与第二螺纹孔的位置需要相对应;即第一螺纹孔的位置需要对准第二螺纹孔的位置才可以准确进行叠加。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例中,利用在均风装置的进风面以及出风面的框体上设置有螺纹孔,使得多个均风装置可以进行无限叠加,叠加后的均风器大大增强了均风的效率,适用范围比一般的均风器广。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侧板2之间还安装有横梁;该横梁用于固定整个框体结构,避免因为气流过大时,框体结构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板3上设置有卡紧部5;

上述的均风板4的一端安装在顶板1上,另一端卡紧在卡紧部5内;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底板3上设置卡紧部5,进一步加固均风板4。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出风装置7为梯形台结构;在梯形台的一端设置有排风口8,另一端设置有进风面;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出风装置7为梯形台结构,该梯形台的上底面设置有排风口8,该梯形台的下底面设置有进风面;

进一步地,该梯形台的进风面与均风装置的出风面进行螺纹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在该底板3下固定安装有支撑脚6;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多个支撑脚6,可以更好地对设备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出风装置7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检侧废气污染物含量的污染物检侧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净化后的气体从出风装置7排出时,经过污染物检侧装置,观察数值判断气体中的污染物含量是否超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均风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