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液循环管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9190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法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浆液循环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燃煤发电、化工、钢铁、纺织、造纸和采矿等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烟气在排放之前需要进行脱硫处理。目前,普遍采用湿法脱硫工艺来处理燃煤产生的烟气,湿法脱硫由于是气液反应,其脱硫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脱硫添加剂利用率高,如用石灰做脱硫剂时,当Ca/S=1.03时,即可达到90%以上的脱硫率。

传统的湿法脱硫吸收塔中,需要向吸收塔底部浆液池中的浆液中通入氧化风以促进脱硫反应,并且也需要将浆池中浆液用循环泵循环输送到脱硫塔顶部的喷淋层,以实现对进入吸收塔内的烟气进行喷淋脱硫。

随着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标准的提高,脱硫塔的脱硫效率逐步受到重视,其中,循环浆液流量是制约脱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循环浆液流量能够有效提高脱硫效率,而现有的浆液循环管路结构通常设有平日不工作的备用循环泵,其浆液循环流量潜能未能完全得到利用,此外,现有技术下的备用泵大多采用与其他循环泵共用管路的形式,备用泵参与脱硫过程时由于管路的流量瓶颈使得泵的性能难以完全得到发挥,如上种种缺陷制约了脱硫效率的提高,使得现有脱硫塔难以满足我国日益提高的二氧化硫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脱硫塔的浆液循环管路结构,能够提升浆液循环流量,从而提高脱硫效率,在个别循环泵出现故障时也能维持浆液循环泵管路的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式解决该技术问题:一种浆液循环管路结构,包括位于吸收塔底部的浆液池,位于吸收塔顶部的喷淋层以及从浆液池连通至吸收塔的循环泵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管路系统包括入口端均与浆液池相连的第一循环泵管路、第二循环泵管路与第三循环泵管路,其中,第一循环泵管路与第二循环泵管路的出口端相连通且交汇于第一汇流管路的入口端,第二循环泵管路与第三循环泵管路的出口端通过截流管路连通且交汇于第二汇流管路的入口端,所述喷淋层设有与第一汇流管路出口端相连的第一喷淋层,与第二汇流管路出口端相连的第二喷淋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二喷淋层设于第一喷淋层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第三循环泵管路均具有相同结构,其从入口端到出口端依次设有第一阀门,循环泵与第二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汇流管路与第二汇流管路具有相同结构,其从入口端与出口端之间设有第三阀门,所述截流管路的入口端与出口端之间设有截流阀。

本实用新型运行时,截流阀关闭,所有泵均参与浆液循环,从而提高了浆液循环流量,脱硫效率也得以提高,当其中一个循环泵发生故障,关闭该循环泵管路,打开截流阀,关闭第二汇流管路,浆液全部流经第一汇流管路在第一喷淋层中进行喷淋,当其中两条循环泵管路发生故障时,打开截流管路,关闭第一汇流管路,浆液全部流经第二汇流管路在第二喷淋层中进行喷淋,从而具有在个别循环泵故障时也能维持浆液循环系统正常运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示意图:

其中:100-第一循环泵管路,101-第二循环泵管路,102-第三循环泵管路,103-第一阀门,104-第二阀门,105-循环泵,110-浆液池,120-吸收塔,130-喷淋层,131-第一喷淋层,132-第二喷淋层,200-第一汇流管路,300-第二汇流管路,400-截流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浆液循环管路结构,包括位于吸收塔120底部的浆液池110,位于吸收塔120顶部的喷淋层130,还包括从浆液池110连通至顶部喷淋层130的循环泵管路系统,该喷淋层130包括第一喷淋层131与第二喷淋层132,该循环泵管路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泵管路100、第二循环泵管路101、第三循环泵管路102,第一循环泵管路100、第二循环泵管路101、第三循环泵管路102的入口端皆与浆液池110相连,其中,第一循环泵管路100的出口端和第二循环泵管路101的出口端相互连通且交汇于第一汇流管路200的入口端,第三循环泵管路102的出口端与第二循环泵管路101的出口端通过截流管路400连通且交汇与第二汇流管路300的入口端,该第一汇流管路200的出口端与第一喷淋层131相连,该第二汇流管路300的出口端与第二喷淋层132相连。

该第一循环泵管路100、第二循环泵管路101、第三循环泵管路102都具有相同的结构,从入口到出口依次设有第一阀门103,循环泵105,第二阀门104,运行时打开第一阀门103与第二阀门104并运行循环泵105将浆液从浆液池110中运送至第一汇流管路200或第二汇流管路300。

该第一汇流管路200与第二汇流管路300结构相同,从入口到出口间设有第三阀门,开启第三阀门后浆液通过汇流管路入喷淋层130进行喷淋。

该喷淋层130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喷淋层131与第二喷淋层132,第二喷淋层132的流量为第一喷淋层131的一半,第二喷淋层132位于第一喷淋层131下方1m处,其中,第一汇流管路200与第一喷淋层131连接,第二喷淋层132与第二汇流管路300连接,浆液进入喷淋层130对烟气进行喷淋脱硫,反应后的浆液再次回流进浆液池110从而完成整个循环过程。

此外,该第一,第二与第三循环泵管路均采用外径为500mm的管道,循环泵105的进口处与出口处分别通过快速接口与同心异径管相连,该同心异径管连接循环泵105的一侧外径为350mm,第一,第二循环泵管路之间的连接通路以及截流管路采用外径为600mm的管道,该截流管路400还包括一个异径管,该异径管连接于第三循环泵管路的一侧外径为500mm。

该浆液循环管路结构运作时,截流管路400关闭,第一,第二循环泵管路通过第一汇流管路200连接至顶部的第一喷淋层131,第三循环泵管路102通过第二汇流管路300连接至顶部的第二喷淋层132,当其中一条循环泵管路的循环泵发生故障时,停用该循环泵管路,关闭第二汇流管路300,打开截流管路400,浆液流经第一汇流管路200在第一喷淋层131中进行喷淋,当其中两条循环泵管路发生故障时,打开截流管路400,关闭第一汇流管路200,浆液流经第二汇流管路300在第二喷淋层132中进行喷淋,达到维持该浆液循环泵管路正常运行的效果,因而,该浆液循环管路结构具有有效的故障应对机制,在三条循环泵管路中的两条故障的情况下依旧能维持正常运行,因此可以将现有技术中平日不运行的备用循环泵也投入参与浆液循环,充分利用了备用循环泵的运行潜能,提高浆液循环流量,并由此提高脱硫率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