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920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特别是一种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自面世以来,越来越多的受到消费者的认可,随着水污染问题的严重,净水器开始慢慢普及开来,但也随之暴露出各种问题。例如,现有市场上传统的净水器纯浓水比例为1:3,浓水流量大,对水资源浪费很大,一直是行业中的痛点和难点。又比如,利用浓水对反渗透滤芯进行冲洗,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的浓水流量,但是反渗透膜表面结垢物长期处于高浓度浓液中,不利于其溶解和冲洗,使其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导致用户使用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净水器,降低纯浓水比例,提高反渗透滤芯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水器,包括原水管路、纯水管路、浓水管路和反渗透滤芯,原水管路、纯水管路、浓水管路分别与反渗透滤芯连通,原水管路设有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浓水管路设有浓水电磁阀,浓水管路与原水管路之间设有在制水时将浓水回流至原水管路的浓水回流管路,纯水管路与原水管路之间设有利用纯水冲洗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冲洗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纯水冲洗管路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纯水管路上,纯水冲洗管路上设有在利用纯水冲洗反渗透滤芯时打开并防止原水管路的水经纯水冲洗管路流至纯水管路的冲洗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纯水管路上连接有储存纯水并在利用纯水冲洗反渗透滤芯时提供纯水的储水桶。

进一步的,所述纯水管路上连接有储存纯水的储水桶,储水桶与纯水管路之间设有在利用纯水冲洗反渗透滤芯时断开储水桶的储水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纯水管路上设有后置滤芯,纯水冲洗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在后置滤芯的下游侧。

进一步的,所述浓水回流管路一端连接在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浓水电磁阀的上游侧,浓水回流管路上设有在利用纯水冲洗反渗透滤芯时关闭并防止水从原水管路经浓水回流管路流至浓水管路的回流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控制阀包括回流电磁阀和回流逆止阀,回流电磁阀以脉冲方式开关实现浓水脉冲式回流。

进一步的,所述原水管路上位于增压泵的上游侧设有前置滤芯,前置滤芯位于进水电磁阀的上游侧或下游侧。

进一步的,所述原水管路连接有用于输出由前置滤芯过滤后净水的净水管路,净水管路连接在前置滤芯的下游侧。

进一步的,所述纯水冲洗管路与纯水管路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检测纯水TDS的TDS检测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制水时将浓水回流至原水管路的浓水回流管路,利用浓水回流方案,可以解决传统净水器纯浓水比例高、浓水排放量大的难题,节约用水,但是这样必然带来反渗透滤芯膜前离子浓度偏大,加大了反渗透膜结垢的风险。在用户未使用纯水的期间,将纯水引流至反渗透滤芯的上游侧,利用纯水对反渗透滤芯进行清洗,可以使浓水回流带来的反渗透膜表面结垢物不易溶解排出的问题得到解决,纯水可以有效地稀释反渗透膜表面的结垢物和高浓度溶液,使冲洗效果提高,延长反渗透膜寿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管路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管路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管路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管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原水管路、纯水管路、浓水管路和反渗透滤芯,原水管路、纯水管路、浓水管路分别与反渗透滤芯连通,原水管路设有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浓水管路设有浓水电磁阀,浓水管路与原水管路之间设有在制水时将浓水回流至原水管路的浓水回流管路,纯水管路与原水管路之间设有利用纯水冲洗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冲洗管路。

本实用新型在制水时将浓水回流至原水管路的浓水回流管路,利用浓水回流方案,可以解决传统净水器纯浓水比例高、浓水排放量大的难题,节约用水,但是这样必然带来反渗透滤芯膜前离子浓度偏大,加大了反渗透膜结垢的风险。在用户未使用纯水的期间,将纯水引流至反渗透滤芯的上游侧,利用纯水对反渗透滤芯进行清洗,可以使浓水回流带来的反渗透膜表面结垢物不易溶解排出的问题得到解决,纯水可以有效地稀释反渗透膜表面的结垢物和高浓度溶液,使冲洗效果提高,延长反渗透膜寿命。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具体的管路连接如图1所示。

