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植入剂生产过程中的振荡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623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植入剂生产过程中的振荡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植入剂生产过程中的振荡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植入剂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操作。目前,是采用粉碎机对原料进行粉碎,粉碎时通过人工多次给料的方式将原料加入粉碎机中。但人工一次性加料量有限,而且由于人工加料的不均匀易造成粉碎机堵塞,进而导致原料粉碎效率不高;再者,人工多次加料使原料持续暴露在空气中,虽然整个操作都有A级层流保护,但也不能完全规避生产过程受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植入剂生产过程中的振荡给料装置,目的是实现在植入剂原料粉碎时向粉碎机均匀给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植入剂生产过程中的振荡给料装置,包括用于装入植入剂原料的进料料斗、用于将进料料斗中的植入剂原料引导至粉碎机中的给料轨道以及用于控制给料轨道和进料料斗进行振荡的振荡器,给料轨道设置于振荡器上。

所述给料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具有让所述进料料斗插入的安装槽,给料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具有让植入剂原料排出的出料口。

所述给料轨道的顶部具有透明的盖板。

所述进料料斗包括进料斗本体和用于封闭进料斗本体顶部加料口的加料口盖,进料斗本体的下端插入所述安装槽中。

所述进料料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斗本体上的套管和与套管为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套管中插入有一固定杆,锁紧螺栓抵触固定杆,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振荡器上。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植入剂生产过程中的振荡给料装置,给料轨道和进料料斗可在振荡器的作用下发生振荡,这样植入剂原料进入到给料轨道内后便可形成振荡而均匀输出至搅拌器中,实现在植入剂原料粉碎时向粉碎机中均匀给料,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植入剂原料粉碎的效率,规避了原料粉碎过程中可能受污染的风险,间接的提高了植入剂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植入剂生产过程中的振荡给料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给料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加料口盖;2、把手;3、进料斗本体;4、套管;5、锁紧螺栓;6、固定杆;7、给料轨道;71、底板;72、第一侧板;73、盖板;74、安装槽;75、出料口;76、第二侧板;77、第三侧板;78、第四侧板;8、振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植入剂生产过程中的振荡给料装置,包括用于装入植入剂原料的进料料斗、用于将进料料斗中的植入剂原料引导至粉碎机中的给料轨道7以及用于控制给料轨道7和进料料斗进行振荡的振荡器8,给料轨道7设置于振荡器8上。

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进料料斗中可装入需加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的植入剂原料,加入到进料料斗中的植入剂原料处于密闭状态,可以避免植入剂原料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规避了原料粉碎过程中可能受污染的风险。给料轨道7安装在振荡器8上,振荡器8通电后,可使给料轨道7和进料料斗沿水平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实现振荡,使植入剂原料更能平稳均匀的排出至粉碎机中。振荡器8优选为电磁振荡器,振荡器的结构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那样,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给料轨道7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具有让进料料斗插入的安装槽74,给料轨道7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具有让植入剂原料排出的出料口75。给料轨道7包括与振荡器8连接的轨道本体和设置于轨道本体一端的安装槽74,轨道本体为内部中空的矩形壳体结构,轨道本体包括底板71以及垂直设置于底板71上的第一侧板72、第二侧板76、第三侧板77和第四侧板78,第一侧板72和第三侧板77相平行,第二侧板76和第四侧板78相平行,第一侧板72和第三侧板77位于第二侧板76和第四侧板78之间,第一侧板7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板76和第四侧板78的一端垂直连接,第三侧板7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板76和第四侧板78的另一端垂直连接。轨道本体的内部具有让植入剂原料通过的给料通道,安装槽74安装在轨道本体的顶部,出料口75位于轨道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且出料口75为在底板71上贯穿设置的通孔。安装槽74为顶部和底部均具有开口的梯形料槽,安装槽74的顶部开口的尺寸大于底部开口的尺寸,安装槽74的底部开口与轨道本体内的给料通道连通,安装槽74安装在轨道本体上且与第一侧板72、第三侧板77和第四侧板78固定连接,进料料斗中的植入剂原料经过安装槽74进入轨道本体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给料轨道7的顶部具有透明的盖板73,盖板73与轨道本体的底板71为相对设置,盖板73位于底板71的上方且与底板71相平行,盖板73为矩形板,盖板73并位于安装槽74与第二侧板76之间,盖板73的四侧边缘分别与第一侧板72、第二侧板76、第三侧板77和安装槽74固定连接。盖板73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优选为有机玻璃。设置透明的盖板73,便于观察给料轨道7内部植入剂原料的进料状态,以便于确定加料是否结束。

如图1所示,进料料斗包括进料斗本体3和用于封闭进料斗本体3顶部加料口的加料口盖1,进料斗本体3的下端插入安装槽74中。进料斗本体3为顶部和底部均具有开口且周向封闭的梯形斗,进料斗本体3的顶部开口的尺寸大于底部开口的尺寸,进料斗本体3的底部开口与安装槽74的顶部开口对接,进料斗本体3的底部开口插入安装槽74中。进料斗本体3的顶部开口为加料口,加料口盖1用于实现加料口的开闭,加料口盖1与进料斗本体3之间可拆卸,将加料口盖1向上掀开后,可以将加料口打开,进而可将植入剂原料加入到进料斗本体3中。将加料口盖1盖住加料口后,可将进料斗本体3封闭,避免原料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规避了原料粉碎过程中可能受污染的风险,

如图1所示,作为便于操作,在加料口盖1的顶面中心处设有一个把手2。

如图1所示,进料料斗还包括设置于进料斗本体3上的套管4和与套管4为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5,套管4中插入有一固定杆6,锁紧螺栓5抵触固定杆6,固定杆6设置于振荡器8上,固定杆6与进料料斗和给料轨道7同步运动。固定杆6为竖直设置于振荡器8上的圆柱体,固定杆6的轴线与给料轨道7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套管4为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套筒与进料斗本体3固定连接且位于进料斗本体3的外部,套管4套设于固定杆6上,套管4的侧壁上设有让锁紧螺栓5插入的螺纹孔,通过拧紧锁紧螺栓5,以使锁紧螺栓5的端部抵住插入套管内的固定杆6的侧壁,进而实现套管4与固定杆6之间的固定连接,并实现对进料料斗的支撑。拧松锁紧螺栓5后,通过上下移动套管4,可以调节进料料斗的高度位置,也便于进料料斗的拆卸和安装,实现与固定杆6的可拆卸式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