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监测用污水多层次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2501发布日期:2018-07-04 00:40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监测用污水多层次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是一种水质监测用污水多层次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

在对污水的水质监测时,经常需要对水质进行取样进行分析,取样时污水中含有大量颗粒性杂物,从而导致分析影响分析结构,所以需对不溶性的杂质进行滤除,现有的滤除装置滤除效果差且清理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监测用污水多层次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质监测用污水多层次过滤装置,包括底座、第一驱动电机、过滤筒A、过滤筒B、冲洗泵、次级滤板和精细滤箱,所述底座的上侧设有凹槽,底座的凹槽上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块,位于左右两侧的导向块之间滑动安装有滑块,导向块的一端与滑块的内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块的下侧焊接有滑框,滑框的下侧滑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且第一驱动电机的上端过盈配合安装有凸轮,凸轮的外圆与滑框的左侧面相接触。

所述滑块上表面设有过滤箱,过滤箱与滑块的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的上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向下且穿进过滤箱内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过盈配合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A和从动齿轮B,从动齿轮A和从动齿轮B的轮芯处均过盈配合安装有连接轴,位于左右两侧的连接轴下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过滤筒A和过滤筒B,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左右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内部设有轴承,且过滤筒A和过滤筒B的下端转动安装在转动座上,所述过滤箱内部还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次级滤板,次级滤板为倒“V”型,所述过滤箱的后侧内壁还固定安装有冲洗泵,冲洗泵的进水管穿出过滤箱并位于过滤箱的后侧,冲洗泵的下侧出水口上螺纹连接有冲洗头,冲洗头为Y型且位于次级滤板的正上方,所述过滤箱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出渣口,出渣口与过滤箱内部的次级滤板左右两端相连。

所述次级滤板的下侧设有导液板,导液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过滤箱的内壁上,出渣口的下方设有精细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右侧还开有出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块为矩形块且导向块的表面光滑无毛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内部开有与导向块相适配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筒A和过滤筒B上部分为开口状且过滤筒A和过滤筒B表面均匀开有若干组滤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孔为圆形滤孔且圆形滤孔的直径为7-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箱的左右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规格型号完全相同且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伸入过滤箱内部并分别位于过滤筒A和过滤筒B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次级滤板表面均匀开有若干组圆形滤孔且圆形滤孔的直径为3-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精细滤箱的底部设有滤网,滤网孔径为2-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过滤时,通过过滤箱的左右滑动大大提高了污水在精细滤箱中过滤的速度,过滤完成后可通电使冲洗泵开始工作并打开出渣口,通过冲洗的方式将次级滤板上的残留杂质从出渣口中冲出,从而有效避免次级滤板上杂质过多导致次级滤板上的滤孔堵塞,同时通过冲洗的方式使清理更加方便,通过上述三种过滤方式,实现多层次过滤,彻底过滤掉污水中的颗粒状杂质,从而使污水检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质监测用污水多层次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水质监测用污水多层次过滤装置中齿轮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水质监测用污水多层次过滤装置中精细滤箱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导向块、3-滑块、4-弹簧、5-滑框、6-第一驱动电机、7-凸轮、8-过滤箱、9-第二驱动电机、10-主动齿轮、11-从动齿轮A、12-从动齿轮B、13-连接轴、14-过滤筒A、15-过滤筒B、16-第一进料管、17-第二进料管、18-滤孔、19-转动座、20-冲洗泵、21-冲洗头、22-次级滤板、23-出渣口、24-导液板、25-精细滤箱、26-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水质监测用污水多层次过滤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驱动电机6、过滤筒A14、过滤筒B15、冲洗泵20、次级滤板22和精细滤箱25,所述底座1的上侧设有凹槽,底座1的凹槽上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向块2,导向块2为矩形块且导向块2的表面光滑无毛刺,位于左右两侧的导向块2之间滑动安装有滑块3,滑块3的左右两侧内部开有与导向块2相适配的滑槽,导向块2的一端与滑块3的内部之间连接有弹簧4,所述滑块3的下侧焊接有滑框5,滑框5的下侧滑动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内部为空心结构且底座1的内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且第一驱动电机6的上端过盈配合安装有凸轮7,凸轮7的外圆与滑框5的左侧面相接触。