原水管路2连接在反渗透滤芯1的原水进水口,原水管路2的上游端与外部水源连接,例如自来水,原水管路2上还可以设置前置滤芯21,例如PP棉滤芯、活性炭滤芯、超滤膜等等,原水管路2上设置进水电磁阀22来控制原水进水,在进水电磁阀22的下游侧设置增压泵23。前置滤芯21可以位于进水电磁阀22的上游侧,也可以位于进水电磁阀22的下游侧。

纯水管路3连接在反渗透滤芯1的纯水出水口,纯水管路3上可以设置防止纯水回流至反渗透滤芯1的纯水逆止阀31,同时设有高压开关32,另外纯水管路3上还可以设置后置滤芯33,例如活性炭滤芯等等。纯水管路3的下游端可以连接水龙头。

浓水管路4连接在反渗透滤芯1的浓水出水口,浓水管路4上可以设置浓水电磁阀41,浓水电磁阀41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打开状态,快速排出浓水,降低反渗透滤芯1的浓水出水口的压力,另一种是节流状态,增加反渗透滤芯1的浓水出水口的压力。浓水管路4的下游端可以连通下水道或储水容器。

在本实施例中,纯水冲洗管路5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电磁阀22和增压泵23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纯水管路3上,纯水冲洗管路5上设有在利用纯水冲洗反渗透滤芯1时打开并防止原水管路2的水经纯水冲洗管路5流至纯水管路3的冲洗控制阀。冲洗控制阀可以采用冲洗电磁阀51和冲洗逆止阀52组合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冲洗电磁阀51单独实现,本实施例采用前者。

在本实施例中,纯水冲洗管路5的另一端连接在后置滤芯33的下游侧。实际应用中,只要将纯水冲洗管路5的另一端连接在纯水出水口的下游侧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将纯水冲洗管路5的另一端连接在后置滤芯33的下游侧,是考虑到可以在纯水冲洗管路5与纯水管路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检测纯水TDS的TDS检测器34,这样因为饮用的纯水的TDS和冲洗用纯水的TDS相同,因此通过一个TDS检测器34即可以知道饮用的纯水的TDS和冲洗用纯水的TDS,降低检测成本。可以理解的,TDS检测器34也可以用来检测纯水出水口的纯水质量,因此可以将纯水冲洗管路5的另一端连接在纯水逆止阀31的上游侧。

在本实施例中,浓水回流管路6一端连接在进水电磁阀22和增压泵23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浓水电磁阀41的上游侧,浓水回流管路6上设有在利用纯水冲洗反渗透滤芯1时关闭并防止水从原水管路2经浓水回流管路6流至浓水管路4的回流控制阀。回流控制阀包括回流电磁阀61和回流逆止阀62,回流电磁阀61以脉冲方式开关实现浓水脉冲式回流。使用脉冲回流的方式,能够在不增加反渗透膜的膜前压力的情况下,达到微浓水的目的,从而解决了增压泵23寿命降低的问题和整机噪音增大的问题。浓水回流管路6的一端与纯水冲洗管路5的一端没有前后顺序要求。回流控制阀也可以单独采用回流电磁阀61实现。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以在纯水管路3上连接有储存纯水并在利用纯水冲洗反渗透滤芯1时提供纯水的储水桶35。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相比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在纯水管路3上也连接有储存纯水的储水桶35,但可以不用储水桶35的纯水参与冲洗,因此储水桶35与纯水管路3之间设有在利用纯水冲洗反渗透滤芯1时断开储水桶的储水电磁阀36。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原水管路2连接有用于输出由前置滤芯21过滤后净水的净水管路7,净水管路7连接在前置滤芯21的下游侧。考虑到前置滤芯21与进水电磁阀22的顺序可以互换,当进水电磁阀22位于前置滤芯21的下游侧,则可以将净水管路7连接在进水电磁阀22的上游侧,然后通过进水电磁阀22将冲洗的纯水与净水管路隔开,当进水电磁阀22位于前置滤芯21的上游侧,净水管路7连接在进水电磁阀22的下游侧,则需要在净水管路上设置净水电磁阀来将冲洗的纯水隔断。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也可以在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实施。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