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在水浴条件下摇晃实验瓶的水浴摇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903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在水浴条件下摇晃实验瓶的水浴摇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水浴条件下摇晃实验瓶的水浴摇床,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以形状锁合的方式夹持被横向放置的实验瓶的夹具的水浴摇床。



背景技术:

水浴摇床是一种温度可控的恒温水浴槽和振荡器相结合的生化仪器,主要适用于各大中院校、医疗、石油化工、卫生防疫、环境监测等科研部门作生物、生化、细胞、菌种等各种液态、固态化合物的振荡培养。

已知的,使用恒温水浴摇床时,都是将实验瓶以竖向方式放置在摇床内,固定实验瓶的方式为通过夹具夹住实验瓶瓶底、或者将实验瓶放置在水浴摇床盖子上的预留孔中、或者上述夹具和预留孔都被使用。在水浴摇床盖子上预留孔不利于水浴摇床整体保温,会增加能耗;单独使用夹具的方式与预留孔的方式相比,保温效果会好一些,这有利于降低能耗。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夹持竖向方式放置的实验瓶的瓶底的夹具在使用时很不方便,原因在于:一方面,为了拿取方便,夹具的高度一般仅到达实验瓶瓶身高度三分之一左右的位置,如果夹具高度过高则会在取出时不便,而在摇床高速摇动过程中,装满液体的实验瓶重心在接近瓶身高度二分之一的位置,因为重心位置与固定高度相差一定距离,会导致实验瓶在摇动过程中发生剧烈晃动,为了避免在摇动过程中实验瓶因互相接触碰撞而破碎,夹具与夹具之间被设置为具有加大的距离,这造成恒温水浴摇床的夹具总数偏少。结果是,当恒温时间长且样品量多时,只能增加恒温水浴摇床的数量或者延长等待时间来完成实验需求。

另一方面夹具固定竖向方式放置的实验瓶的瓶底后,由于实验瓶为竖立放置,为了达到好的恒温效果,用于满足实验要求的水要完全盖过实验瓶,这样不但对水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能耗的浪费。因此现有的恒温水浴摇床夹具的设置,使得现有设备一次性装载量低、能耗高和耗水,给使用者带来了一些不便。

基于此,亟需设计开发一种新型的用于在水浴条件下摇晃实验瓶的水浴摇床。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水浴摇床,借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点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在水浴条件下摇晃实验瓶的水浴摇床,所述水浴摇床包括:水浴箱;振荡电机,所述振荡电机设置在所述水浴箱的底部;摇晃平板,所述摇晃平板连接至所述振荡电机的输出端,以接受来自所述振荡电机的振荡输出而带动实验瓶一起摇晃;设置在所述摇晃平板上的至少一个夹具;其中:所述夹具被构造成以形状锁合的方式夹持被横向放置的实验瓶,其中该夹具包括:瓶口夹持部,其用于接合至该实验瓶的瓶口;瓶底夹持部,其用于接合至该实验瓶的瓶底;瓶身第一夹持部,其用于接合至该实验瓶的瓶身的第一侧;瓶身第二夹持部,其用于接合至该实验瓶的瓶身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分别位于所述瓶身的不同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浴摇床,通过将已有的实验瓶的竖向放置方式改为横向放置方式,从而创造性地满足了水浴摇床的夹具对实验瓶的夹持牢靠度的技术要求。

优选地,所述瓶口夹持部、瓶底夹持部、瓶身第一夹持部、瓶身第一夹持部均被构造为自所述摇晃平板大致竖向向上延伸一定高度的板,其中所述高度大于所述实验瓶的直径。

由此,本新型以简单且低成本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取、放实验瓶的操作便利性从而便于检验人员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瓶身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瓶身第二夹持部被构造为具有与所述瓶身的外轮廓相贴合的内表面。

由此,本新型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实现了夹持部与实验瓶之间牢固的形状锁合。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夹具为12个夹具。

由此,本新型还有利地实现了在一次性夹瓶的数量上的最大化。同时利用实验瓶进行试剂检验的速度会加快,为用户控制了检验成本。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夹具在所述摇晃平板上布置成彼此间对齐的多列。

由此,本新型以简单且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对摇晃平板的有限区域的最大利用。

优选地,所述水浴箱内水浴的高度被设定为高于所述实验瓶的直径同时低于所述实验瓶的高度。

由此,本新型以简单且低成本的方式将水浴的能耗量至少减少了一半,从而实现了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用于水浴摇床的夹具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水浴摇床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水浴摇床的夹具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浴摇床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浴摇床的示例性方案。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附图中的部分构件可在不影响技术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在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附图中”或类似用语不必参考所有的附图或示例。

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下”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且指正常观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零部件与其它零部件区分开。

在附图1-2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带有实验瓶夹具的水浴摇床。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水浴摇床的夹具例如包括:多个自共同底面向上延伸一定高度的多个条板,其中该多个条板的共同底面形成为用于支撑竖向放置的实验瓶的瓶底且该多个条板的内表面被构造成与竖向放置的实验瓶的瓶身侧壁接触。为了进一步加强多个条板的内表面与瓶身侧壁之间的夹持作用,优选地在各个条板之间穿设有用于沿实验瓶的瓶身的径向方向向内张紧的弹性件,从而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各个条板紧密地抵接到瓶身侧壁进而导致牢固地夹持。

