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玻片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5786阅读:1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玻片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本制作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载玻片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载玻片架包括底座、矩形立柱和卡盖。使用时卡盖与底座之间夹紧多块载玻片,提起矩形立柱搬运。而在使用中由于叠放的载玻片容易在搬运过程中滑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202502293U公布了专利“一种载玻片架”,包括矩形的底座以及在底座中心位置设置的矩形立柱,同时设有一个卡盖,卡盖的中心位置设有与矩形立柱形状相匹配的通孔,卡盖套接在矩形立柱上,卡盖与底座之间设有多组拉紧装置。可有效防止叠放的载玻片在搬运过程中因滑落而造成损失。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公告号CN202792842U公布了专利“载玻片架”,包括支架,支架的两侧具有立面墙,立面墙上对应设有若干容纳载玻片的具有倾斜角度的凹槽,凹槽的入口处设置有倒角。玻片在倒角的导引下,顺滑的插入到凹槽中,避免了玻片被凹槽的尖角或凸边刮伤的危险。

公告号CN202795868U公布了专利“教学用细胞染色装置”,它是在废液缸上加一载玻片架,该架有底面及四个边,相对的两边折下,卡到的下部废液缸上,另外两相对的边竖起,其一边开第一玻片插口,另一边与之位置对应开第二玻片插口和第三玻片插口,其中第二玻片插口与第一玻片插口高度相同,第三玻片插口在第二玻片插口下部;上述载玻片架的底面开两个条形漏液口。

公告号CN202823648U,公开了专利“一种用于离心的载玻片架”,本实用新型的载玻片架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固定在离心摆架上,离心时保证载玻片架内的载玻片和/或盖片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做离心运动,多余的液体沿水平方向向外经过设有窗口的侧壁b甩出。这个过程就会减少不同位点间的液体干扰防止交叉污染,保证实验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公告号CN203155260U,公开了专利“一种新型病理组织载玻片架”,小支架和大支架均采用耐高温材料制作。小支架为镂空结构,方便载玻片的插入和取下,载玻片插入小支架卡槽后,通过横隔条卡住以防止其滑落。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载玻片架可在不用反复取下载玻片的前提下,完成整个烤片、烘片、染色操作流程,大大提高了病理组织切片染色工作效率。

公告号CN203965217U,公开了专利“一种载玻片染色架”,包括带两拱形梁的载玻片架本体,在载玻片架本体的两拱形梁之间连接一个横梁,并在横梁的中部设置一个竖向的把手。便于将多余的染液甩出,不仅节省染液,而且避免了污染,减轻医务人员清理的麻烦。

公告号CN203842604U,公开了专利“一种载玻片架”,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大批量的载玻片的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本实用新型规范了载玻片的清洗与表面化学处理过程;提高了微阵列基片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公告号CN204396001U,公开了专利“一种新型载玻片架”,前挡板可以使载玻片倾斜靠在后板上,能将载玻片收纳起来进行风干,片干燥完成后,将载玻片按照包装收起来,防止出现载玻片模糊、有压痕的现象,方便实验人员使用,而且既能提高实验效率,又能提高实验精度。

公告号CN204429342U,公开了专利“一种载玻片架”,通过插板形成凹槽,控制总杆控制实现不同角度倾斜,实验人员可合理选择载玻片插入放置角度,避免竖直放置因重力导致盖玻片位移下滑,使细胞、染色体等移位、丢失,影响观察,双耳足外贴可以使下层架耳足和上层载玻片架两侧壁紧密接触,又能轻松取下,起固定上方载玻片架作用,可实现多个载玻片架稳固的垛叠,方便实验,提高效率,节省空间。

公告号CN205462330U公开了专利“一种新型防滑出可锁定载玻片架”使得载玻片在免疫组化抗原修复中不因修复沸腾过程而滑出,保证了免疫组化的良好效果。

公告号CN205931660U公开了专利“防玻片掉落的载玻片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向上按压按压部时,弹簧压缩,挡片每一齿台之间的间距与台阶之间的间距重合,从而能够取出载玻片;当停止按压按压部时,挡片下落,每一齿台与台阶之间的间距重合,从而能够阻挡载玻片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夹紧功能的载玻片架,解决叠放的载玻片在搬运过程中容易滑落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载玻片架,包括:“L”型支架座1、支杆2和支架台3;

所述支架台3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若干个支杆2,支杆2的顶端与“L”型支架座1连接,

所述“L”型支架座1包括:“L”型支架座长臂11、“L”型支架座短臂12、“L”型支架座长卡槽臂13、“L”型支架座短卡槽臂14、“L”型支架座卡槽Ⅰ16和“L”型支架座卡槽Ⅱ17;

