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1407发布日期:2018-07-07 09:4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不同出水结构的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用品在不断的追求多样化与特性化,因此各种出水功能的出水装置应运而生,但多是气泡水或按摩水等形态。传统的出水装置,如水龙头或花洒,其出水形状基本上都是实心圆形水流或者片状水流。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0920181621.9公开的一种中空出水装置,包括主体及连接于主体上的进水管,而主体前部形成出水口,其中在出水口中设有分水体与套筒,套筒套置于分水体中,二者之间形成环形出水间隙。该装置只有单纯的环形出水结构,且出水形状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不同结构的出水装置,在中空水的基础上,中间补充中心喷水口,水花更加饱满,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包括具有一出水面盖的进水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该出水面盖上的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及第三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及第三喷头均包括外壳体及设置在该外壳体内的喷芯,所述外壳体与喷芯围合形成一环形喷水口,所述喷芯上开设有中心喷水口;

所述第一喷头的喷芯上的中心喷水口为多个间距设置的细孔;

所述第二喷头的喷芯上还设有对应其中心喷水口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插设有柱塞,柱塞与中心喷水口形成一出水间隙;

所述第三喷头的喷芯上还设有第一螺旋进水口,所述第一螺旋进水口连接中心喷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及第三喷头的喷芯上均还设有第二螺旋进水口,该第二螺旋进水口与环形喷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喷头的中心喷水口呈内宽外窄的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喷头的中心喷水口呈内宽外窄的喇叭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喷头的外壳体的内壁呈内宽外窄的喇叭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喷头的喷芯在正对中心喷水口的位置为封堵设置,所述第三喷头的喷芯上设有多个呈放射状分布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上开设有贯通中心喷水口的开口,进而形成第一螺旋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喷头的中心喷水口呈内窄外宽的喇叭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喷头的外壳体的内壁具有一台阶部,在该台阶部上还形成有弧形导流槽。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出水面盖上设置不同结构的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及第三喷头,在中空水的基础上,中间补充中心喷水口,水花更加饱满,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同时具有不同的出水方式,且结构简单、整体体积小、重量轻且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出水装置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出水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出水装置截面示意图一;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出水装置截面示意图二;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出水装置的第一喷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出水装置的第一喷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出水装置的第二喷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8所示为实施例中出水装置的第二喷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9所示为实施例中出水装置的第三喷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实施例中出水装置的第三喷头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出水装置,包括具有一出水面盖2的进水壳体1,所述出水面盖2密封螺接于进水壳体1上。还包括设置在该出水面盖2上的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20及第三喷头30,所述第一喷头10、第二喷头20及第三喷头30均包括外壳体及设置在该外壳体内的喷芯,所述外壳体与喷芯围合形成一环形喷水口,由该环形喷水口喷出中空水花;所述喷芯上开设有中心喷水口,该中心喷水口喷出的水花位于环形喷水口喷出水花内;具体结构如下:

参照图5、图6所示,所述第一喷头10的外壳体11与喷芯12围合形成一环形喷水口13,喷芯12还设有由三个倾斜缺口121组成的第二螺旋进水口,该第二螺旋进水口与环形喷水口13连接,所述外壳体21的内壁具有一台阶结构111。所述第一喷头10的喷芯12上的中心喷水口为三个呈间距设置的细孔,该细孔14呈内宽外窄的锥形结构,进而形成雾化孔;该第一喷头10的出水结构为外围为中空环形出水水花,在该中空环形出水水花内进行喷雾出水。进一步的,喷芯12的中心喷水口的细孔14设置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再详述。

参照图7、图8所示,所述第二喷头20的外壳体21与喷芯22围合形成一环形喷水口24,喷芯22还设有由三个倾斜缺口221组成的第二螺旋进水口,该第二螺旋进水口与环形喷水口24连接。所述第二喷头20的外壳体21的内壁呈内宽外窄的喇叭形结构211。该喇叭形结构211相对于第一喷头10的外壳体11的台阶结构111,具有一导流作用,使得由环形喷水口24喷出的水花的速度较大,力度较大。

所述第二喷头20的喷芯22上还设有对应其中心喷水口24的导向孔(未示出),所述导向孔内插设有柱塞23,柱塞23与中心喷水口24形成一出水间隙,从而喷出颗粒水珠。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喷头20的中心喷水口24呈内宽外窄的喇叭形结构,使得由该中心喷水口24喷出的颗粒水珠所形成的中空出水柱的力度及水花发散角度均增大。该第二喷头20的出水结构为外围为中空环形出水水花,在该中空环形出水水花内喷出颗粒水珠。

参照图9、图10所示,所述第三喷头30的外壳体31与喷芯32围合形成一环形喷水口33,喷芯32还设有由三个倾斜缺口321组成的第二螺旋进水口,该第二螺旋进水口与环形喷水口33连接。所述第三喷头30的外壳体31的内壁具有一台阶部,在该台阶部上还形成有弧形导流槽311,弧形导流槽311连接第二螺旋进水口,水流经第二螺旋进水口导向形成旋转水流,再经弧形导流槽311导向,相对于第一喷头10和第二喷头20的结构,能够保持住旋转的水流,使得旋转更为明显。

所述第三喷头30的喷芯32上还设有第一螺旋进水口,所述第一螺旋进水口连接中心喷水口34,进而形成一螺旋出水柱。进一步的,该第一螺旋进水口的组成结构如下:所述第三喷头30的喷芯32在正对中心喷水口34的位置为封堵设置,所述第三喷头30的喷芯32上设有三个呈放射状分布的弧形凹槽322(在其他实施例中,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所述弧形凹槽322的上开设有贯通中心喷水口34的开口323,进而形成第一螺旋进水口。水流经弧形凹槽322的导向形成旋转水流,再经开口323流至中心喷水口34。

所述第三喷头30的中心喷水口34呈内窄外宽的喇叭形结构,旋转水流经该喇叭形结构的中心喷水口34喷出,形成旋转的喷雾。该第三喷头30的出水结构为外围为中空环形出水水花,在该中空环形出水水花内进行旋转喷雾。

出水面盖上设置不同结构的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及第三喷头,在中空水的基础上,中间补充中心喷水口,水花更加饱满,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同时具有不同的出水方式,且具有结构简单、整体体积小、重量轻且成本低等特点。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