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乳化功能的锡膏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9599发布日期:2018-07-07 09:2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具有乳化功能的锡膏搅拌器。



背景技术:

在锡膏的混炼过程中,需要使用锡膏搅拌器来进行充分搅拌,对于特殊需求下,还需对锡膏搅拌过程中进行乳化。现有锡膏的搅拌乳化设备如专利号为CN201621483882.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锡膏乳化装置》(公开日20170718),其搅拌桨采用沿轴向布置的多个搅拌桨叶设计,存在搅拌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双搅拌轴设计,搅拌效果好,结构紧凑的具有乳化功能的锡膏搅拌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乳化功能的锡膏搅拌器,包括有机体以及安装于机体上的搅拌装置、乳化装置,所述乳化装置包括乳化轴、乳化电机以及乳化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框式搅拌机构以及折叶搅拌机构,框式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轴以及驱动第一搅拌轴转动的第一搅拌驱动组件,第一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框,搅拌框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拌轴上的框体,框体的两个纵向搅拌臂外侧设有侧向刮壁板,框体的底部搅拌臂外侧设有底部刮壁板,框体的两个纵向搅拌臂内侧沿纵向分布有若干横向延伸的、板状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沿其宽度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折叶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搅拌轴以及驱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的第二搅拌驱动组件,第二搅拌轴上设有沿纵向分布的若干搅拌桨叶,搅拌桨叶包括中心套接套筒,中心套接套筒径向延伸出有两片相对布置的、板状的搅拌叶本体,搅拌叶本体沿其宽度方向成倾斜布置,所述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为空心轴,第二搅拌轴穿设于第一搅拌轴上,乳化轴穿设于第二搅拌轴中,框体的底部搅拌臂中心设有空心环,乳化头正对空心环位置,所述搅拌桨叶与搅拌框的搅拌叶片沿纵向成交替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式搅拌机构实现刮壁以及搅拌,折叶搅拌机构的第二搅拌轴穿设于第一搅拌轴中,折叶搅拌机构的搅拌桨叶和框式搅拌机构的搅拌叶片形成多重搅拌,达到良好的搅拌效果,另外,乳化轴穿设在第二搅拌轴中,第二搅拌轴穿设于第一搅拌轴中,结构紧凑。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纵向搅拌臂为板状,框体的纵向搅拌臂沿其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框体的底部搅拌臂包括分设于空心环两侧的、板状的底部搅拌板体,两个底部搅拌板体在长度方向上呈V形布置,两个底部搅拌板体在宽度方向上呈夹角布置。该结构设计下,框体的纵向搅拌臂倾斜的板状设计下,搅拌阻力小,搅拌效果好;同时底部搅拌臂的结构设计下,能够实现很好的搅拌效果。

优选的,所述乳化头包括同轴转动配合的定子和转子,定子安装于第二搅拌轴下端,定子包括圆环状的套环,套环正对空心环,套环下端沿轴向凸设有凸齿,各个凸齿沿着周向分布围成圆环状,转子安装于乳化轴上,转子置于套环的凸齿围成的圆环内,转子和凸齿围成的圆环转动配合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乳化搅拌间隙,转子上具有沿周向分布的若干顶块,顶块的外缘面与凸齿的内缘面间隙配合构成乳化搅拌间隙,所述顶块上设有弹性片,弹性片一端固定于顶块上,弹性片另一端为弹性悬置端,弹性片的弹性悬置端可沿凸齿围成的圆环内缘面弯曲顺延并弹性抵靠于凸齿的内缘面上。该结构设计下,转子转动,顶块和凸齿配合达到对锡膏进行研磨乳化,顶块上带弹性片,弹性片抵靠在凸齿上,能够达到更好的研磨效果,从而提高乳化效果。

