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9171阅读:3516来源:国知局
生物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除臭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生物除臭效率不高,对于一些成分比较复杂的废气直接引入生物除臭装置内,对生物菌种破坏较大,废气在出抽象停留时间较短,影响除臭率,其次,以往的除臭装置使用寿命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除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湿法洗涤塔、生物滤池以及出风装置,所述湿法洗涤塔下端开设有废气进口,湿法洗涤塔上端出口与生物滤池进口连接,所述生物滤池出口与出风装置连接;

所述生物滤池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横向设置有填料栅格,所述填料栅格将箱体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内竖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上腔分成位于左侧的预洗腔和右侧的过滤腔,所述预洗腔和过滤腔之间通过下腔连通;

所述预洗腔底部填料栅格上设置有预洗填料层,预洗腔顶端箱体内壁上设置有预洗喷嘴,预洗填料层上方的箱体侧壁上开设有进口;过滤腔底部填料栅格上设置有复合生物过滤填料层,过滤腔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生物处理喷嘴,过滤腔上方的箱体开设有至少1个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下腔内设置有栅格支撑架,所述栅格支撑架包括支撑横架和支承立柱,支撑横架由若干个支承方管拼接形成矩阵结构的框架,各支撑立柱固定设置在支撑横架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包括内衬层、结构层以及外装饰保护层,所述内衬层采用乙烯基树脂糊制,所述结构层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糊制,所述外装饰保护层采用防紫外线玻璃钢;

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设置有方形钢骨架,所述方形钢骨架与内胆之间采用积层玻璃钢组合成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钢骨架外表面除锈后外包玻璃钢防腐层;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填充有阻燃聚氨酯板材。

进一步的,所述预洗填料层中所使用的填料为花片球;所述复合生物过滤填料层中所使用的复合填料采用炭质填料和火山岩混合,微生物繁殖生长于复合生物过滤填料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装置包括风机和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经支架固定,风机进口与生物滤池过滤腔的出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增设湿法洗涤塔对废气进行预先处理,去除颗粒杂质,减轻后续负担。

生物滤池内增设预洗环节,增加废气在箱体内的停留时间,提升除臭效率。

通过风机对整个除臭装置进行吸附,使除臭装置在作业时始终处于负压,防止废气泄露,提升安全性。

生物滤池的箱体整体强度较高,密封性腔。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生物除臭装置示意图;

图2是生物滤池示意图;

图3是箱体局部视图;

其中,1、湿法洗涤塔,2、生物滤池,20、箱体,201、内胆,202、外壳,203、方形钢骨架,21、填料栅格,22、隔板,23、预洗填料层,24、复合生物过滤填料层,25、预洗喷嘴,26、生物处理喷嘴,27、栅格支撑架,3、出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生物除臭装置,包括湿法洗涤塔1、生物滤池2以及出风装置3,湿法洗涤塔1下端开设有废气进口,湿法洗涤塔1上端出口与生物滤池2进口连接,生物滤池2出口与出风装置3连接。

生物滤池2包括箱体20,箱体20内横向设置有填料栅格21,填料栅格21将箱体20内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通过填料栅格21保持连通,上腔内竖向设置有隔板22,隔板22将上腔分成位于左侧的预洗腔和右侧的过滤腔,预洗腔和过滤腔之间通过下腔连通。

预洗腔底部填料栅格21上设置有预洗填料层23,预洗腔顶端箱体20内壁上设置有预洗喷嘴25,预洗填料层23上方的箱体20侧壁上开设有进口;过滤腔底部填料栅格21上设置有复合生物过滤填料层24,过滤腔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生物处理喷嘴26,生物处理喷嘴26排列分成3组。过滤腔上方的箱体20开设有2个出口。预洗填料层23中所使用的填料为花片球;复合生物过滤填料层24中所使用的复合填料采用炭质填料和火山岩混合,微生物繁殖生长于复合生物过滤填料层24内。目前用于除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产硫酸杆菌(Thiobacillus)、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硝化杆菌(Nitrobacter)、芽孢杆菌(Bacillus)等。公司将根据臭气成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微生物来治理。

下腔内设置有栅格支撑架27,栅格支撑架27包括支撑横架和支承立柱,支撑横架由若干个支承方管拼接形成矩阵结构的框架,各支撑立柱固定设置在支撑横架下端。

箱体20包括外壳202和内胆201,内胆201包括内衬层、结构层以及外装饰保护层,内衬层采用乙烯基树脂糊制,结构层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糊制,外装饰保护层采用防紫外线玻璃钢;内胆201和外壳202之间设置有方形钢骨架203,方形钢骨架203与内胆201之间采用积层玻璃钢组合成整体结构。

方形钢骨架203外表面除锈后外包玻璃钢防腐层;外壳202和内胆201之间填充有阻燃聚氨酯板材。

内胆201内表光滑平整,不留针孔气泡、防腐层严密结实;骨架焊接结实和内连接牢固;保温层充填密实;外表装饰面板美观协调。

出风装置3包括风机和排风管,排风管经支架固定,风机进口与生物滤池2过滤腔的出口连接。通过风机对整个除臭装置进行吸附,使除臭装置在作业时始终处于负压,防止废气泄露,提升安全性。

作业时,收集的恶臭气体,通过管路首先送入除臭装置湿法洗涤塔1预处,然后再进入除臭装置生物段,恶臭废气先进入预洗腔,经预洗喷嘴25和预洗填料层23处理之后,再进入过滤腔与复合生物过滤填料反应过滤;恶臭废气和生物脱臭液充分接触,气液两相间的传质是在填料表面的液体与气体间的相界面上进行,空气中或水中的恶臭粒子被水分子被膜所包围着,此时的脱臭必须先破坏水分子被膜,再将其中的恶臭粒子加以捕捉。生物脱臭液为天然提取液、缩氨酸与酵素成分的复合体,为生物触媒系统,除臭的同时可以促进有益细菌生长,将油脂堆积物或污染物质分解、乳化,脱臭过程是以抑制恶臭粒子的活动并使其退化并促进氧化而达到更佳的除臭效果。

生物滤料含有的营养物质保证使用过程无需另外补充营养物质,降低了运行成本和系统复杂性。系统为全封闭运行,不受气候影响。可通过仪表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对平均浓度10-100 ppm的H2S去除率达99%以上,同时实现了臭气浓度的整体控制,包括(氨、硫醇、硫醚等),去除率达95%以上。

生物滤料空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所以运行阻力小,因而风机能耗小,耗电量少。运行过程只需少量加水,无需添加药剂,养分等。人工维护量极少。

生物除臭装置的去除率与气体停留时间有关,足够的停留时间是去除率的保障措施之一。我公司生物法臭气处理装置的停留时间为20s~30s,明显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