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4212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烧杯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强化搅拌效果的烧杯。



背景技术:

在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浸渍溶液配制是经常采用的步骤。浸渍溶液配制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多种固态的金属盐与水、酸等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最终生成均一、稳定的浸渍溶液。为了提高溶液的配制效率、提高试验成功的概率,通常需要进行搅拌以强化传质、传热效果。实验室中,通常是在烧杯中进行配制,将搅拌子放入烧杯中,利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由于传统烧杯内壁光滑,搅拌时,固液混合物与搅拌子同步、同向旋转,搅拌效果不理想,影响了溶液配制效率和配制成功的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且强化搅拌效果的烧杯。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烧杯,包含:

一烧杯本体;

多个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烧杯内壁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一长度,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所在方向沿着烧杯本体径向方向;

多个折流体,位于烧杯本体内且与连接件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折流体与烧杯本体内壁连为一体,所述折流体与烧杯本体轴向平行且沿烧杯本体周向方向排布,所述折流体在所述烧杯本体横截面上的投影沿着烧杯本体的径向方向。

所述的烧杯,所述折流体的数量1个到9个不等。

所述的烧杯,所述折流体数量为3到6个,相邻折流体间间距相等。

所述的烧杯,每一折流体均与至少两个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折流体所在平面与烧杯本体外壁切线方向垂直。

所述的烧杯,多个所述折流体结构均相同,且各个所述折流体的中心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的烧杯,所述折流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或者矩形框,所述连接件为两个圆柱形结构。

所述的烧杯,所述折流体底部与所述烧杯本体底部有一定距离a,所述距离a大于1厘米,小于烧杯本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的烧杯,所述折流体顶部与所述烧杯本体上沿有一定距离b,所述距离b大于3厘米,小于烧杯本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的烧杯,所述折流体与连接件沿烧杯本体半径方向的长度之和为烧杯本体半径的十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所述的烧杯,所述折流体与烧杯本体为相同材质,所述折流体厚度与烧杯本体外壁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烧杯在传统烧杯的基础上,通过在烧杯内壁上增加折流体,强化烧杯内液体被搅拌时的反混,达到更好的液液或固液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烧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折流体与连接件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一)。

图2-2为折流体与连接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二)。

图2-3为折流体与连接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三)。

图2-4为折流体与连接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四)。

图2-5为折流体与连接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五)。

图3-1为烧杯的俯视图(一)。

图3-2为烧杯的俯视图(二)。

图3-3为烧杯的俯视图(三)。

其中附图标记为:

烧杯100

10烧杯本体

20折流体

201圆柱形折流体

202矩形框折流体

3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所在,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图说明如下,所述实施例所提供的烧杯包含一烧杯本体10、多个折流体20、多个连接件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烧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烧杯内壁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一长度,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所在方向与烧杯本体径向方向平行;折流体位于烧杯本体内且与连接件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将所述折流体与烧杯本体内壁连为一体,所述折流体与烧杯本体轴向平行且沿烧杯本体周向方向排布,所述折流体在所述烧杯本体横截面上的投影沿着烧杯本体的径向方向。

图1所示,折流体通过烧杯底部平行的圆柱体与烧杯内壁连为一体,折流体所在平面与烧杯本体轴向平行,且与烧杯本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垂直。每一折流体均与至少两个连接件连接,所述折流体所在平面与烧杯本体外壁切线方向垂直。上述多个该折流体结构均相同,且各个该折流体的中心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折流体的数量1个到9个不等。当折流体数量为3到6个,相邻折流体间间距相等,折流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或者矩形框,每一折流体均与至少两个连接件连接,但不以此为限。参见图2-1至图2-5为折流体与连接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图2-1至图2-4中,折流体为圆柱形折流体,图2-5中,折流体为矩形框折流体。参考图3-1至图3-2,为设有多个圆柱形折流体的烧杯的俯视图。图3-1中,折流体的个数有3个,图3-2中,折流体的个数有6个,图3-3中折流体的个数有9个,设有其他数目的折流体和其他形状的折流体的烧杯俯视图没有一一列举画出,仅挑上述三种情况予以展示。

折流体底部与所述烧杯本体底部有一定距离a,所述距离a大于1厘米,小于烧杯本体高度的三分之一,折流体顶部与所述烧杯本体上沿距离为b,b大于3厘米,小于烧杯本体高度的二分之一,满足上述条件,液体不容易溅出且搅拌效果最好。所述折流体与连接件沿烧杯本体半径方向的长度之和为烧杯 本体半径的十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折流体与烧杯本体为相同材质,所述折流体厚度与烧杯本体外壁相同。

举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描述本新型提供的烧杯,参见图1,该烧杯形状以及规格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烧杯高度H为150mm,半径r为50mm,烧杯内壁有3个圆柱体形折流体,折流体所在平面与烧杯轴向平行,且与烧杯的圆形外壁切线方向垂直。3个圆柱体形折流体大小形状相同,距烧杯底部距离a均为20mm。连接件宽度c为8mm,折流体的高度h为7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