优选的,所述顶块的外缘面上凹设有口大、底小的V形槽,V形槽底部具有圆柱状铰接孔,所述弹性片的固定端设有圆柱状的铰接柱,弹性片置于V形槽内,弹性片的铰接柱插于V形槽的圆柱状铰接孔内构成弹性片在V形槽内可摆动,弹性片与V形槽侧壁抵触止挡配合,弹性片的弹性悬置端伸出V形槽的口部,所述圆柱状铰接孔轴向一端封闭,圆柱状铰接孔轴向另一端为供铰接柱插入的插口,所述转子底部固定有与转子形状适配的盖板,盖板盖于圆柱状铰接孔的插口实现将弹性片的铰接柱限制在圆柱状铰接孔内。该结构设计下,弹性片在V形槽内可摆动,使得弹性片与凸齿的配合更为可靠,弹性片采用插装构成铰接连接,连接结构简单,弹性片的安装方便以及牢固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具有乳化功能的锡膏搅拌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搅拌桨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乳化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转子爆炸视图(弹性片为自由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乳化功能的锡膏搅拌器,包括有机体1以及安装于机体1上的搅拌装置、乳化装置,所述乳化装置包括乳化轴2、乳化电机3以及乳化头4,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框式搅拌机构5以及折叶搅拌机构6,框式搅拌机构5包括第一搅拌轴51以及驱动第一搅拌轴51转动的第一搅拌驱动组件,第一搅拌轴51上安装有搅拌框52,搅拌框52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搅拌轴51上的框体,框体的两个纵向搅拌臂521外侧设有侧向刮壁板522,框体的底部搅拌臂523外侧设有底部刮壁板524,框体的两个纵向搅拌臂521内侧沿纵向分布有若干横向延伸的、板状的搅拌叶片525,搅拌叶片525沿其宽度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折叶搅拌机构6包括第二搅拌轴61以及驱动第二搅拌轴61转动的第二搅拌驱动组件,第二搅拌轴61上设有沿纵向分布的若干搅拌桨叶62,搅拌桨叶62包括中心套接套筒621,中心套接套筒621径向延伸出有两片相对布置的、板状的搅拌叶本体622,搅拌叶本体622沿其宽度方向成倾斜布置,所述第一搅拌轴51和第二搅拌轴61为空心轴,第二搅拌轴61穿设于第一搅拌轴51上,乳化轴2穿设于第二搅拌轴61中,框体的底部搅拌臂526中心设有空心环5261,乳化头4正对空心环5261位置,所述搅拌桨叶62与搅拌框的搅拌叶片525沿纵向成交替布置。框式搅拌机构实现刮壁以及搅拌,折叶搅拌机构的第二搅拌轴穿设于第一搅拌轴中,折叶搅拌机构的搅拌桨叶和框式搅拌机构的搅拌叶片形成多重搅拌,达到良好的搅拌效果,另外,乳化轴穿设在第二搅拌轴中,第二搅拌轴穿设于第一搅拌轴中,结构紧凑。第一搅拌驱动组件和第二搅拌驱动组件均可采用电机配合伞齿轮副实现驱动,

其中,所述框体的纵向搅拌臂521为板状,框体的纵向搅拌臂521沿其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框体的底部搅拌臂523包括分设于空心环5261两侧的、板状的底部搅拌板体,两个底部搅拌板体在长度方向上呈V形布置,两个底部搅拌板体在宽度方向上呈夹角布置。框体的纵向搅拌臂倾斜的板状设计下,搅拌阻力小,搅拌效果好;同时底部搅拌臂的结构设计下,能够实现很好的搅拌效果。

为提高乳化效果,所述乳化头4包括同轴转动配合的定子41和转子42,定子41安装于第二搅拌轴61下端,定子41包括圆环状的套环411,套环411正对空心环,套环411下端沿轴向凸设有凸齿412,各个凸齿412沿着周向分布围成圆环状,转子42安装于乳化轴2上,转子42置于套环411的凸齿围成的圆环内,转子42和凸齿412围成的圆环转动配合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构成乳化搅拌间隙,转子42上具有沿周向分布的若干顶块421,顶块421的外缘面与凸齿412的内缘面间隙配合构成乳化搅拌间隙,所述顶块421上设有弹性片422,弹性片422一端固定于顶块421上,弹性片422另一端为弹性悬置端,弹性片422的弹性悬置端可沿凸齿412围成的圆环内缘面弯曲顺延并弹性抵靠于凸齿412的内缘面上。转子转动,顶块和凸齿配合达到对锡膏进行研磨乳化,顶块上带弹性片,弹性片抵靠在凸齿上,能够达到更好的研磨效果,从而提高乳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顶块421的外缘面上凹设有口大、底小的V形槽4211,V形槽4211底部具有圆柱状铰接孔4212,所述弹性片422的固定端设有圆柱状的铰接柱4221,弹性片422置于V形槽4211内,弹性片422的铰接柱4221插于V形槽4211的圆柱状铰接孔4212内构成弹性片在V形槽内可摆动,弹性片422与V形槽侧壁抵触止挡配合,弹性片422的弹性悬置端伸出V形槽4211的口部,所述圆柱状铰接孔4212轴向一端封闭,圆柱状铰接孔4212轴向另一端为供铰接柱插入的插口,所述转子42底部固定有与转子形状适配的盖板423,盖板423盖于圆柱状铰接孔的插口实现将弹性片的铰接柱限制在圆柱状铰接孔内。弹性片在V形槽内可摆动,使得弹性片与凸齿的配合更为可靠,弹性片采用插装构成铰接连接,连接结构简单,弹性片的安装方便以及牢固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