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光氧催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4074发布日期:2018-06-05 19:1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湿式光氧催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湿式光氧催化设备,用于对车间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分解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生产车间开始采用UV催化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分解处理。具体来说,是通过引风机将车间生产的有机废气吸入分解管道中,通过设置在分解管道中的UV灯具辐射UV光波,使废气中的有机成分得到分解。但是,这种传统的UV催化设备仅能处理废气中的有机物成分,无法有效的去除废气中的粉尘颗粒。此外,传统的UV灯管在长时间工作后,其灯管壁上会附着一层污垢构成的黏性物质,降低了辐射分解效率,必须进行定期拆解清洗,降低了产品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维护人工成本。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光氧催化设备,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式光氧催化设备,能够对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有机废气进行有效的分解和除尘处理,无需经常拆解清洗。

其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湿式光氧催化设备,包括:管体,UV灯管,引风机,喷淋装置和滤网层。所述管体两端开口,所述引风机固定于管体的入口侧、对管体内引风;所述UV灯管和滤网层分别固定于管体内;且所述UV灯管位于管体入口端一侧、所述滤网层位于管体出口端一侧;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所述第一喷淋管伸入管体中、其管口正对UV灯管;所述第二喷淋管伸入管体中、其管口正对滤网层;所述UV灯管包括:环形灯管、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镇流器;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绕匝在环形灯管上,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过导线串联;所述镇流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彼此连接、构成一个电路环路;所述环形灯管的管体内填充汞和惰性气体构成的混合气体;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外分别包裹有一层防水导热硅胶。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废气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管体中。其中的有机组分在UV灯管的辐射下分解。而大颗粒灰尘在经过UV辐射后到达滤网层,粘附在滤网层上。此时喷淋装置启动,分别通过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对UV灯管表面和滤网层喷射水雾。对附着在UV灯管表面和滤网层上的黏性粉尘进行冲洗。通过水雾喷淋过程中的增湿效应,使被冲洗下的粉尘颗粒聚集增大,最后落下达到除尘效果。考虑到传统的UV灯管直接喷淋清洗会出现灯管寿命大幅缩短和光波衰减的问题,故采用上述结构的UV灯。在其工作时:镇流器对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输出高频电流,对穿过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环形灯管产生高能感应电势,使环形灯管内的惰性气体产生雪崩电离效应,并生成等离子体。当该等离子受激原子返回基态时对灯管外产生紫外线辐射光线。相对于传统的UV灯管,上述结构中无电极露出,因此可以直接以喷淋管进行喷淋冲洗。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分别通过包裹防水导热硅胶,能够在水中长时间工作。

优选的是,上述湿式光氧催化设备中: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集水箱和喷水泵,所述管体底部开口导通至集水箱;所述喷水泵安装于集水箱中,且喷水泵连接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集水箱收集从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射出的喷水,通过喷水泵水将集水箱中的积水再次吸入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实现对UV灯管和滤网层的循环喷淋,大幅减少了喷淋装置的用水量。节约了水资源的消耗。

更优选的是,上述湿式光氧催化设备中:所述喷水泵外侧安设有一层滤纱。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滤纱对喷水泵吸入的水进行过滤,防止落入集水箱底部的粉尘被再度吸入喷水泵中,造成喷水泵及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的堵塞。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湿式光氧催化设备中:所述集水箱中设有排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排水泵输出端与过滤器连接。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当集水箱工作了一端时间后,通过启动排水泵将集水箱里的水泵入过滤器,以过滤器对落入集水箱中的粉尘进行收集。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湿式光氧催化设备中:所述过滤器上装有差压报警器。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差压报警器感应过滤器的滤网两侧压差,而差压报警器内部设有计算单元,计算单元内预先写入有阈值;当过滤器的滤网两端压差高于差压报警器内预存的阈值时,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对过滤器的滤网进行更换。

再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湿式光氧催化设备中:所述防水导热硅胶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而所述滤网层采用鲍尔环填料或多面空心球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备。能够对车间生产过程中伴生的废气进行有机物分解处理和粉尘吸附处理,无需经常拆解清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本图中省略了环形灯管与镇流器之间的连接线;

图2为图1中UV灯管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1、管体;3、引风机;5、滤网层;21、环形灯管;22、第一线圈;23、第二线圈;24、镇流器;25、防水导热硅胶;41、第一喷淋管;42、第二喷淋管;43、集水箱;44、喷水泵;45、滤纱;46、排水泵;47、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湿式光氧催化设备,包括:管体1,UV灯管,引风机3,喷淋装置4和滤网层5,所述管体1两端开口,所述引风机3固定于管体1的入口侧、用于对管体1内引风。所述UV灯管2和滤网层5分别固定于管体1内;且所述UV灯管2位于管体1入口端一侧、所述滤网层5位于管体1出口端一侧;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管41,第二喷淋管42;集水箱43和喷水泵44。其中,所述第一喷淋管41伸入管体1中、其管口正对UV灯管;所述第二喷淋管42伸入管体1中、其管口正对滤网层5;所述UV灯管包括:环形灯管21、第一线圈22、第二线圈23和镇流器24;所述第一线圈22和第二线圈23分别绕匝在环形灯管21上,所述第一线圈2和第二线圈3通过导线串联;所述镇流器24,第一线圈2和第二线圈3构成一个电路环路;所述环形灯管1的管体内填充汞和惰性气体构成的混合气体;所述第一线圈22和第二线圈23外分别包裹有一层防水导热硅胶25。所述管体1底部开口导通至集水箱43;所述喷水泵44安装于集水箱43中,且喷水泵44连接第一喷淋管41和第二喷淋管42。所述喷水泵44外侧安设有一层滤纱45。所述集水箱43中还设有排水泵46和过滤器47,所述排水泵46输出端与过滤器47连接。所述过滤器47上装有差压报警器。具体来说,差压报警器安装于过滤器47的滤网两端,用于感应滤网两侧的压差,且差压报警器内部设有计算单元,计算单元内预先写入有阈值;当过滤器两端的压差高于内预存的阈值时,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对过滤器的滤网进行更换。所述防水导热硅胶25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述滤网层5采用鲍尔环填料或多面空心球构成。

实践中,其工作过程如下:

引风机3启动在管体1入口端产生负压,车间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废气在引风机3的作用下进入管体1中。其中的有机组分在UV灯管的辐射下分解。而大颗粒灰尘在经过UV辐射后到达滤网层5,粘附在滤网层5上。此时喷淋装置启动,分别通过第一喷淋管41和第二喷淋管42对UV灯管表面和滤网层5喷射水雾。对附着在UV灯管表面和滤网层5上的黏性粉尘进行冲洗。通过水雾喷淋过程中的增湿效应,粉尘颗粒聚集增大并从管体1中落入集水箱43里,沉积在集水箱43底部。通过喷水泵44将集水箱43中的积水再次吸入第一喷淋管41和第二喷淋管42,实现对UV灯管和滤网层5的循环喷淋。在此过程中,排水泵46将集水箱43里的水泵入过滤器47,以过滤器47对落入集水箱43中的粉尘进行收集。而差压报警器感应过滤器47的滤网两侧压差,当过滤器47的滤网两端的压差高于差压报警器内预存的阈值时,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对过滤器47的滤网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