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管道初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316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管道初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和过滤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雨水管道初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越来越重视,从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法对水资源进行净化处理后,可以作为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甚至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其中,雨水资源的广泛利用为人们提供了一条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途径。人们利用雨水管道进行收集雨水,进一步沉淀,净化,利用,一方面可以减轻城市的洪涝灾害,缓解排水管道的负担。另一方面,将净化后的水投入生产生活中,大大减轻了对水资源匮乏造成的影响。但是,由于雨水是在露天环境中进入雨水管道中的,雨水中夹杂的碎石,树叶,泥沙等等杂质,随雨水一同进入雨水管道,不仅给后期的雨水净化带来了困难,增加成本,还容易造成雨水管道的堵塞,给城市泄洪带来了障碍,并且雨水管道的人工疏导带来的非常高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管道初滤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水中夹杂有杂质导致雨水管道发生堵塞不利于城市泄洪以及导致雨水管道的疏导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雨水管道初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和用于将所述过滤器与雨水管道连接的管道接口,所述管道接口与过滤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器包括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质的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用于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的第一衔接管和用于密封连接第二过滤室和所述管道接口的第二衔接管,所述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为顶盖可拆卸的桶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的表面分别对称开设有用于雨水流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的安装有用于罩在通孔上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

所述第一衔接管与第二衔接管为中空的管道结构,将过滤器中的第一过滤室、第一衔接管和第二过滤室依次连接,并且将第二过滤室与管道接口用第二衔接管连接起来,再将管道接口连接到雨水管道上,形成雨水的流动通道。所述第一衔接管,第二衔接管内设有密封圈,用于与第一过滤室、第二过滤室以及管道接口的密封连接,形成雨水的密封通道,方便雨水流入雨水管道而不会发生泄漏。在雨水流入雨水管道之前,经过了过滤器上安装的第一过滤室、第一衔接管、第二过滤室和第二衔接管,可以将雨水中夹杂的泥沙、碎石、树叶等杂质挡在雨水管道之外。所述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为顶盖可拆卸的桶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室和所述第二过滤室的表面分别对称开设有用于雨水流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的安装有用于罩在通孔上的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这样,通过打开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的顶盖,可以将阻挡在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中的杂质清除掉,而不会影响继续正常使用,并且不需要拆开过滤器,操作简单,快速。采用两次过滤的方法,进一步增强了过滤效果,避免较大的杂质进入雨水管道,造成雨水管道堵塞。管道接口与过滤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不同大小的管道接口,使适应不同直径的雨水管道,管道接口与过滤器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及时地拆卸和更换过滤器,以及清除滞留在过滤器内的杂质,而不影响雨水管道的排水。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过滤室开设有通孔的表面上高度等于所述通孔在竖直方向上最高点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过滤室的顶盖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竖直的两条滑轨,所述滑轨上卡接有第一滤罩。

在第一过滤室的上部,即高于所述通孔的位置水平设置有第一滤罩,第一滤罩在对称设置的滑轨上可以上下滑动,向下可以滑至所述通孔的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向上可以脱离第一过滤室,即可以将第一滤罩从第一过滤室取出。所述通孔上设置的第一过滤网,阻挡了流经通孔的杂质,而因为设有第一滤罩,阻挡的杂质位于第一滤罩之下,因此在需要清除第一过滤室的杂质而将第一过滤室的顶盖拆卸时,只需要将第一滤罩从第一过滤室滑出顶端,手动将第一过滤室的杂质取出则可。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滑轨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滤室的底端,所述滑轨上位于所述第一滤罩的下方卡接有第三滤罩。

所述滑轨延伸至第一过滤室的底端时,所述第一滤罩和第三滤罩可以在第一过滤室内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并且第三滤罩始终位于第一滤罩的下方,第一滤罩与第三滤罩之间的空腔为过滤的杂质的存储的地方,需要取出杂质时,只需要将第一过滤室的顶盖拆开,将第一滤罩沿滑轨上移取出,再将第三滤罩沿滑轨上移,带动第三滤罩上的杂质一起移出第一过滤室,因此更方便的将杂质取出,疏通第一过滤室。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二过滤室开设有通孔的表面上高度等于所述通孔在竖直方向上最高点的位置至所述第二过滤室的顶盖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竖直的两条滑槽,所述滑槽上卡接有第二滤罩。

