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磨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1523发布日期:2018-09-11 21:11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碾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磨粉机。



背景技术:

磨粉机是一种对五谷杂粮进行研磨的常用设备之一,研磨不同物料时需要更换不同的磨盘,现有的磨盘都是通过传动轴与电机轴连接,这样就不能较好的保证磨盘与电机轴的同轴度,造成工作时噪音高,振动幅度大,磨粉效果差,而且五谷杂粮中会含有一些金属杂质,如果金属进入碾磨机构内,会对碾磨机构造成损坏,同时还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严重的还可能造成一些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磨粉机,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较好,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磨粉机,包括架体、电机和机头,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架体上,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机头包括缸套和碾磨机构,所述碾磨机构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且能够同步转动,所述缸套套设于所述碾磨机构的外侧且与所述电机的前端连接,所述缸套的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缸套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轮、调节螺钉、调节套和顶垫,所述调节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调节套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通孔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调节螺钉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套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钉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手轮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手轮位于所述盖板的外侧,所述顶垫通过轴承可转动的支撑于所述调节套的远离所述调节手轮的一端,所述缸套的上端设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的内壁设有第一磁铁,所述落料管的上端设有加料漏斗,所述缸套的下端设有出料管。

可选地,所述碾磨机构包括磨盘、磨片和磨粉套,所述磨盘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且能够同步转动,所述磨片设置于所述磨盘的靠近所述盖板的一端,所述磨粉套套设于所述磨盘的外侧且位于所述磨片的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磨粉套与所述磨盘能够同步转动。

可选地,所述调节手轮的外周面设有防滑纹。

可选地,所述加料漏斗的落料口处设有挡料件。

可选地,所述出料管的内壁设有第二磁铁。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缸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缸套通过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罩的侧壁设有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电机罩的内部还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使得所述电机罩内部的热空气与其外部的冷空气快速交换。

可选地,所述电机与所述架体之间设有减震器。

可选地,所述电机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机罩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磨粉机,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碾磨机构直接设置在电机的转轴上,较好的保证了碾磨机构与电机的转轴的同轴度,大大降低了新型磨粉机工作时的振动幅度,同时还降低了磨粉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落料管处的第一磁铁能够去除物料中的金属杂质,避免金属杂质对磨粉机造成损坏,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避免磨粉中含有金属杂质造成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磨粉机的总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磨粉机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1-架体;12-电机;121-减震器;122-温度传感器;123-显示屏;13-机头;131-缸套;132-法兰座;133-盖板;134-落料管;1341-第一磁铁;135-加料漏斗;1351-挡料件;136-出料管;1361-第二磁铁;137-磨盘;138-磨片;139-磨粉套;14-电机罩;141-控制开关;142-散热孔;15-调节机构;151-调节手轮;152-调节螺钉;153-调节套;154-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磨粉机,包括架体11、电机12和机头13。

架体11起到支撑其他部件的作用,架体11可以制成框架结构。

电机12固定在架体11上,电机12的外侧设有电机罩14,电机罩14罩住电机12,电机罩14起到新型的作用,电机罩14还可以起到屏蔽电磁干扰的作用。电机罩14的外侧设有控制开关141,控制开关141与电机12电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开关141控制电机12的启动或停止。

电机12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机12的正常运转,因此,可以在电机罩14的侧壁上开设散热孔142。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可以在电机罩14内设置风扇,风扇能够加快电机罩14内部空气与其外部空气的交换速率。

电机12与架体11之间还可以设置减震器121,减震器121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电机12的振动,降低噪音。减震器121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橡胶垫。

电机12上还可以设有温度传感器122,温度传感器122起到检测电机12的温度的作用,电机罩14上设有显示屏123,温度传感器122与显示屏123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显示屏123呈现的操作者面前,从而使得操作者能够随时了解电机12的运行情况。

机头13包括缸套131和碾磨机构。

缸套131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结构,缸套131套设在电机12的转轴的外侧,缸套131的一端与电机12的前端通过法兰座132连接,缸套131的另一端设有盖板133,盖板133用于打开或封闭缸套131,盖板133的一端与缸套131之间可以通过销轴连接,另一端与缸套131之间通过卡扣连接,这样便于打开或关闭盖板133,盖板133上设有通孔。

缸套131的上端设有落料管134,落料管134的上端设有加料漏斗135,这样便于添加物料,避免物料溅出。落料管134的内壁设有第一磁铁1341,第一磁铁1341的设置能够去除物料中的金属杂质,避免了金属杂质对磨粉机造成损坏,也避免了金属杂质混在加工好的产品里,造成安全事故。加料漏斗135的落料口处可以设有挡料件1351,挡料件1351与加料漏斗135插接连接,调节挡料件1351可以控制下料速率。缸套131的下端设有出料管136,出料管136的内壁设有第二磁铁1361,第二磁铁1361起到二次防护的作用,第二磁铁1361能够去除混合在研磨好的物料内的金属杂质。

碾磨机构包括磨盘137、磨片138和磨粉套139。磨盘137设置在缸套131内,磨盘137与电机12的转轴连接,磨盘137能够与电机12的转轴同步转动,磨片138设置在磨盘137的靠近盖板133的一端,磨片138与磨盘137可拆卸的连接,这样便于更换磨片138。磨粉套139套设在磨盘137的外侧且位于磨片138的远离盖板133的一侧,磨粉套139与磨盘137能够同步转动,磨粉套139能够将从加料漏斗135加入的物料带到磨片138处进行碾磨,研磨后的物料从出料管136处流出,磨粉套139与电机12的前端之间可以设有防尘圈,这样,可以避免磨粉套139内的粉尘进入电机12内。

盖板133上的通孔处还设有调节机构15,调节机构15用于调节磨片138的间隙,从而改变磨粉的粗细。

参考图3所示,调节机构15包括调节手轮151、调节螺钉152、调节套153和顶垫154。

调节套153可滑动的设置于通孔内,调节套153的轴线方向与通孔的轴线方向相同,调节套153能够沿通孔的轴线方向滑动。调节套153的远离电机12的一端的内周面设有内螺纹,调节螺钉152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调节螺钉152的螺纹端与调节套153螺纹连接,调节螺钉152的另一端与调节手轮151固定连接,调节手轮151位于盖板133的外侧,为了方便旋拧调节手轮151,在调节手轮151的外周面上可以设有防滑纹。顶垫154通过轴承可转动的支撑于调节套153的远离调节手轮151的一端,顶垫154用于与磨片138抵接。通过旋拧调节手轮151可以调节两片磨片138之间的间隙,从而控制磨粉的粗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