所述“L”型支架座1的前侧由“L”型支架座长臂11和“L”型支架座短臂12连接组成,所述“L”型支架座1的后侧由“L”型支架座长卡槽臂13和“L”型支架座短卡槽臂14组成;所述“L”型支架座长卡槽臂13通过“L”型支架座卡槽Ⅰ16与“L”型支架座长臂11连接,所述“L”型支架座短卡槽臂14通过“L”型支架座卡槽Ⅱ17与“L”型支架座短臂12连接;所述“L”型支架座卡槽Ⅰ16与所述“L”型支架座卡槽Ⅱ17之间设有“L”型支架座流水沟15。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台3的上端面前部设有回收槽4。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架座1与支杆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80度。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架座卡槽Ⅰ16和“L”型支架座卡槽Ⅱ17可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架座卡槽Ⅰ16和“L”型支架座卡槽Ⅱ17为弹性材质,能够适合不同厚度的载玻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L”型支架座与支杆相连接,同时在“L”型支架座上设有卡槽和流水沟,卡槽具有一定得弹性,能够适合不同厚度的载玻片,并将其牢固卡住,使得该载玻片架具有夹紧功能,可有效防止叠放的载玻片在搬运过程中因滑落而造成损失,留下的液体集中收集,不会造成周边污染,其结构简单、便于干燥、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L”型支架座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L”型支架座的后视图。

图4为图1中“L”型支架座的俯视图。

图中:1、“L”型支架座;2、支杆;3、支架台;4、回收槽;11、“L”型支架座长臂;12、“L”型支架座短臂;13、“L”型支架座长卡槽臂;14、“L”型支架座短卡槽臂;15、“L”型支架座流水沟;16、“L”型支架座卡槽Ⅰ;17、“L”型支架座卡槽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载玻片架,包括:“L”型支架座1、支杆2和支架台3;

所述支架台3的上端面中部设有若干个支杆2,支杆2的顶端与“L”型支架座1连接,

所述“L”型支架座1包括:“L”型支架座长臂11、“L”型支架座短臂12、“L”型支架座长卡槽臂13、“L”型支架座短卡槽臂14、“L”型支架座卡槽Ⅰ16和“L”型支架座卡槽Ⅱ17;

所述“L”型支架座1的前侧由“L”型支架座长臂11和“L”型支架座短臂12连接组成,所述“L”型支架座1的后侧由“L”型支架座长卡槽臂13和“L”型支架座短卡槽臂14组成;所述“L”型支架座长卡槽臂13通过“L”型支架座卡槽Ⅰ16与“L”型支架座长臂11连接,所述“L”型支架座短卡槽臂14通过“L”型支架座卡槽Ⅱ17与“L”型支架座短臂12连接;所述“L”型支架座卡槽Ⅰ16与所述“L”型支架座卡槽Ⅱ17之间设有“L”型支架座流水沟15。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台3的上端面前部设有回收槽4。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架座1与支杆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180度。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架座卡槽Ⅰ16和“L”型支架座卡槽Ⅱ17可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架座卡槽Ⅰ16和“L”型支架座卡槽Ⅱ17为弹性材质,能够适合不同厚度的载玻片。

当把载玻片卡在“L”型支架座卡槽Ⅰ16和“L”型支架座卡槽Ⅱ17上时,载玻片上面的液体会沿着载玻片向下流,当与“L”型支架座长臂11或“L”型支架座短臂12接触时,载玻片上的液体就会沿着“L”型支架座长臂11或“L”型支架座短臂12直接流淌到“L”型支架座流水沟15内,由于“L”型支架座1与支杆2之间呈现30-180度的夹角,因此,液体会直接流下,而不会沿着支杆2流淌,液体会直接进入支架台3上的回收槽4内。

实施例1

支杆2位于支架台3上端面的中部,在支架台3的上端面前部设有回收槽4,在支杆2的上面设有“L”型支架座1,“L”型支架座1的前侧由“L”型支架座长臂11和“L”型支架座短臂12连接组成,在其后侧由“L”型支架座长卡槽臂13和“L”型支架座短卡槽臂14组成,“L”型支架座长卡槽臂13通过“L”型支架座卡槽Ⅰ16与“L”型支架座长臂11相连接;“L”型支架座短卡槽臂14通过“L”型支架座卡槽Ⅱ17与“L”型支架座短臂12相连接;同时“L”型支架座卡槽Ⅰ16、“L”型支架座卡槽Ⅱ17具有一定得弹性,能够适合不同厚度的载玻片(本实施例以3mm的载玻片为例来说明),并将其牢固卡住。当试验后将带有液体的载玻片放在“L”型支架座卡槽Ⅰ16和“L”型支架座卡槽Ⅱ17上时,液体会沿着玻璃面下流,由于“L”型支架座1与支杆2呈现135度的夹角,故液体直接以抛物线的形式直接被回收槽4回收,而不会四处飞溅,污染其他物品,同时,这种倾角式的暴露干燥时间会比普通单一干燥时间少5分钟,而且没有四处污染。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以上内容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