在第二过滤室的上部,即高于所述通孔的位置水平设置有第二滤罩,第二滤罩在对称设置的滑槽上可以上下滑动,向下可以滑至所述通孔的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向上可以脱离第二过滤室,即可以将第二滤罩从第二过滤室取出。所述通孔上设置的第二过滤网,阻挡了流经通孔的杂质,而因为设有第二滤罩,阻挡的杂质位于第二滤罩之下,因此在需要清除第二过滤室的杂质而将第二过滤室的顶盖拆卸时,只需要将第二滤罩从第二过滤室滑出顶端,手动将第二过滤室的杂质取出则可。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滑槽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过滤室的底端,所述滑槽上位于所述第二滤罩的下方卡接有第四滤罩。

所述滑轨延伸至第二过滤室的底端时,所述第二滤罩和第四滤罩可以在第二过滤室内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并且第四滤罩始终位于第二滤罩的下方,第二滤罩与第四滤罩之间的空腔为过滤的杂质的存储的地方,需要取出杂质时,只需要将第二过滤室的顶盖拆开,将第二滤罩沿滑轨上移取出,再将第四滤罩沿滑轨上移,带动第四滤罩上的杂质一起移出第二过滤室,因此更方便的将杂质取出,疏通第二过滤室。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密度。

第二过滤网的密度大于第一过滤网的密度,不仅起到了二次过滤的作用,而且可以过滤更小的杂质,使进入雨水管道的杂质更小,过滤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采用不锈钢过滤网。

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采用不锈钢过滤网,可以忍耐雨水环境的酸碱环境,耐腐蚀,使用寿命更长。当第一滤罩、第三滤罩、第二滤罩和第四滤罩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时,可以忍耐雨水环境的酸碱环境,耐腐蚀,使命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次过滤的方法,进一步增强了过滤效果,避免较大的杂质进入雨水管道,造成雨水管道堵塞。管道接口与过滤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不同大小的管道接口,使适应不同直径的雨水管道,管道接口与过滤器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及时地拆卸和更换过滤器,以及清除滞留在过滤器内的杂质,而不影响雨水管道的排水。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室采用第一滤罩和第三滤罩结合,第二过滤室采用第二滤罩和第四滤罩结合,在将杂质取出的时候,只需要将第三滤罩和第四滤罩上移,带动的杂质一起移出,即可疏通第一过滤室和第二过滤室。

(3)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一滤罩至第四滤罩均采用304到316L的不锈钢过滤网,此材质的不锈钢过滤网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1-管道接口;2-过滤器;21-第一过滤室;22-第二过滤室;23-第一衔接管;24-第二衔接管;211-第一过滤网;212-第一滤罩;213-第三滤罩;221-第二过滤网;222-第二滤罩;223-第四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5所示,一种雨水管道初滤装置,包括过滤器2和用于将所述过滤器2与雨水管道连接的管道接口1,所述管道接口1与过滤器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器2包括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质的第一过滤室21和第二过滤室22、用于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21和所述第二过滤室22的第一衔接管23和用于密封连接第二过滤室22和所述管道接口1的第二衔接管24,所述第一过滤室21和第二过滤室22为顶盖可拆卸的桶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室21和所述第二过滤室22的表面分别对称开设有用于雨水流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过滤室21和第二过滤室22的安装有用于罩在通孔上的第一过滤网211和第二过滤网221。

所述第一衔接管23与第二衔接管24为中空的管道结构,将过滤器2中的第一过滤室21、第一衔接管23和第二过滤室22依次连接,并且将第二过滤室22与管道接口1用第二衔接管24连接起来,再将管道接口1连接到雨水管道上,形成雨水的流动通道。所述第一衔接管23,第二衔接管24内设有密封圈,用于与第一过滤室21、第二过滤室22以及管道接口1的密封连接,形成雨水的密封通道,方便雨水流入雨水管道而不会发生泄漏。在雨水流入雨水管道之前,经过了过滤器2上安装的第一过滤室21、第一衔接管23、第二过滤室22和第二衔接管24,可以将雨水中夹杂的泥沙、碎石、树叶等杂质挡在雨水管道之外。所述第一过滤室21和第二过滤室22为顶盖可拆卸的桶状结构,所述第一过滤室21和所述第二过滤室22的表面分别对称开设有用于雨水流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过滤室21和第二过滤室22的安装有用于罩在通孔上的第一过滤网211和第二过滤网221,这样,通过打开第一过滤室21和第二过滤室22的顶盖,可以将阻挡在第一过滤室21和第二过滤室22中的杂质清除掉,而不会影响继续正常使用,并且不需要拆开过滤器2,操作简单,快速。采用两次过滤的方法,进一步增强了过滤效果,避免较大的杂质进入雨水管道,造成雨水管道堵塞。管道接口1与过滤器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不同大小的管道接口1,使适应不同直径的雨水管道,管道接口1与过滤器2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及时地拆卸和更换过滤器2,以及清除滞留在过滤器2内的杂质,而不影响雨水管道的排水。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5所示,所述第一过滤室21开设有通孔的表面上高度等于所述通孔在竖直方向上最高点的位置至所述第一过滤室21的顶盖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竖直的两条滑轨,所述滑轨上卡接有第一滤罩212。

