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池内滤料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3524发布日期:2018-06-22 21:3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池内滤料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池内滤料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循环水用水量和污水排水量也在逐步增加,从而加剧了用水紧张和水质污染。水资源的恶化与短缺已经成为全球问题,而城市水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仍不断遭受污染,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富营养污染充斥着供水水源,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进展,常用的技术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以及综合处理技术。近年来,国家提高了污水排放标准,标准由一级B或二级提高到一级A,由此过滤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污水处理上。目前常用的过滤装置有各种滤池,包括砂滤滤池,滤布滤池,滤料滤池等,其中滤料滤池中用于固定滤料层的上、下固定结构普遍采用孔板,其存在阻力大、压差大的缺点,不利于提高滤料层的过滤效果和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池内滤料固定结构,滤料层的上方采用纤维网格层固定,滤料层的下方采用金属网格层固定,与传统孔板固定结构相比,阻力小、压差小,有利于提高滤料层的过滤和清洗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滤池内滤料固定结构,滤池内设滤料层,滤料层的顶部设滤料上固定层,滤料层的底部设滤料下固定层,滤料下固定层下方的滤池内设反洗布气装置和/或反洗布水装置;所述滤料上固定层为纤维网格层,滤料下固定层为金属网格层。

所述纤维网格层是由纤维束构成的网格结构,纤维束直径2~5mm。

所述金属网格层为不锈钢网格层,不锈钢网格层是由不锈钢钢丝构成的网格结构,不锈钢钢丝直径为2~5mm。

所述纤维网格层、金属网格层的网格形状为矩形、菱形、六边形或八边形,边长为5~20mm。

所述滤料上固定层、滤料层及滤料下固定层由设置在滤池底部的支撑架支撑,支撑架是由架顶平面和多个立柱组成的钢结构件,其中架顶平面为钢格板结构;反洗布气装置的布气管和反洗布水装置的布水管穿设在支撑架中。

所述支撑架表面设防腐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上层的纤维网格层与下层的金属网格层固定滤料层,与常规孔板相比,水阻力小、压差小,更有利于提高滤料层的过滤及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滤池内滤料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纤维/金属网格层的主视图(以矩形网格为例)。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架的主视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架的前视图。

图中:1.滤池 2.纤维网格层 3.滤料层 4.金属网格层 5.支撑架 51.架顶平面 52.立柱 6.反洗布气装置 7.反洗布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滤池内滤料固定结构,滤池1内设滤料层3,滤料层3的顶部设滤料上固定层,滤料层3的底部设滤料下固定层,滤料下固定层下方的滤池1内设反洗布气装置和/或反洗布水装置;所述滤料上固定层为纤维网格层2,滤料下固定层为金属网格层4。

如图2所示,所述纤维网格层2是由纤维束构成的网格结构,纤维束直径2~5mm。

如图2所示,所述金属网格层4为不锈钢网格层,不锈钢网格层是由不锈钢钢丝构成的网格结构,不锈钢钢丝直径为2~5mm。

所述纤维网格层2、金属网格层4的网格形状为矩形、菱形、六边形或八边形,边长为5~20mm。

所述纤维网格层2、滤料层3及金属网格层4由设置在滤池1底部的支撑架5支撑,如图3a、3b所示,支撑架5是由架顶平面51和多个立柱52组成的钢结构件,其中架顶平面51为钢格板结构;反洗布气装置6的布气管和反洗布水装置7的布水管穿设在支撑架5中。

所述支撑架5表面设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中,滤池1为常规滤料滤池,反洗布气装置7另外连接反洗风机,反洗布水装置8另外连接反洗水泵,用于对滤池进行水洗、气洗或水气联合反洗。

常规滤料滤池中,滤料层的上、下固定结构常采用孔板,本实用新型在滤料层4之上采用纤维网格层3,在滤料层4之下采用金属网格层5,由纤维束或金属丝构成的网格结构在有效固定滤料的同时,还具有阻力小、压差小的优点。

反洗布气装置6、反洗布水装置7用于在滤池1清洗时在滤池1有效面积内均匀布气/布水,进行反洗,该技术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述滤池1用重力式过滤原理,当打开滤池1进水阀门后,污水由布水槽均匀分布到滤池1内,通过滤料层4过滤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并且可以辅助去除总磷、总氮等。滤池1工作一定时间以后,滤料层4的截污量达到一定量,滤池1需要进行清洗,清洗方式为水洗、气洗或水气联合反洗,清洗后的滤池1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