所述滑块3上表面设有过滤箱8,过滤箱8与滑块3的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8的上侧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向下且穿进过滤箱8内部,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下端过盈配合安装有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的左右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A11和从动齿轮B12,从动齿轮A11和从动齿轮B12的轮芯处均过盈配合安装有连接轴13,位于左右两侧的连接轴13下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过滤筒A14和过滤筒B15,过滤筒A14和过滤筒B15上部分为开口状且过滤筒A14和过滤筒B15表面均匀开有若干组滤孔18,滤孔18为圆形滤孔且圆形滤孔的直径为7-8mm,从而滤出大部分颗粒较大的残渣,所述过滤箱8的左右两侧均嵌入安装有第一进料管16和第二进料管17,第一进料管16和第二进料管17规格型号完全相同且第一进料管16和第二进料管17伸入过滤箱8内部并分别位于过滤筒A14和过滤筒B15的上方,所述过滤箱8的内部左右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转动座19,转动座19内部设有轴承,且过滤筒A14和过滤筒B15的下端转动安装在转动座19上,所述过滤箱8内部还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次级滤板22,次级滤板22为倒“V”型,次级滤板22表面均匀开有若干组圆形滤孔且圆形滤孔的直径为3-4mm,所述过滤箱8的后侧内壁还固定安装有冲洗泵20,冲洗泵20的进水管穿出过滤箱8并位于过滤箱8的后侧,冲洗泵20的下侧出水口上螺纹连接有冲洗头21,冲洗头21为Y型且位于次级滤板22的正上方,所述过滤箱8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出渣口23,出渣口23与过滤箱8内部的次级滤板22左右两端相连。

所述次级滤板22的下侧设有导液板24,导液板2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过滤箱8的内壁上,出渣口23的下方设有精细滤箱25,精细滤箱25的底部设有滤网,滤网孔径为2-3mm,从而进一步起到过滤的作用,所述过滤箱8的底部右侧还开有出水口2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先将污水从第一进料管16和第二进料管17分别接入到过滤箱8的内部,由于过滤筒A14和过滤筒B15上部分为开口状从而使污水分别流入到过滤筒A14和过滤筒B15中,然后通电使第二驱动电机9开始转动,第二驱动电机9带动主动齿轮10开始转动,由于主动齿轮10的左右两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A11和从动齿轮B12,从而带动从动齿轮A11和从动齿轮B12开始转动,间接带动过滤筒A14和过滤筒B15开始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将污水从过滤筒A14和过滤筒B15上的滤孔18上甩出,从而将较大颗粒的杂质与污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污水落在次级滤板22上进行二次的过滤,由于次级滤板22上的滤孔孔径小于过滤筒A14和过滤筒B15上的滤孔18的孔径,从而将颗粒较小的杂质与污水分离,分离后污水再进入精细滤箱25中进行三次过滤,同时通电使第一驱动电机6开始转动,从而带动凸轮7开始转动,凸轮7与滑框5的接触面从最小半径转动到最大半径时,对滑框5起到挤压作用,带动滑框5向左滑动,从而间接带动过滤箱8向左滑动,当凸轮7与滑框5的接触面从最大半径转动到最小半径时,在弹簧4的复位作用下,使过滤箱8向右做复位滑动,从而实现过滤箱8的左右滑动,通过过滤箱8的左右滑动大大提高了污水在精细滤箱25中过滤的速度,过滤完成后可通电使冲洗泵20开始工作并打开出渣口23,通过冲洗的方式将次级滤板22上的残留杂质从出渣口23中冲出,从而有效避免次级滤板22上杂质过多导致次级滤板22上的滤孔堵塞,同时通过冲洗的方式使清理更加方便,通过上述三种过滤方式,实现多层次过滤,彻底过滤掉污水中的颗粒状杂质,从而使污水检测更加方便。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