在第一过滤室21的上部,即高于所述通孔的位置水平设置有第一滤罩212,第一滤罩212在对称设置的滑轨上可以上下滑动,向下可以滑至所述通孔的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向上可以脱离第一过滤室21,即可以将第一滤罩212从第一过滤室21取出。所述通孔上设置的第一过滤网211,阻挡了流经通孔的杂质,而因为设有第一滤罩212,阻挡的杂质位于第一滤罩212之下,因此在需要清除第一过滤室21的杂质而将第一过滤室21的顶盖拆卸时,只需要将第一滤罩212从第一过滤室21滑出顶端,手动将第一过滤室21的杂质取出则可。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滑轨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过滤室21的底端,所述滑轨上位于所述第一滤罩212的下方卡接有第三滤罩213。

所述滑轨延伸至第一过滤室21的底端时,所述第一滤罩212和第三滤罩213可以在第一过滤室21内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并且第三滤罩213始终位于第一滤罩212的下方,第一滤罩212与第三滤罩213之间的空腔为过滤的杂质的存储的地方,需要取出杂质时,只需要将第一过滤室21的顶盖拆开,将第一滤罩212沿滑轨上移取出,再将第三滤罩213沿滑轨上移,带动第三滤罩213上的杂质一起移出第一过滤室21,因此更方便的将杂质取出,疏通第一过滤室21。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5所示,所述第二过滤室22开设有通孔的表面上高度等于所述通孔在竖直方向上最高点的位置至所述第二过滤室22的顶盖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竖直的两条滑槽,所述滑槽上卡接有第二滤罩222。

在第二过滤室22的上部,即高于所述通孔的位置水平设置有第二滤罩222,第二滤罩222在对称设置的滑槽上可以上下滑动,向下可以滑至所述通孔的在竖直方向的最高点,向上可以脱离第二过滤室22,即可以将第二滤罩222从第二过滤室22取出。所述通孔上设置的第二过滤网221,阻挡了流经通孔的杂质,而因为设有第二滤罩222,阻挡的杂质位于第二滤罩222之下,因此在需要清除第二过滤室22的杂质而将第二过滤室22的顶盖拆卸时,只需要将第二滤罩222从第二过滤室22滑出顶端,手动将第二过滤室22的杂质取出则可。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滑槽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二过滤室22的底端,所述滑槽上位于所述第二滤罩222的下方卡接有第四滤罩223。

所述滑轨延伸至第二过滤室22的底端时,所述第二滤罩222和第四滤罩223可以在第二过滤室22内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并且第四滤罩223始终位于第二滤罩222的下方,第二滤罩222与第四滤罩223之间的空腔为过滤的杂质的存储的地方,需要取出杂质时,只需要将第二过滤室22的顶盖拆开,将第二滤罩222沿滑轨上移取出,再将第四滤罩223沿滑轨上移,带动第四滤罩223上的杂质一起移出第二过滤室22,因此更方便的将杂质取出,疏通第二过滤室22。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5所示,所述第二过滤网221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11的密度。

第二过滤网221的密度大于第一过滤网211的密度,不仅起到了二次过滤的作用,而且可以过滤更小的杂质,使进入雨水管道的杂质更小,过滤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一过滤网211和第二过滤网221采用不锈钢过滤网。

第一过滤网211和第二过滤网221采用不锈钢过滤网,可以忍耐雨水环境的酸碱环境,耐腐蚀,使用寿命更长。当第一滤罩212、第三滤罩213、第二滤罩221和第四滤罩22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时,可以忍耐雨水环境的酸碱环境,耐腐蚀,使命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