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575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苯、甲醛为代表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主要来源于装饰、建筑等材料中大量使用的化工原料,如涂料、墙面漆等。VOCs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已确定苯等化合物为致畸致癌物质。脱除室内VOCs的研究意义重大。

现有空气进化装置多为去除VOCs空气净化器,对苯系有机物有部分净化效果。但不能彻底净化苯、甲醛等有机物。如想处理苯系污染物,需要用改性活性炭,臭氧,光触媒技术,化学药剂等等。然而,光触媒技术由于受反应条件的限制和光触媒实际是链式反应,造成分解有毒有害气体说产生的中间气体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净化装置,本装置利用等离子催化技术除去空气中所含的VOCs,通过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效应,提高了除VOCs效率,避免光触媒技术所造成的二次污染,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一种空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本装置由除尘器1、催化反应器2和尾气吸收装置3组成;如图2所示,除尘器1由进气口1-1、第一出尘口1-2、第二出尘口1-3、除尘网1-4、第一档板1-5、第二档板1-6、第三档板1-7和风机1-8组成;第一档板1-5和第三档板1-7与除尘器1的上壁和侧壁相连;第二档板1-6与除尘器1的下壁和侧壁相连:除尘器1的上壁和侧壁相连;第二档板1-6与除尘器1的下壁和侧壁相连;除尘网1-4与第一档板1-5、第二档板1-6和除尘器1侧壁连接,过滤第一档板1-5、第二档板1-6和除尘器1侧壁所围成的风道中的气体;

如图3、4、5所示,催化反应器2由进风口2-1、阻尘板2-2、集水管2-3、催化板2-4、集水口2-5、电极2-6和排风口2-7组成;催化板2-4为连续的v字形设计,在v字的最底部与集水管2-3的集水口2-5相连接;每条v字形的最底部直线上与2-10根等间距排列的集水管2-3,上下相邻的两块催化板2-4分别与两侧不同的侧壁相连接,催化板2-4与催化反应器2的内壁围成蛇形风道;催化板2-4上固定有催化剂,催化反应器2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电极2-6;电极2-6内侧设有电极防护板2-8;

如图6所示,尾气吸收装置3包括气体缓冲装置3-1和碱液吸收槽3-2,排风口2-7通过管路依次与缓冲装置3-1和碱液吸收槽3-2连接。

风机1-8启动,空气由进气口1-1进入,通过过滤、重力沉降作用除去空气中的粉尘和杂物;通过打开第一出尘口1-2、第二出尘口1-3上的塞子去除粉尘和杂物,经过过滤后的空气沿催化板2-4与催化反应器2的内壁围成蛇形风道,逐层上升;在电极2-6放电形成的等离子体与催化板2-4上催化剂结合协同效应下除去空气中的含有的VOCs。此过程中苯系有机物分解生成的水进入集水口2-5沿集水管2-3流至催化反应器2底部排出。除去VOCs空气上升至最上层时遇到阻尘板2-2除去气流带来的催化剂颗粒。为防止倒吸,去除VOCs的空气进入缓冲装置3-1后碱液吸收槽3-2,最终排出。

有益效果

通过以上设计通过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效应大幅度提高了除VOCs的效率,同时避免了光触媒技术产生的二次污染气体,且设备简单易于清洗维修。

附图说明

图1空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净化装置图。

图2除尘器1结构图。

图3催化反应器2结构图。

图4催化反应器2A-A剖面图。

图5催化反应器2B-B剖面图。

图6尾气吸收装置3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空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净化装置,如图1所示,本装置由除尘器1、催化反应器2和尾气吸收装置3组成;如图2所示,除尘器1由进气口1-1、第一出尘口1-2、第二出尘口1-3、除尘网1-4、第一档板1-5、第二档板1-6、第三档板1-7和风机1-8组成;第一档板1-5和第三档板1-7与除尘器1的上壁和侧壁相连;第二档板1-6与除尘器1的下壁和侧壁相连:除尘器1的上壁和侧壁相连;第二档板1-6与除尘器1的下壁和侧壁相连;除尘网1-4与第一档板1-5、第二档板1-6和除尘器1侧壁连接,过滤第一档板1-5、第二档板1-6和除尘器1侧壁所围成的风道中的气体;

如图3、4、5所示,催化反应器2由进风口2-1、阻尘板2-2、集水管2-3、催化板2-4、集水口2-5、固定电极2-6和排风口2-7组成;催化板2-4为连续的v字形设计,在v字的最底部与集水管2-3的集水口2-5相连接;每条v字形的最底部直线上与2-10根等间距排列的集水管2-3,上下相邻的两块催化板2-4分别与两侧不同的侧壁相连接,催化板2-4与催化反应器2的内壁围成蛇形风道;催化板2-4上固定有催化剂,催化反应器2相对的侧壁上分别固定电极2-6;固定电极2-6内侧设有电极防护板2-8;

气吸收装置3包括气体缓冲装置3-1和碱液吸收槽3-2,排风口2-7通过管路依次与缓冲装置3-1和碱液吸收槽3-2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催化板2-4下壁上固定有催化剂。

催化板2-4下壁固定有催化剂可以有效避免发生的水对催化剂的影响,气体具有向上与上一层催化板2-4下壁接触更为充分。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每条v字形的最底部直线上与2根等间距排列集水管2-3。

集水管2-3数量太多会出现气体走“捷径”,不利于去除。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每条v字形的最底部直线上与2根等间距排列集水管2-3。

如上所述,已经在上面具体地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或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或替换,而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