进一步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在水浴条件下摇晃实验瓶的水浴摇床的俯视示意图,优选地,该水浴摇床为恒温的。这种水浴摇床包括:水浴箱(为简单起见在图2中未示出);振荡电机,该振荡电机设置在水浴箱的底部,优选地该振荡电机可以是能够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进行驱动的电机;摇晃平板7,该摇晃平板7以直接或间接连接的方式连接至该振荡电机的输出端,以接受来自所述振荡电机的振荡输出而带动实验瓶一起摇晃;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例如该摇晃平板以偏心设置的方式直接连接到振荡电机的输出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摇晃平板可以大致水平的方式连接到振荡电机的输出端。其中,术语“大致水平”是指与水平面的夹具应当在0-15度的角度之间。进一步,如图2所示,还包括设置在该摇晃平板7上的至多6个夹具。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考虑到避免在摇动过程中实验瓶因互相接触碰撞而破碎,夹具与夹具之间应当被设置为具有加大的距离。考虑到实验瓶在该夹具中的倾覆方式,在现有技术中该距离应当是大于整个实验瓶的高度。

根据在图2中示出的现有技术中的水浴摇床,一次可以摆放6个实验瓶。在使用该水浴摇床时,操作人员需要将实验瓶的底部用力挤进该夹具的多个条板中,通过使夹具的多个条板的内表面接触在实验瓶瓶身三分之一的高度位置处来固定实验瓶。为了保证水浴摇床的恒温下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水浴箱内水浴的高度略高于实验瓶高度。举例来说,当实验瓶的高度和底部直径分别为110mm和55mm,恒温的水浴摇床内水浴的高度需要保持在不低于110mm,这导致高的水浴的能耗量,并且不利于节能环保。

与之相比,在附图3-4中示出了根据本新型的用于在水浴条件下摇晃实验瓶的水浴摇床。与现有技术相同,该水浴摇床同样包括:水浴箱;振荡电机,所述振荡电机设置在所述水浴箱的底部;摇晃平板,所述摇晃平板连接至所述振荡电机的输出端,以接受来自所述振荡电机的振荡输出而带动实验瓶一起摇晃;设置在所述摇晃平板上的至少一个夹具。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根据本新型的夹具被构造成以形状锁合的方式夹持被横向放置的实验瓶6,其中该夹具包括:瓶口夹持部1,其用于接合至该实验瓶6的瓶口;瓶底夹持部2,其用于接合至该实验瓶6的瓶底;瓶身第一夹持部3,其用于接合至该实验瓶的瓶身6的第一侧;瓶身第二夹持部4,其用于接合至该实验瓶6的瓶身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分别位于所述瓶身的不同侧。具体在本新型中,如图3-4所示,该第一侧为图示中的上侧,而第二侧则为图示中的下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瓶口夹持部1、瓶底夹持部2、瓶身第一夹持部3、瓶身第一夹持部4以形状锁合的方式接合至瓶口、瓶底、上下瓶身4个点,这使得在水浴摇床的摇动过程中该实验瓶6即使在水浴摇床的摇摆作用下也不会发生松动,从而达到可靠地摇摆实验瓶中的试剂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地,参见附图3可知,其中瓶口夹持部1、瓶底夹持部2、瓶身第一夹持部3、瓶身第一夹持部4均被构造为自摇晃平板大致竖向向上延伸一定高度的板,其中该高度大于实验瓶的直径。该板优选为钢板且能够沿其自身的前后方向或者上下方向上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弹性形变。由此,即使在实验瓶6的尺寸与夹具的容置尺寸大致相等或者稍微大于夹具的容置尺寸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检验人员施加一定的外力将实验瓶6容置在夹具中。同时,由于实验瓶的上方空间对于检验人员来说是开放且可触及的,在需要取出实验瓶时,检验人员直接用手即可将实验瓶6从夹具中直接取出。由此可见,这以简单且低成本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放置和取出实验瓶6的操作便利性从而便于检验人员的操作。

优选地,其中瓶身第一夹持部3和瓶身第二夹持部4被构造为具有与实验瓶6的瓶身的外轮廓相贴合的内表面。由于在水浴摇床的摇摆过程中,对于横向放置的实验瓶6来说,瓶身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是最易于发生晃动的区域。通过将瓶身第一夹持部3和瓶身第二夹持部4的内表面构造为与瓶身的外轮廓相贴合,从而加强了在瓶身两侧的贴合面积从而提升了夹具对实验瓶6的夹持效果。即,这一简单且可靠的方式实现了夹持部与实验瓶之间牢固的形状锁合。

优选地,参见附图4可见,其中在摇晃平板7上布置有12个夹具。更优选地,上述12个夹具在所述摇晃平板上布置成彼此间对齐的多列。这是因为:通过将实验瓶由竖向放置的方式改变为横向放置的方式后,实验瓶6不再可能出现如现有技术中那样的倾覆,因此夹具和夹具之间需要设置加大的距离这一约束条件将不再存在。进一步,通过将夹具以彼此间对齐的多列方式进行布置能够实现对摇晃平板7的有限区域的最大利用。由此可见,在这有利地实现了在一次性夹瓶的数量上的最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次装载量提高了一倍。这使得利用实验瓶进行试剂检验的速度会加快,为用户控制了检验成本。

优选地,在本新型中,水浴箱内水浴的高度被设定为高于实验瓶6的直径同时低于实验瓶6的高度。具体来说,仍以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度和底部直径分别为110mm和55mm的实验瓶为例。在本新型中,恒温水浴摇床内水浴的高度仅仅需要保持在不低于55mm即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将恒温的水浴摇床内水浴的高度保持在不低于110mm相比,这明显以简单且低成本的方式将水浴的能耗量至少减少了一半,从而实现了节能环保。

以上描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标记列表

1瓶口夹持部 5夹具

2瓶底夹持部 6实验瓶

3瓶身第一夹持部 7摇晃平板

4瓶身第二夹持部 10水浴摇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