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烷生产线中的再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3086发布日期:2018-07-31 18:1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纯度丙烷生产线中的再沸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的主流制冷剂为含氟制冷剂,如R22、R410A和R407,但它们均导致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为获得天然的环保制冷剂R290,高纯度丙烷生产技术的研究成为制冷行业的研发热点。

目前以源自天然气或原油的低纯度丙烷为原料,经原料预处理、饱和加氢、分离精制等工艺过程,制得超高纯丙烷的工艺方法,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该工艺中分离精制包括对反应产物进行脱轻处理和脱重处理,在脱轻处理和脱重处理过程中,都要给脱轻塔和脱重塔配套设置再沸器。

现有的再沸器一般采用列管式再沸器,但是列管式再沸器的体积较大,拆装所需要的空间大,不利于对其进行拆装、维修等处理。并且现有的列管式再沸器采用的换热管都是光管,换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烷生产线中的再沸器,以解决现有的列管使再沸器体积大,不便宜拆装,以及换热效率较低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丙烷生产线中的再沸器,包括分流罐、加热器和外壳;

所述分流罐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分流罐的内腔分隔成进油上腔和出油下腔,分流罐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油上腔连通的进油管接头,分流罐的底部设置有与出油下腔连通的回油管接头;

所述加热器包括由若干根平行布置的U形管组成的加热管组、以及固定连接于加热管组端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分流罐的口部连接,加热管组的进油口与分流罐的进油上腔连通,加热管组的排油口与分流罐的出油下腔连通;

所述U形管为波纹管;

所述加热管组由至少两节沿加热器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单元管段组成,所述单元管段的端部上固定焊接有对接板,相邻单元管段上的对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外壳通过螺栓与加热器上的连接板连接,所述外壳也由至少两节沿外壳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单元壳段组成,相邻单元壳段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外壳的口端底部设置有进液管接头,外壳的尾端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接头,外壳的尾端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接头,且外壳内还设置有挡液板,所述排液管接头设置在挡液板与外壳尾端之间。

进一步,所述加热管组的中部还设置有吊圈,所述壳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吊环,所述吊圈和吊环通过吊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丙烷生产线中的再沸器,其加热管组和外壳均由若干可拆卸的单元段组成,使得拆装加热管组和外壳所需占用的空间更小,拆装更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丙烷生产线中的再沸器,其U形管为波纹管,在相同直径下,波纹管的表面积比光管的表面积更大,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管组的换热效率比现有再沸器中加热管的换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丙烷生产线中再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U形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丙烷生产线中的再沸器,包括分流罐1、加热器2和外壳3。

所述分流罐的中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将分流罐的内腔分隔成进油上腔5和出油下腔6,分流罐的顶部设置有与进油上腔连通的进油管接头7,分流罐的底部设置有与出油下腔连通的回油管接头8。

所述加热器2包括由若干根平行布置的U形管组成的加热管组201、以及固定连接于加热管组端部的连接板202;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与分流罐的口部连接,加热管组的进油口与分流罐的进油上腔连通,加热管组的排油口与分流罐的出油下腔连通。

所述U形管为波纹管。

所述加热管组201由至少两节沿加热器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单元管段组成,本实施例中单元管段具体为两段。所述单元管段的端部上固定焊接有对接板9,相邻单元管段上的对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外壳3通过螺栓与加热器上的连接板202连接,所述外壳也由至少两节沿外壳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单元壳段组成,本实施例中单元壳段具体为两节。相邻单元壳段通过法兰10连接。

所述外壳的口端底部设置有进液管接头11,外壳的尾端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接头12,外壳的尾端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接头13,且外壳内还设置有挡液板14,所述排液管接头设置在挡液板与外壳尾端之间。气化的产品经排气管接头排走,未气化的产品溢过挡液板的上端后从排液管接头13排出。

本实施例中丙烷生产线中的再沸器,其加热管组和外壳均由若干可拆卸的单元段组成,使得拆装加热管组和外壳所需占用的空间更小,拆装更方便。

并且本实施例中丙烷生产线中的再沸器,其U形管为波纹管,在相同直径下,波纹管的表面积比光管的表面积更大,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管组的换热效率比现有再沸器中加热管的换热效率更高。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加热管组的中部还设置有吊圈15,所述壳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吊环16,所述吊圈和吊环通过吊索17连接。由于加热管状的长度较大,加热管组的重量较大,加热管状与连接板的连接部会承受较大的弯矩,使得加热管状与连接板的连接部容易出现破坏裂纹。本改进通过设置吊圈15对加热管组进行支撑,能改善加热管状与连接板的连接部的受力情况,能避免该部位出现破坏性裂纹,能延长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