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更换滤网的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893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更换滤网的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更换滤网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空气净化机类型主要是将固定位置的滤网,在不能继续使用的时候取出,再装入新的固定大小和位置的滤网,来进行新一轮的净化。其主体由壳体、空气净化装置、风机、内部电路等组成。这种传统的空气净化器,一是在没有备用滤网的时候,不能及时实现滤网的更换,二是操作较为麻烦,需要打开机器,将原有滤网取出后,再选择合适大小的滤网放置到对应位置。因此,为更加便捷的实现滤网的更换,使得人们更加省心省力,我们研发了一种新型方便更换滤网的空气净化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器滤网更换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更换滤网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设于所述净化器主体底部的进风口,设于所述净化器主体顶部的出风口,以及设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气体过滤装置;

所述气体过滤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转轴,多个第二转轴,以及依次绕过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滤网;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设置于净化器主体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且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交错设置以使所述滤网在纵截面上呈曲线状(具体为蛇形曲线);

所述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滤网入口和覆盖于所述滤网入口外侧的第一扣板,所述第一扣板与第一侧壁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滤网入口处设有第一滤芯,所述滤网的始端缠绕于所述第一滤芯上,且所述滤网在第一滤芯上缠绕多层,以作为备用;

所述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滤网出口和覆盖于所述滤网出口外侧的第二扣板,所述第二扣板与第二侧壁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滤网出口处设有第二滤芯,所述滤网的末端缠绕于所述第二滤芯上;所述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均可转动;

所述气体过滤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气体过滤装置在净化器主体内上下排列,且相邻所述气体过滤装置之间均设有过滤板,以实现对空气的进一步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主体(具体为在未安装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某一个侧面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为触摸式控制显示面板。所述触摸式控制显示面板控制转轴转动的具体方式采用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只要能够驱使转轴进行转动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芯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扣板上,所述第二滤芯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二扣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内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使气流由下而上流动。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内侧设有初效过滤网,用来阻挡毛发等肉眼可见的废弃物,以对气体进行初步过滤,延长滤网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主体顶部与风机之间设有灰尘传感器、电路板和负离子发生器。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主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20、420、880mm。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主体的底部外侧设有脚轮,所述净化器主体的侧面(具体为未安装第一扣板、第二扣板和触摸式控制显示面板的某一个侧面)外侧设有脚垫;当所述净化器主体直立放置时,所述脚轮便于移动安放;当所述净化器主体侧面放置时,所述脚垫利于稳定地放置在室内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器主体由钣金件或注塑件构成。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上方装有LED灯,过滤板内设有可见光催化降解有害气体的新型材料,用于彻底去除空气中有害气体或杂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其对气体过滤装置进行了改进,具体为将滤网以曲线状形式依次绕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滤网的始端(作为滤网入口)和末端(作为滤网出口)分别设有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均与净化器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当需要更换滤网时,打开第二扣板,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使用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在所述转轴的共同带动下,净化器主体内已使用的滤网逐渐从滤网出口转出,撕掉后丢弃即可,同时缠绕于第一滤芯上的新鲜的备用滤网逐渐释放并铺设在净化器主体内,开始发挥气体净化作用;滤网更新完毕后,关闭第二扣板即可。

当第一滤芯上的滤网即可消耗完毕时,即开始更换,此时打开第一扣板,将旧的第一滤芯拆掉,并换上新的缠绕有新滤网的第一滤芯,将旧滤网的始端与新滤网的一端连接,通过牵扯旧滤网的末端,即可逐渐将新滤网释放并铺设于净化器主体内。

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更换滤网时,无需将整个净化器主体拆开以取出旧滤网,而是仅需要转动转轴,从滤网的出口端拉扯旧滤网即可,因此更换滤网时更加方便,省心省力。另外,由于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均可转动,因而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均可作为备用滤网的缠绕体,进而使滤网的更换更加灵活。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其滤网呈曲线弯曲状,因而可对空气进行多层次过滤,设置的多套气体过滤装置以及设于气体过滤装置间的过滤板进一步提高了气体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净化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其体现第二侧壁的结构特征);

图3为图1的右视图(其体现第一侧壁的结构特征);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触摸式控制显示面板所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气净化器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空气净化器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脚垫所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净化器主体;2、进风口;3、出风口;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滤网;7、第一侧壁;8、第二侧壁;9、第一扣板;10、第一滤芯;11、第二扣板;12、第二滤芯;13、过滤板;14、触摸式控制显示面板;15、风机;16、初效过滤网;17、脚轮;18、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便更换滤网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主体1,设于净化器主体1底部的进风口2,设于净化器主体1顶部的出风口3,以及设于进风口2和出风口3之间的气体过滤装置;

