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水铝石物料捏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4025发布日期:2018-08-14 18:1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水铝石物料捏合装置,属于物料捏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捏合装置,当水铝石物料加入磷酸捏合时,捏合过程中,物料粘稠度不断增加,捏合机摆臂运行困难,最终可能导致设备过载停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水铝石物料捏合装置,能够顺利捏合物料,解决了设备过载停机的问题,减少了设备损坏,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式水铝石物料捏合装置,包括捏合箱体,捏合箱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捏合箱体外部设有冷却箱,捏合箱体内设有冷却管,冷却管两端分别设有冷却管入口和冷却管出口;冷却管入口与出料口位于捏合箱体同一侧,冷却管出口与进料口位于捏合箱体同一侧。

现有常规捏合装置通常采用常温捏合,当水铝石物料加入磷酸捏合时,物料粘稠度不断增加,导致捏合机摆臂运行困难,最终可能导致设备过载停机。经过反复测试研究发现,水铝石物料中加入磷酸捏合时,物料反应导致瞬间升温到70~80℃,物料温度升高以后,物料粘稠度增加。

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捏合箱体,经过捏合后,从出料口排出。第一冷却介质从冷却管入口进入冷却管,从冷却管出口排出,对捏合物料进行冷却。冷却箱内流通有第二冷却介质,对捏合箱体进行冷却。

进一步优选地,冷却箱上设有冷却箱入口和冷却箱出口,冷却箱入口与出料口位于捏合箱体同一侧,冷却箱出口与进料口位于捏合箱体同一侧。

进一步优选地,冷却管沿捏合箱体内壁设置。能够从捏合物料周围充分对捏合箱体内物料进行冷却。

进一步优选地,冷却管设于捏合箱体底部。能够始终对捏合箱体内物料进行冷却,冷却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箱和冷却管,在捏合箱体内部和捏合箱体外部同时对捏合物料进行降温,保持捏合物料处于适合的温度,保持捏合物料适当的粘稠度,保证了捏合设备正常的工作状态,减少了设备损坏,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出料口、冷却箱入口与冷却管入口同一侧,能够更好的对捏合物料进行降温,保持捏合物料处于适当的温度,保持捏合物料适当的粘稠度,保持捏合设备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箱 2、捏合箱体 3、冷却管;

1.1、冷却箱入口 1.2、冷却箱出口;

2.1、出料口 2.2、进料口;

3.1、冷却管入口 3.2、冷却管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式水铝石物料捏合装置,包括捏合箱体2,捏合箱体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口2.2和出料口2.1;捏合箱体2外部设有冷却箱1,捏合箱体2内设有冷却管3,冷却管3两端分别设有冷却管入口3.1和冷却管出口3.2;冷却管入口3.1与出料口2.1位于捏合箱体2同一侧,冷却管出口3.2与进料口2.2位于捏合箱体2同一侧。

冷却箱1上设有冷却箱入口1.1和冷却箱出口1.2,冷却箱入口1.1与出料口2.1位于捏合箱体2同一侧,冷却箱出口1.2与进料口2.2位于捏合箱体2同一侧。

冷却管3沿捏合箱体2内壁设置。冷却管3设于捏合箱体2底部。冷却效果更好。冷却管3在捏合箱体2内为密封设置,确保捏合箱体2内捏合物料的洁净。

出料口2.1处的物料温度相对较高,第一冷却介质从冷却管入口3.1进入冷却管3,第二冷却介质从冷却箱入口1.1进入冷却箱1,冷却管入口3.1、冷却箱入口1.1与出料口2.1设于同一侧,冷却效果更好,能够确保物料处于适当的温度,确保物料保持适当的粘稠度,保持捏合设备正常工作,不超负荷。

现有常规捏合装置通常采用常温捏合,当水铝石物料加入磷酸捏合时,物料粘稠度不断增加,导致捏合机摆臂运行困难,最终可能导致设备过载停机。经过反复测试研究发现,水铝石物料中加入磷酸捏合时,物料反应导致瞬间升温到70~80℃,物料温度升高以后,物料粘稠度增加。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物料从进料口2.2进入捏合箱体2,经过捏合后,从出料口2.1排出。第一冷却介质从冷却管入口3.1进入冷却管3,从冷却管出口3.2排出,对捏合物料进行冷却。第一冷却介质在冷却管3内不断循环。第二冷却介质从冷却箱入口1.1进入冷却箱1,从冷却箱出口1.2排出,对捏合箱体2冷却。第二冷却介质在冷却箱1内不断循环。

第一冷却介质可以为冷氮;第二冷却介质可以为水或油。

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