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旋杆式手动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6567发布日期:2018-08-04 11:4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内螺旋杆式手动移液器,属于化学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移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仪器,一般作为称量转移确定量液体的设备。是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常用的仪器,也是化学实验室必备的仪器。

移液器可以大体可以分为定量移液器和移液管两种。其中移液管可以根据移液管上的刻度移取自己所需要的液体体积。一般移液管的使用需要洗耳球的配合才能完成吸液的过程。但洗耳球不是一种可以定量的设备,所以在吸液过程中往往会过多或过少,或在移液的过程中漏气而导致移液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普通移液器在定量移液时因为仪器误差而造成的偏多或偏少的状况,以及在转移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漏液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螺旋杆式手动移液器,使移液的过程更精准更方便,包括移液螺母、移液腔、螺纹、连接头、移液杆、活塞、移液管、移液嘴,移液腔、移液管、移液嘴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移液螺母嵌套在移液腔内,可以自由旋转,移液螺母的顶端位于移液腔外;移液螺母的空腔内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移液螺母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头连接移液杆,移液杆的下端与活塞连接,活塞与移液腔的内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移液腔、移液管、移液嘴为一个整体;移液腔的直径大于移液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移液器的材质为玻璃,活塞6的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螺旋杆式手动移液器的使用过程:旋转移液活塞,带动连接头及连接杆使活塞上移,在移液腔内形成负压,使液体可以吸上来;完成吸液过程。移液螺母内壁的螺纹为连接头的移动路径,连接头的运动为被动运动,随着移液螺母的旋转连接头与螺纹发生相对运动,并存在向上的移动,从而实现拉动活塞的上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动移液器的连接头及连接杆的活动区间范围为移液螺母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会出现仪器某部分突出或凹陷。移液腔的直径远大于移液管的直径,使活塞移动较小的距离就可以获得较大的体积,角粗的移液腔更方便移液器的拿取。

(2)本实用新型所述移液器的主要材质为玻璃,活塞的主要材质为橡胶,提供更好的密闭性,连接头,连接杆和活塞位置相对固定三者的运动方向一致。

(3)本实用新型所述移液器的操作方式仅仅为旋转移液螺母,螺母带动活塞变化的体积转移成移取液体的体积,活塞良好的密闭性,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所述移液器的操作方式为手动操作,取液的体积由操作者确定,给取液操作更大的灵活性移液器转移液体的体积是由移液螺母的旋转程度控制的,定量旋转的操作精度高于非定量吸气的精度,更容易完成确定量液体的吸取,整体的密闭性不用发生在操作过程中,漏液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移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液螺母;2-移液腔;3-螺纹;4-连接头;5-连接杆;6-活塞;7-移液管;8-移液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内螺旋杆式手动移液器,包括移液螺母1、移液腔2、螺纹3、连接头4、移液杆5、活塞6、移液管7、移液嘴8,移液腔2、移液管7、移液嘴8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移液螺母1嵌套在移液腔2内,可以自由旋转,移液螺母1的顶端位于移液腔2外;移液螺母1的空腔内设有连接头4,连接头4与移液螺母1通过螺纹3连接;连接头4连接移液杆5,移液杆5的下端与活塞6连接,活塞6与移液腔2的内壁接触(如图1、2所示)。

本实施例所述移液腔2、移液管7、移液嘴8为一个整体;移液腔2的直径大于移液管7的直径。

本实施例所述移液器的材质为玻璃,活塞6的材质为橡胶。

下面结合具体使用方法对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进一步详细说明,

(1)如图1所示安装完成移液器并清洗干净,了解移液管部分的刻度和量程,确定将要移取液体的体积。

(2)准备好将要移取的液体,把移液器的移液嘴8插入液面以下,顺时针转动移液螺母1,使活塞6向上移动,开始吸取液体。

(3)将要到达预计的体积的刻度时放慢旋转速度,到达预计刻度时停止旋转,提出移液器开始转移液体。

(4)转移至盛放液体的容器上,反方向旋转移液螺母1,放出液体,待液体完全排出后移液完成,清洗并干燥移液器。

这是本实用新型经常使用的实验操作,并非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