气体过滤装置包括多个第一转轴4,多个第二转轴5,以及依次绕过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的滤网6;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分别设置于净化器主体1相对的第一侧壁7和第二侧壁8上,且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交错设置以使滤网6在纵截面上呈曲线状(具体为蛇形曲线);

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开设于第一侧壁7上的滤网入口(图中未示出)和覆盖于滤网入口外侧的第一扣板9,第一扣板9与第一侧壁7可拆卸地连接,滤网入口处设有第一滤芯10,滤网6的始端缠绕于第一滤芯10上,且滤网6在第一滤芯10上缠绕多层,以作为备用;

气体过滤装置还包括开设于第二侧壁8上的滤网出口(图中未示出)和覆盖于滤网出口外侧的第二扣板11,第二扣板11与第二侧壁8可拆卸地连接,滤网出口处设有第二滤芯12,滤网6的末端缠绕于第二滤芯12上;第一滤芯10和第二滤芯12均可转动;

气体过滤装置为两个,两个气体过滤装置在净化器主体1内上下排列,且相邻气体过滤装置之间设有过滤板13。过滤板13上方装有LED灯,过滤板13内设有可见光催化降解有害气体的新型材料,用于彻底去除空气中有害气体或杂质。

净化器主体1在未安装第一扣板9和第二扣板11的其中一个侧面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转动的触摸式控制显示面板14。触摸式控制显示面板14控制转轴转动的具体方式采用现有的常规技术手段,只要能够驱使转轴进行转动即可。另外,该触摸式控制显示面板14还设有风量、风速等常规的控制模式,同时带有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实时显示室内空气质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滤芯10可拆卸地设于第一扣板9上,第二滤芯12可拆卸地设于第二扣板11上。第一转轴4通过第一连接件设于第一侧壁7上,第二转轴5通过第二连接件设于第二侧壁8上(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图中均未示出,二者均为常规部件,只要能够分别确保第一转轴4和第二转轴5能够转动即可)。出风口3内侧设有风机15,风机15使气流由下而上流动。进风口2内侧设有初效过滤网16,以对气体进行初步过滤。净化器主体1顶部与风机15之间设有灰尘传感器、电路板和负离子发生器(这些部件均为常规构件,图中均未示出),粉尘传感器反馈三种模式的空气状况:空气质量显示灯蓝色时空气质量优,黄色较差,红色很差。

净化器主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20、420、880mm。净化器主体1可由钣金件或注塑件构成。净化器主体1的底部外侧设有脚轮17(如图7所示),净化器主体1的侧面(具体为未安装第一扣板9、第二扣板11和触摸式控制显示面板14的那一个侧面)外侧设有脚垫18(如图8所示);当净化器主体1直立放置时,脚轮17便于移动安放;当净化器主体1侧面放置时,脚垫18利于稳定地放置在室内地面。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将滤网以曲线状形式依次绕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滤网的始端(作为滤网入口)和末端(作为滤网出口)分别设有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均与净化器主体可拆卸地连接;当需要更换滤网时,打开第二扣板,触摸式控制显示面板控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使用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在所述转轴的共同带动下,净化器主体内已使用的滤网逐渐从滤网出口转出,撕掉后丢弃到垃圾桶里即可,同时缠绕于第一滤芯上的新鲜的备用滤网逐渐释放并铺设在净化器主体内,开始发挥气体净化作用;滤网更新完毕后,关闭第二扣板即可。

当第一滤芯上的滤网即可消耗完毕时,即开始更换,此时打开第一扣板,将旧的第一滤芯拆掉,并换上新的缠绕有新滤网的第一滤芯,将旧滤网的始端与新滤网的一端连接,通过牵扯旧滤网的末端,即可逐渐将新滤网释放并铺设于净化器主体内。

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更换滤网时,无需将整个净化器主体拆开以取出旧滤网,而是仅需要转动转轴,从滤网的出口端拉扯旧滤网即可,因此更换滤网时更加方便,省心省力,在空气净化器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另外,由于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均可转动,因此二者均可作为备用滤网的缠绕体,进而使滤网的更换更加灵活。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其滤网呈曲线弯曲状,因而可对空气进行多层次过滤,设置的多套气体过滤装置以及设于气体过滤装置间的过滤板进一步提高了气体的净化效果,最终洁净的空气通过顶部的出风口排放到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